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潍院要闻2

媒体潍院:《人民日报》刊载共青团十七大代表李福娟的报道

发布时间:2013-07-02

 

本站讯 6月17日,《人民日报》04 版刊载了潘俊强采写的题为共青团十七大代表李福娟:“折翼天使”插上志愿的翅膀报道,全文如下:

她用独臂撑起苦难生活的天,再苦的生活因为她的灿烂笑脸也就多了一丝甜。生活的艰难从不是她放弃的理由,身体的残缺也不是她示弱的借口。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怀揣一颗坚强的心坚定前行。

这是李福娟荣获潍坊学院第二届“感动潍院之星”时组委会写给她的颁奖词,也是对她坚强人生的真实描述。

苦难降临,坚强地走

李福娟是潍坊学院北海国际学院2011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23岁的她却早已遭遇了百般磨难。

1990年,小福娟出生不久便被亲生父母遗弃。5岁那年,又遭遇车祸截去右臂。1998年夏天,养母车祸身亡。2004年,与她相依为命的养父也因癌症离开了她。一连串的打击让小福娟陷入绝望,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她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渐渐振作起来。

读高二那年,李福娟和有志愿意向的同学们共同发起成立了“阳光志愿者协会”,并担任会长。在她的感召下,学校有800多人加入了该协会。如今,她已经离开这个校园,但她为这个校园创造的爱心没有离开。

李福娟告诉记者:“以前我感觉自己是社会的累赘,给社会增添了负担。但当我第一次帮助他人时,我突破了这种认识。与许许多多失去双臂、双腿的人相比,我是幸福的。既然我们已经幸福在握,就应该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光彩。”

热心公益,志愿到底

有了从高二开始的志愿经历,李福娟决定将志愿服务他人和社会写进自己的人生。

李福娟进入大学后,参加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定期到盲校、儿童福利院帮扶。在大学里,她的综合测评成绩一直是班里第一名,并荣获2012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她还主动要求担任班里团支部书记、课代表,热心管理集体事务,处理同学间的问题,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

李福娟的室友告诉记者,李福娟乐观开朗的心态感染了很多同学,她的热心肠也带动了很多同学和她一起做公益、做志愿者。

“志愿活动,让我获得重生;帮助别人,让我的生命有了价值。”李福娟说,她也有一个自己的“中国梦”,就是大学毕业后想去西部地区支教。“可能会很苦,但我没问题!”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李福娟(右一)在志愿活动中(资料照片)。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潍院小程序

地址

主校区: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安顺校区: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卧龙西街2829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36-8785100 招生电话:0536-8785670 0536-8785173

邮政编码:261061

建设维护: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

技术支持:荣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