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出版的《山东商报》发表记者冀强等专程来潍坊学院采访的综合报道:逼出来的DIY—潍坊学院建起绿色蔬菜自留地,大众网等主流媒体予以转载。全文如下:
早在2007年,潍坊学院就开始尝试租用郊区土地,建立蔬菜基地。在校方监督、专人生产的前提下,所生产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将直接运往校区食堂,供应全校两万多名师生。如今,这种开创性的尝试已经进行了三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潍坊学院相关负责人直言:“建蔬菜基地,不是为经济利益,图的就是能让学生们吃的放心。”
学校建起百余亩“菜篮子”基地
在距潍坊学院近二十公里的坊子区,百余亩的蔬菜基地与周围的农田连成一片。“这里就是我们学院的‘菜篮子’。”看着正茁壮成长的各类蔬菜,潍坊学院饮食服务中心主任张延河对记者说。
据介绍,潍坊学院饮食服务中心于2007年10月份租用临近农村土地45亩,建立了蔬菜种植基地,走自产自销之路,从而降低了蔬菜的成本,保证了蔬菜的质量和卫生安全,同时也为该校生物工程学院的学生建立了实习基地,方便了学生的实践活动。2008年10月份学院又租用土地55亩,扩大了蔬菜种植基地的规模,实现了更好的规模效益。
张延河告诉记者,蔬菜基地的建立,既降低了蔬菜价格,又保证了蔬菜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更在高校中开创性的探索了“产、供、销”一条龙模式。“现在基地种植的蔬菜有十几种,全是黄瓜、西红柿、土豆、茄子等大路菜,蔬菜从产地到学校食堂,只需二十分钟的车程,而且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环节。”张延河表示:“吃自己的菜,最大的好处是安全放心。”
校方与种植户约法三章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蔬菜基地是潍坊学院以租用的方式取得,同时出于现实考虑,再将基地承包给种植户经营。在校方派专人监督的前提下,与种植户约法三章,保障蔬菜质量和安全。
“当时建立蔬菜基地的初衷是好的,就是为了蔬菜的质量和安全,为了能让广大师生吃上更放心的菜。”张延河介绍说,但校方不可能派人去蔬菜基地直接种菜,“首先我们是高校,体制上不合适,其次术业有专攻,我们也未必能种好。”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潍坊学院又将该蔬菜基地承包给了当地种植户,并派专人监督。
张延河介绍说,在签订的合同内,校方与种植户约法三章。“首先种什么菜要听我们的,其次所有的蔬菜必须是绿色无公害,再有就是蔬菜成熟后销售给学院食堂,价格必须要合适。”
在探访潍坊学院蔬菜基地时,有种植户从土豆田里抓起一把土告诉记者,基地种菜很少用化肥,他挑出一块尚未完全分解的羊粪介绍说:“全是这种牲口肥,我们承诺绿色无公害。”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_Weiyuan news
微信公众号
潍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