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10日,科睿唯安发布了最新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我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这是我校学科首次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标志着我校学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对学校锚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目标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秉持“强工、厚理、兴文、拓农、扶交、育新”的学科建设思路,聚焦学科整合、方向凝练、团队打造、平台建设等重点方面,持续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初步构建起了“雁阵式”的学科布局体系。此次工程学学科成功跻身ESI全球前1%,标志着我校工程学领域已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本期中国上榜高校数为571所,其中新增高校11所,潍坊学院为其中之一。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完善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强化协同创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学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ESI是基于Web of Science所收录的全球12000多种学术期刊近十年发表的SCIE、SSCI论文和被引数据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它是衡量科学研究水平、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分析评价工具,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已经被全球普遍认可,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文:张百雷 编辑:李玉强 审核:白志强)
发布时间:2025-07-10尊敬的老师、校友、社会各界朋友,亲爱的同学:“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实现学校第四次党代会阶段目标,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关键时期。为切实把社会期盼、师生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五五”规划编制中来,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齐心协力把“十五五”规划编制好,学校决定在校内外开展“十五五”规划意见建议征集活动,鼓励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一、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5月31日。二、建言内容与要求重点围绕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以及党建思政、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开放办学、内部治理与服务保障等专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建言献策应尽可能聚焦主题,观点鲜明,结合学校实际,突出科学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是简短精炼的真知灼见,也可以是材料详实、论证充分的文稿或资料。三、参与方式方式一: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链接,留言建议;方式二:电子邮件:fzghc@wfu.edu.cn(注明“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关键词)。联系电话:0536-8785972 朱老师。希望大家提供宝贵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梳理,并在编制“十五五”规划时充分研究吸纳。衷心感谢您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关注、支持和贡献。潍坊学院的未来期待您的参与!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4月15日
发布时间:2025-04-15夏日炎炎,热情不减。当校园进入暑期模式时,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师生们步履不停,在红色热土上感悟信仰力量,于产业一线激活数据价值,以匠心雕琢教学技能,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师生同心,将假期化作提升自我、服务社会、精进专业、赋能发展、传承精神的黄金期,以实干与创新诠释责任与担当。匠心磨砺育良师 千锤百炼绽芳华暑假里,李国慧、郭霞两位老师带领5名参赛选手积极备战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面对赛制改革,从教学设计的精雕细琢、板书的规范美观,到课堂互动的巧妙设计、教学语言的精准表达,两位教师手把手指导,逐一点评。郭霞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提出教学“三维训练体系”,即对着陌生学生试讲锻炼心理素质,对照授课录像矫正教态,对标往届优秀选手录像抓好提升,不断提高学生教学能力和现场教学控场水平。“每一堂课都是育人育心的战场,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学生的未来。”李国慧表示,“从业技能大赛是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更是锤炼教学真功夫的宝贵机会。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解题,更要教会他们如何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参赛学生们纷纷表示,在两位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学技能也得到了新的提升。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刘文琪、田雨洁获高中组二等奖,陈丽雯获初中组二等奖,有梦瑶、闫苒获初中组三等奖。足迹丈量奋进路 数智焕新助振兴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学院“1+1”志愿服务队赴青州市上张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原益都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上张村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历史。队员们探访红色遗址、清扫无名英雄纪念碑馆、采访老党员、记录口述史,感悟抗战精神。为激活红色资源,队员们发挥数学与数字技术优势,运用AIGC技术打造“上张数字云展厅”,实现革命旧址云端再现;“码上听”音频解说、红色动画及“红色上张”系列音像制品,结合数据建模推动农旅融合,助力村民增收。同时,搭建“数智助农小屋”,为老人提供证件照拍摄、健康档案等服务;开设AI互动课堂,激发山区儿童科学兴趣。本次实践以数学智慧与数字技术(AIGC)为主要抓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访谈、座谈等多种方式,让青年学子在红色热土上汲取了精神力量,更运用所学知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数智赋能产业行 算法助力焕新颜青年教师朱志远、张明玉、宋志鹏带领学生团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人工智能+”基层调研,为参赛项目寻找真实应用场景和数据支撑。在青州,朱志远老师带领“稳扎稳打”团队走进山楂制品企业,运用统计方法与多模态AI技术,对山楂制品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构建涵盖品质、认知与改进方向的“数字画像”,助力传统产业科学“破圈”。在潍坊亚东冶金有限公司,师生们调研生产流程、能耗分析与质量控制,收集关键数据。在安丘市长生源生态家庭农场,学生们了解农业痛点与智能化需求,记录大量一手资料。此次调研让学生真正“触摸行业脉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项目注入现实价值。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建模,师生们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还学会了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不仅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坊间聚力搭金桥 思维碰撞启新程聚焦教学能力提升、教科研项目和成果奖申报,学院青年教师工作坊组织了系列专题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资深教授与青年教师围绕教学难点破解、课程思政融入、智慧教学开展、科研选题与申报书撰写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持续推进有组织科研。工作坊内气氛热烈,思维碰撞的火花不断闪现,青年教师们在集体智慧中汲取养分,在相互启发中共同进步。学院高度重视暑期各项工作,鼓励师生“充电”提升、实践创新,还有多支师生团队奋战在科研项目攻关、学科竞赛备战、社会服务实践一线。他们或奔赴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精神洗礼,或深入企业田间开展调研实践,或潜心工作坊打磨创新项目,或跨境访学汲取前沿成果,或三尺讲台前精研教学技能,或在社区乡村提供服务。从红色沃土到产业一线,从三尺讲台到科研案头,从学术会议到校企洽谈,数学院师生们以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用实际行动践行“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理念,为学院内涵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积蓄着澎湃动能。(文/图:宋志鹏/宗鑫彤 编辑:桑国粹 审核:康晓俊)
