本网讯 11月13日,学校在行政楼5楼东会议室召开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会,学校党委副书记王清明主持会议,学生工作处、各二级学院和弘德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4个学院的相关人员,和与会人员分享了近期发生的学生案例的经验做法;学生工作处负责同志就学生心理排查、冬季安全大排查、学风建设等工作进行了梳理。王清明认为会上交流的四个学生案例都很典型,既有家长的,也有学生的,也有新形势下利用互联网不当造成的,为大家以后处理类似问题和防微杜渐提供了经验和做法。他指出,学生工作人员要进行心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对处理学生问题要做好相关预案,特别是针对新形势互联网背景下,怎样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深入思考。他希望辅导员老师能经常深入学生宿舍,细心、耐心排查处理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华德臣/王珍)
发布时间:2018-11-14本网讯 11月11日下午,2018年第八届“华文杯”全国高等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语文)大赛在陕西商洛学院落下帷幕。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选派的10位参赛选手,经过教学设计评比、说课、模拟授课和现场答辩环节,凭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扎实的技能功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韩园园、王静、李娟、刘静荣获教学设计特等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朱泳菁,小学教育专业的李如晗、郑晗、郑英慧、曹哲荣获教学设计一等奖;小学教育专业的徐福霞荣获教学设计二等奖。韩园园、王静同时荣获教学技能特等奖,李娟、李如晗、郑晗、郑英慧获得教学技能一等奖,刘静、徐福霞获得二等奖,朱泳菁、曹哲获得三等奖。微格教学技能大赛是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规格高、权威性强的全国性赛事。本次大赛,来自全国26个省份的63所师范类院校共150余名专家和300余名选手,参加了微格教学论坛暨微格教学技能展示,我院选手成绩在参赛院校中名列前茅。经过激烈角逐,我校还荣获第九届“华文杯”全国高等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语文)大赛承办权,该项赛事2019年将在我校举办。(编辑:新闻中心 文:钟希高 郭荣波 陈爱军)
发布时间:2018-11-13本网讯 11月8日~1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环境与土木水利学部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经过四天紧张激烈的角逐,由我校建筑工程学院2015级本科生王方方、尹智璇、姜文翰三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成功斩获二等奖,成绩排名位居山东省参赛高校首位。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九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土木工程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最为公平、公正、公开的学科创新竞赛活动,被誉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通过前期各省分赛区预赛,全国共选拔出包括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水平985学校在内的,来自近30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07所高校108支队伍近700名师生参加本次大赛,其中有4支队伍来自省内高校。本次大赛共评出特等奖1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32个,最佳创意奖1个,最佳制作奖1个。本次大赛题目要求学生针对多种荷载工况下的空间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模型制作及加载试验,对学生的模型制作能力、临场发挥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大赛我校获得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充分展现了我校大学生优秀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王春娥 白志强 周彬 /刘晓东)
发布时间:2018-11-13本网讯 11月10日上午,我校2019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第一期)在创业孵化基地二楼招聘大厅举行。本次招聘会利用“小贤才”校园招聘平台进行组织,采取现场和线上两种招聘形式同时进行。据统计,参会用人单位达451家,提供职位1468个;1000余名毕业生参加了本次招聘会,投递简历400余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22人。本场招聘会是我校本学期安排的系列校园招聘会之一。为营造就业氛围,让应届毕业生尽快进入角色,我校计划于11月24日、12月8日再举办两场校园招聘会。(编辑:新闻中心 文:陈衡)
发布时间:2018-11-13本网讯 11月12日,省派阳信县乡村振兴服务队及水落坡镇镇长等一行9人来校学习考察。学校党委书记孙文亮、副校长朱猷武会见了考察团成员。孙文亮在简要介绍学校的历史沿革、基本概况后指出,选派“千名干部下基层,乡村振兴服务队”是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实现“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总要求的重大决策部署,学校会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把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做实做好。考察团一行就民俗文化旅游、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与学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教务处、发展规划处、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美术学院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交流。 (编辑:新闻中心 文:王珍)
