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年 献 辞
党委书记 辛丕宏 院长 王守伦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值此2014新年到来之际,我们谨代表潍坊学院党委、行政,向爱校敬业奉献的全体教职员工,向刻苦攻读的莘莘学子,向心系学校的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潍坊学院发展的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新年的祝福!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中国梦”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我们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转型提升,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学校成为省应用型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成功召开第三次教学工作大会,坚定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全面贯彻教育部“提高质量30条”,对接省部共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承担省“3+4”分段培养项目,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育部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新增省特色课程4门、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3个,8个专业类14个本科专业位居全省前5名。
——省重点学科和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更趋完善。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各类重点学科增加到19个。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80余项。1项成果获泰山文艺奖一等奖,3项成果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人被评为市十大科技女杰,6人被评为市社会科学十佳拔尖人才。学校被评为山东社科论坛十佳承办单位。
——研究生联合培养进入新阶段。完善研究生导师选聘对接机制,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的11名硕士研究生已到我校开展学习和研究。与山东科技大学、宁夏大学、常州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联合培养在校研究生达到27人。
——“杰青计划”搭建人才工作新平台。12人获批省教育厅支持培养项目,1人入选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授职称教师突破百人。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引进博士24人,柔性引进“长江学者”2人,实现领军人物新突破。人才工作连续两年获得省考核优秀等次,人才工作案例入选全省“十佳”创新案例。
——书院制改革成为“学生工作年”亮丽名片。创新大学生教育模式,弘德书院、明志书院立足学生的思想成长、行为养成、人格塑造和实践锻炼,关心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受到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辅导员队伍国家心理咨询师比例达到37%以上,大学生事务中心运行良好。“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蓬勃开展,学生在“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中连获佳绩,本年度在校生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4项。涌现出李福娟等一批优秀学生。
——百门社会公开课吸引市民走进大学课堂。“服务潍坊行动计划”再推新举措,开展全市干部自主选学培训19个专题、1226人。对接区域发展战略,以项目为纽带,深入开展校企校地合作。以生产研发、科技服务、政府委托等形式,合作项目30余项。与山东开元电子联合成立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50余名干部教师到企业地方挂职锻炼。
——生源质量和结构保持稳定上升。报考志愿率和录取分数线较往年又有较大提高,首次录取春季高考学生。面向全国29个省份招生。与美国伯米吉州立大学签署本科层次合作办学协议,本年度外国留学生达到54人次。
——校区功能布局日趋完善科学。校区扩建一期工程按期交付使用,特教教学实验综合楼、大学生创业中心开工建设,滨海校区规划正式启动。“智慧校园”效果初显,节约型校园建设成绩突出,学校被批准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单位”。
——教育实践活动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内生动力。紧紧围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精心组织学习教育,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加快建立长效机制,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山东新闻联播等媒介报道了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2014年,是加快建设应用型特色名校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按照抓基础、上水平、创特色的总体要求,认真实施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战略,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转型提升,共同谱写潍坊学院未来发展的辉煌篇章!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习进步,万事如意!
_Weiyuan news
微信公众号
潍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