发布时间:2025-08-03本网讯 近日,我校收到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函件,批准我校自2025年起参加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简称“青骨项目”)实施工作。这标志着我校拥有了青年骨干教师公派出国研修项目的校内自主评审权,为我校教职工出国深造开辟了新的渠道。青骨项目是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的一项资助计划,旨在支持中国高校的青年骨干教师进行海外留学和学术研究。青骨项目经费由留学基金委与合作高校按照1:1比例共同资助,选派类别为访问学者和博士后,访问学者的资助期限为3至12个月,博士后的资助期限为6至24个月。下一步,我校将积极推动相关工作落地落实。(文:柳皓月 编辑:李玉强 审核:赵鹏俊)
发布时间:2025-07-31本网讯 7月28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带队深入暑期学生公寓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党委委员、副校长苗金春参加活动。在项目施工现场,来逢波实地查看了工程进展情况,详细询问了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质量把控、进度安排等具体工作,重点对施工材料质量、工程工艺标准、安全防护措施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检查,并就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与现场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来逢波对项目施工以来的整体进展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学生公寓改造提升工程是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他要求,各施工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好防暑降温、防汛防涝等季节性防护措施;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程经得起检验;要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克服高温多雨等不利因素影响,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此次暑期学生公寓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涉及多栋学生公寓的卫生间、洗浴间、公共区域等设施的全面升级改造。项目完成后,将显著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学校后勤服务保障水平。学校党委(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处,资产管理处,审计处、后勤服务处,安全保卫处,网络信息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及工程包靠组成员参加活动。(文/图:李永顺/张蒙蒙 编辑:桑国粹 审核:王海梅)
发布时间:2025-07-29本网讯 7月16日至23日,第十一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在星海音乐学院落幕。我校音乐与舞蹈学院参赛教师全员晋级决赛,最终斩获金奖1项、铜奖1项、优秀奖1项,其中金孔雀奖获得者朱筱还受邀参与公开课示范演唱及赛事闭幕式音乐会演出,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的专业风采。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是由中国声乐家协会联合四十余所高等艺术院校发起的国家级声乐盛会,以参与院校最多、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特点,成为国内高等艺术教育领域极具公信力的声乐展示平台。据悉,本届赛事吸引了全国300多所音乐院校近3000名师生同台竞技。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搭建常态化演出实践平台、建立高水平赛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专业赛事中锤炼技能、积累经验,并将舞台感悟与演唱技巧转化为鲜活的教学资源,实现艺术实践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未来,学校将深化声乐教学改革,以更高标准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声乐人才。(文:郭然 朱筱 编辑:桑国粹 审核:刘江虹 )
发布时间:2025-07-27本网讯 7月25日,学校召开2025年专业设置与调整专家论证会。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成端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王成端介绍了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发展思路,强调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强化“四新”专业建设,动态优化专业布局,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拟新增专业、预备案专业负责人围绕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可行性,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就业前景、教学条件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专家组审阅申报材料,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就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推进产教融合、加强资源配置等关键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专业调整的科学设置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王成端表示,此次论证会为学校专业优化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各二级学院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专业布局,突出特色发展,构建持续优化的专业建设机制。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他强调,要注重谋划全局,推动质量升级,深刻认识专业调整的战略意义;要聚焦关键环节,突出需求导向,确保申报材料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强化责任担当,形成工作合力,推动专业建设工作落地落实。教务处负责同志,拟新增专业、预备案专业所在学院院长、副院长、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参加会议。(文/图:秦世波/王宏宇 编辑:庄梦琦 审核:侯金奎)
发布时间:2025-07-25本网讯 7月20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十三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落幕。学校参赛学生获一等奖11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3项,10名教师获优秀辅导教师奖,学校获团体铜奖。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学校长期聚焦师范人才培养质量、筑牢教育教学根基的成果。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该项赛事,自今年2月校赛启动以来,学校构建校院联动备赛机制,教务处统筹规划,各二级学院分学科组织全体师范生参与选拔赛,校内指导教师对参赛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与指导,并邀请中小学一线教师、校长以及潍坊教科院教研员开展多场教学比赛指导活动,为参赛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作为省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公信度最高的师范类学生技能赛事,本届大赛秉持“提升师范生专业素养,培养创新型卓越教师”宗旨,立足“五育并举”育人导向,覆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4个学段,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28个学科,吸引了62所高校的1027名选手同场竞技。(文:王孟琪 编辑:庄梦琦 审核:陈少纯)
发布时间:2025-07-25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