发布时间:2018-11-12姜述凤老师生前是我校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教师。参加工作12年来,她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即便身患癌症,仍然坚守讲台;即便到生命最后一刻,仍牵挂着她的课,她的学生。为表彰她的先进事迹,学校党委追授她“潍坊学院师德模范”荣誉称号。学校新闻中心充分发挥全媒体联动的优势,在校报、网站、微信官方公众号、微博、客户端,刊登发布《中共潍坊学院党委关于追授姜述凤“潍坊学院师德模范”称号的决定》和姜述凤老师的模范事迹后,在全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姜述凤老师的事迹一发布,就在学校处级干部工作群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在表示沉痛缅怀的同时,纷纷为这样的好老师点赞。文学院党总支书记郭顺敏说:“姜老师的事迹很感人!蜡炬成灰泪不干!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也有这样一位好老师:写作与教法教研室原主任侯学智副教授,他在胃癌术后吞咽艰难、体质十分虚弱的日子里,一直坚守大学讲台,对工作对学生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即便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也不忘叮嘱儿子,要把他拟的试卷赶快上报,不要耽误了学生考试。学习缅怀这些把自己的职业生命和自然生命永远定格在潍坊学院的好老师们!”体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松森说:“姜老师可歌可泣!”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吴明留言:“向姜述凤老师学习!向姜述凤老师致敬!”学校团委书记张晓静留言:“内心沉重,向我们的好老师学习!致敬!”姜老师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全校师生。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贺志波说:“被姜述凤老师爱岗敬业、心系学生的高尚师德深深感动,向姜老师学习!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努力争做学生的‘贴心人’,书写立德树人新篇章,共筑高校教师的光荣与梦想!”传媒学院团总支书记杨颂说:“姜老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会一直影响着我们。在这项立德树人的崇高事业中,我们将用心沟通,用爱融入,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王波说:“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敬来自坚守。姜述凤老师兢兢业业的职业操守、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潜心育人的师者风范,诠释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深刻内涵,为我们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总务处温学洪表示,通过学习姜述凤教师的事迹,深受感动。要将她“爱岗敬业,心系学生”的责任意识传承和发扬下去,争取各项工作持续发力,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师生。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姜老师的事迹后,我校师生纷纷在朋友圈转发这条微信,并在学校公众号上留言。李增说:“每一位为学生认真负责的老师,都值得我们学生去尊重去敬仰。”姚秀琦留言:“短暂而充实的一生。姜老师一路走好!”王锋留言:“以有姜老师这样的同事为荣,您会永远活在学生们的心中!姜老师一路走好!”张顺辉留言:“值得我们学生去尊重去敬仰的好老师!”赛亚小强哥留言:“她是我的老师,她在的时候曾问过她好多题,今天才看到这个消息,可她却走了一年多了,好好珍惜每一位老师吧,因为离别总是来得太突然……”阿喜留言:“姜老师一生都奉献给了学校,我们要向她学习,看完非常感动。”May留言:“你会是我们永远的骄傲!只是你对自己实在太苛刻了,让我们心疼呀!”杨柳腰留言:“她是谁的老师,她是谁的妻子,她是谁的女儿,她又是谁的母亲。39载,还太年轻。老师,虽然我不是您的学生,也从未谋面,但是,我想说一句谢谢,感恩!”bey留言:“一枝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义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教师,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尊重敬仰!”(编辑:新闻中心 文:张丹琳)
发布时间:2018-11-09本网讯 11月8日,时值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融合·聚力·强音”潍坊学院新媒体联盟启动盛典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全校61家新媒体,整装集结,再启新程。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调研员、厅新闻中心主任宋全政,学校党委书记孙文亮、副书记王清明,省教育厅新闻中心新媒体工作室主任李文锦,潍坊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潘月杰等出席大会。王清明在致辞中对学校新媒体的发展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联盟理事单位及全体成员,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强化正面引导。要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凝聚强大力量。要听懂青年的心思,听出时代的脉搏,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担负起指引思想、指引方向的重任;三是推进融合发展,形成媒体合力。要积极构建以网络为中心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探索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效联动、媒体氛围与校园环境有机融合的机制,形成媒体合力;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要制定重大舆情应对方案,完善舆情研判、报送、快速响应等管理机制,为学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宋全政在致辞中,希望我校新媒体联盟能够树立平台思维、合声思维、移动优先发展思维、未来已来思维,拥抱互联网,用好、做强新媒体。在内容生产、产品体验、用户拓展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争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轮驱动立体覆盖,争取实现校园内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新媒体,有师生的地方就有新媒体,讲好潍院故事,传播好潍院好声音,塑造好“指尖上的潍院”。在与会人员的见证下和热烈的掌声中,宋全政、孙文亮、王清明、潘月杰共同启动大屏幕,标志着我校新媒体联盟正式成立。在精彩的文艺表演中,大会还对学校最具影响力校园新媒体平台、新媒体工作优秀指导老师、最具潜力校园新媒体平台、新媒体工作先进个人、新媒体工作优秀团队、十佳原创推文等进行表彰,与会领导为获奖师生颁发了荣誉证书。学校新媒体联盟的成立,以及《潍坊学院新媒体联盟章程》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从注册备案、队伍管理、内容发布等方面完善和强化学校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既有助于促进校园新媒体百花齐放、蓬勃发展,也将推动各平台之间交流合作、共同成长,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共建学校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编辑:新闻中心 文:王珍)
发布时间:2018-11-09本网讯 11月6日,党委书记孙文亮同志参加组织部党支部集体学习,对中共中央《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进行了学习辅导,并就落实规划做好我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善于学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是我党的优良传统,靠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干部教育培训最突出的位置,作为理论武装的主要内容,引导干部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二是加强党性锤炼。干部教育培训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要增加党性锤炼的比重,结合学习,融入工作,做好党性分析,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三是创新方式方法。要根据课程要求和干部特点,改进方式方法。在抓好集体学习的同时,继续采取到党校集中培训、红色基地现场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让大家静下心来,读书学习研究学问,提升素养增强本领。四是做好质量效果考核。要在落实规划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把网上学习和网下学习结合起来,让自学成为个人习惯。要研究制定考核办法,检验教育培训的质量效果,作为干部考核、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增强干部学习提高的内生动力。五是加强业务干部的专业能力培训。在加强党性教育的同时,帮助业务干部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凝练专业作风、培育专业精神。积极探索组织业务干部到著名高校或国家级培训基地研修的新模式,逐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编辑:新闻中心 文:郭建伟)
发布时间:2018-11-09本网讯11月7日,学校专门召开会议动员部署2018年度专业技术空缺岗位竞聘评价工作。校长冯滨鲁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赵光强主持会议。各二级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管理和教辅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人事处介绍了2018年度专业技术空缺岗位竞聘评价工作的安排,并就相关内容进行了说明。冯滨鲁指出,专业技术空缺岗位竞聘评价,是助推人才成长的指挥棒,事关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与发挥。他要求,要科学规划,全面提高竞聘评价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坚持好中选优,严格掌握竞聘评价工作的标准和程序;要各负其责,扎实有效地做好竞聘评价各项工作。赵校长在总结时,要求会后要贯彻落实好冯校长的讲话精神,及时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教职工,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做好组织协调,确保今年的空缺岗位竞聘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孙绪才/尹海燕)
发布时间:2018-11-08本网讯 11月7日,潍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术平等一行4人,来我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项调研。学生工作处、人才工作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招生就业处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我校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学校近三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情况、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情况、大学生就业和创新政策宣传情况等问题进行了汇报,并就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等问题对市里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王术平听取了汇报,对我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以后将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郭然)
发布时间:2018-11-08本网讯 11月7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山东宣讲团”成员、校长冯滨鲁,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和美术学院师生宣讲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我校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活动正式启动。冯滨鲁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新时代教育发展作出新贡献》为题,从四个方面对全国教育大会进行了解读。分别是由高等教育发展看全国教育大会的地位,全国教育大会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及走向和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作出新贡献。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讲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与伟大意义,梳理了高等教育现状及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结合我校实际如何贯彻落实好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供了方法论指引。冯滨鲁指出,学校教职工只有将个人的发展目标融入学校改革发展大局,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于恬/张丹琳)
发布时间:2018-11-08本网讯 11月1日,2018山东省大学生新媒体科学艺术创意大赛颁奖典礼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进行,我校传媒学院高海君同学的《一本匠心》微电影作品荣获影像组别一等奖、张洪娟同学的《谁说望尘莫及一现所向披靡》微电影作品获得影像组别的优秀奖,同时,传媒学院董辉老师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潍坊学院获得了优秀组织奖。本次大赛是第十届大学生科技节赛事之一,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教育厅等单位联合主办。大赛主题为“与艺术有约,让创想起飞”,共收到来自全省30多所高校的700多幅作品,分为新媒体艺术设计、微课与教学辅助课件、影像、互动设计、科技创意五大类,涵盖新媒体的艺术创意、设计方法等多种艺术展示内容,将艺术赋予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编辑:新闻中心 文:宋作玲)
发布时间:2018-11-0612年前,姜述凤从沈阳建筑大学控制理论与建筑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她怀揣着做一名好教师的愿望,来到潍坊学院走上了教学岗位。12年,她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其间也做过兼职辅导员,干过实验员,哪个岗位需要就去哪里工作,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姜述凤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即便身患癌症,她也没有离开讲台;即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还挂念着她的课,她的学生。弥留之际念着的还是她的学生2017年4月份,学校组织教职工体检,姜述凤被检查出身体异常。医生建议她去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同事们也都劝她早些去查查以便放心,但是她还是坚持上完了春季学期的课程。期末考试结束后她才到医院复诊,被确诊为胃癌!住院期间姜老师不让大家去看她。她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信心分享到信控学院教师群里,同事们看到的仍然是开朗乐观充满正能量的姜老师。去年10月13号,当她在教师群里看到学校组织的大合唱视频时,她乐观地告诉同事希望自己快点好起来,早日加入信控学院这个大家庭。就在姜老师离世前十天,姜老师还用微信告诉信控学院老师许海霞她在坚持跑步锻炼,希望尽快走上讲台。姜老师那么年轻,儿子还小,父母都已年迈,她那么热爱她的讲台和她的学生,她还需要继续尽到母亲的职责和做女儿的义务。她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期望,大家也真的相信,上天不会带走这样一位好老师。但是这种病一旦到了后期发展很快,胃癌转移到了卵巢。直到2017年11月2日的那天早上,信控学院综合办主任王燕突然接到姜老师爱人的电话,说她住了急诊,想见学院领导和同事们最后一面。当大家急匆匆来到医院再见到她时,她已躺在病床上不能说话了,但她仍然显得那样的温和平静……听她爱人说,当天凌晨送她来急诊时,她还反复地叮咛自己的爱人“别忘记了向学院给我请个假,今天的课先不去上了,别让学生们老等着。”……氧气罩撤下来了,她安详地永远地走了,离开了耕耘十几年的三尺讲台,带着对亲人、同事和学生的不舍,放下了对学生们的关爱和惦念永远地走了……遗体告别时,信控学院去了很多老师,有的老师调了课。信控学院原院长王玉梅特意从外地赶回来送姜老师一程。王玉梅说,姜老师脾气好,人缘好,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从没听到她说过一句牢骚的话,任何时候都任劳任怨。工作再忙也要拿出时间送送姜老师。信控学院党总支书记李绪年说:“姜老师一直就很乐观开朗,平时感觉到她总是有一股对事业、对同事、对学生执着的、纯真的爱。尽管她去世快一年了,但同事们时常谈论起与她生前相处的生活琐事,她的乐观、和善、甜美的音容笑貌一直都记在大家心里。尤其让大家感念至深的,是她在弥留之际仍惦念着等待她上课的学生,这种真挚的爱难以用语言表达。”在信控学院,姜述凤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一名一线教师。姜老师无惧病魔,恪尽职守,心系学生,为人师表。她生前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对教育事业的一颗奉献之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教师的崇高理想。她把教育事业当成一生的事业,用责任和担当坚守着自己的追求,即使身患癌症也不放弃。默默坚守一线十二载不求回报2005年,姜述凤从沈阳建筑大学控制理论与建筑工程专业硕士毕业,来到了潍坊学院信控学院工作。她先后担任过《计算机控制技术》《PLC应用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科目的任课教师,并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当院里希望她能承担兼职辅导员工作时,她没有怨言没有牢骚痛快地答应下来。当时她名下有2002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个班、自动化专业3个班共168名学生。她坚持去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她认为,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她说年轻,记忆力好,不怕麻烦。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她都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争取最大的利益。姜老师家离学校较远,而辅导员工作事无巨细,忙不过来的时候,她就中午带点吃的或者去学校餐厅打些简单的饭菜,吃完趴在办公桌上小睡一会儿。“姜老师属于那种当天事当天完,做事麻利,性格开朗,在生活上不是很讲究的人。也许那时的不在意给她的胃埋下了隐患。”同时期参加工作的同事也是好朋友窦春红说。窦春红当时也是兼职辅导员,说起姜老师她一直很感激。当时窦春红有孕在身,姜述凤老师便主动帮她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她说,姜老师为人低调,与世无争,不会说让人感动的话语,但会通过点滴小事默默为别人付出。“有一次我在无意中说起姜老师做的蘑菇面条很好吃,没想到第二天她就给我送来了她自己做的蘑菇面条。姜老师说,你怀着孕,有什么事尽管说。”姜述凤平时乐观开朗,喜欢体育运动。去年就在学校查体后,她还报名代表信控学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排球赛。一块体检的朋友担心她的身体,她乐观地说多运动说不定会好一点。她每天都是按时训练,早早在排球场等着的人中都有她的身影。比赛时因为她出现了几次失误,不知道她生病的老师小声埋怨,她听到后只是诚恳道歉,不说缘由。她的身体状况没有和同事说,也没有和学生说,知道她病情的只有她的好朋友。就这样,姜述凤老师每天还是按时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临近期末,被同事撞见中午没有回家,在办公室检查学生的实训报告,和刚来做兼职辅导员时一模一样的认真。其实那个时候,姜老师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她只要和院里领导说明自己的病情,本来可以不参加期末考试监考,但姜述凤老师不想让其他老师增加工作负担,坚持监考。监考过程中,因为身体情况实在不太乐观,监考结束才如实说明情况。“经过这件事,学院里领导老师才知道她的病已经那么严重。”信控学院综合办主任王燕告诉记者,“期末考试后,学院里安排了别的老师帮她批阅试卷,她却坚持要自己批阅,她说要对自己教了一学期的学生负责,要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期末考试的复核装订,姜老师都完成得很好。”同事王文成说,因为她自己实在没有力气走动,她爱人来学校拿回她教的4个班级的卷子,带回家批改。暑假期间,熟识的老师都打电话发微信问候姜老师的身体状况,她总是乐观回应,让大家相信她很快就会好起来。暑假过后信控学院的第一次全体老师会,姜老师没有缺席。她说上课的老师那么紧张,她还可以坚持上课,她不愿意给大家添麻烦。暑假过后9月份的这批学生,是她教过时间最短的学生,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她的最后一批学生中的王立凯回忆说:“姜老师上课风趣幽默,课堂气氛活跃。讲课时,总是很有激情、很有精神,根本想不到姜老师当时已身患重病。姜老师教课特认真负责,布置作业也是结合课上所学,让我们去结合课本与互联网完成每项作业。然后在每节课前,简单归纳一下作业存在的问题。我们不知道姜老师生病,姜老师也从来没有提及。当时姜老师总是穿着白衬衫牛仔裤,简简单单,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后来姜老师不来上课了,我心里当时总感觉空落落的。”2015级自动化专业二班的任允帅印象最深的是讲Z变换那节课。姜老师板书很轻,声音有些小。坐在前排的学生还可以看清黑板上的字,后排便有学生起哄不满,要求她重新板书。姜老师道歉过后,擦掉原来的板书,重新书写了一整块黑板。“现在想起来当时姜老师不知道要用多少力气才能完成那次板书。”自动化(春季)专业的杨丽说,有一次抬头抄笔记的时候,她发现姜老师拉黑板的时候都必须用两只手。“姜老师从来不给学生缺课,当姜老师第一次没有去给我们上课时,我给姜老师打电话后才知道老师生病住院了,她还让我代表她向学生表示歉意。”孙海琪是当时姜老师教的一个班的班长。姜老师住院后,同事们都觉得姜老师工作太拼了,都主动替她上课,希望姜老师放下工作,安心休养。姜老师说,她爱她的学生,爱她的讲台,不愿离开她的同事们。对事业的爱对家人的情都是留给儿子的精神财富1978年,姜述凤出生在一个昌邑市柳疃镇闫家安村,有一个哥哥。虽说她的家庭经济状况还算可以,但是2005年姜述凤来到潍坊学院后还是将学校给的2万元安家费给父亲买了养老保险,工作两年后,又给母亲买了保险。她说自己终于工作挣钱了,首先就应该孝顺父母。那时候姜老师的眼睛里饱含温情,全是对美好未来的期许。结婚后,姜述凤老师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那些日子她和婆婆一直和谐相处,从没红过脸,他们一家和睦的家庭气氛让很多人羡慕。在生活中姜老师不讲究吃穿,因为从农村出来,她知道父母公婆的不易。虽说近些年家庭经济状况不错,但她一直很节俭,穿着很朴素,她一直说节俭早已成了她的生活习惯。刚工作的那几年,夏天就是灰色的裙子,冬天就是那一件青色的羽绒服。有次开会下雨,姜老师不小心骑车摔倒,青色的羽绒服划开长长的一道口子。她用针细密补好,又穿了几年。她很少去大商场买衣服鞋子,总去临街的小店。那年冬天,姜老师买了一件粉色的羽绒服,显得人愈发白净娇嫩,问起价格,也只花了二百元。朋友也劝她对自己好一点。她说家里用钱的地方多。可就是这样,2008年当同事因钱需要周转,姜老师二话没说借给人家一个月工资。“她有一件很好的衣服,是一件墨绿色的连衣裙,她自己也喜欢,却因为疾病不再合身。”她的爱人说。姜述凤老师虽然工作繁忙,但是对儿子的教育她一刻也没有放松。她说知识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甚至是自己的命运,自己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也通过知识的积累能够提升素质,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可能是作为教师的习惯,她尤为注重言传身教,始终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子。相信她对事业的爱、对家人的情,在病中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都将会成为儿子一辈子的精神财富。39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的年龄,她的儿子才7岁,她还没享受儿女绕膝的欢乐,没有感受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教育事业对姜述凤来说,是一项值得用一生追求的事业;育人对姜述凤来说,是爱心的释放,是让自己踏实宽心的本分。她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一名教师,然而普通中孕育着非凡。12年的教书生涯,姜述凤老师虽然没有傲人的成绩,但却一步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她就像一头老黄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盯住地面一步步前行至无私的港湾;她更像一位负重的挑夫,挑着责任与希望,踏踏实实一步步引导她的学生迈进学术的殿堂。 (编辑:新闻中心 文:王云 范铭铭)
发布时间:2018-11-06本网讯 姜述凤老师生前是我校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教师。参加工作12年来,她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即便身患癌症,仍然坚守讲台;即便到生命最后一刻,仍牵挂着她的课,她的学生。为表彰她的先进事迹,学校党委追授她“潍坊学院师德模范”荣誉称号。11月5日,学校发出《关于在全校开展向姜述凤老师学习的通知》,号召全校教职工开展向师德模范姜述凤老师学习的活动。《通知》指出,要学习姜述凤老师爱岗敬业,心系学生的高尚师德。姜述凤老师患病期间,坚持上完了春季学期的课程。弥留之际,念着的还是她的学生。向姜述凤老师学习,就是要学习她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心系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教师的崇高理想;要学习姜述凤老师不求回报,甘于奉献的无私情怀。向姜述凤老师学习,就是要学习她把教育事业当成一生的事业,默默奉献,无私无悔,用责任和担当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要学习姜述凤老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可贵担当。向姜述凤老师学习,就是要学习她在病中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意志力,时刻不忘育人初心,努力争做“学子敬仰、社会赞誉、同行称道”的潍院好老师;要学习姜述凤老师热爱生活,孝亲爱子的优秀品格。向姜述凤老师学习,就是要学习她始终通过自己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留给家人和朋友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通知》强调,要学习宣传好姜述凤老师的先进事迹,引导我校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通知》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综合运用报告会、宣讲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学习宣传姜述凤老师的先进事迹。要利用校园全媒体集中开展姜述凤老师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持续营造向姜述凤老师学习的浓厚氛围。要注重发现和挖掘学习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进行表彰和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奋发有为,为学校改革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编辑:新闻中心 文:王珍)
发布时间:2018-11-05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