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媒体潍院:《新华网》刊载我校学生发明救援机器人已获国家专利证书新闻

发布时间:2015-01-05

本站讯 1月5日,《新华网》刊载了我校大学生发明救援机器人已获国家专利证书的报道,全文如下。

山东省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学生刘增泽老家在河北唐山,他虽没经历唐山大地震,但一直想发明一种机器人,能在灾后挽救更多人的生命。2014年12月31日,他的愿望实现了——他发明创造的“探测救援机器人”获得国家专利,并收到了证书。

机器人宽度自调

1月3日,记者来到潍坊学院,见到了该校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刘增泽和他的“探测救援机器人”。这个机器人约有半米长、0.3米宽,上面有多个小车轮,还有车架,车架上安装有摄像头及控制摄像头的主控器,还有远程控制主控器的控制器。

记者注意到,车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根滑轨。“这里安装有驱动车架对角相对移动的伸缩装置,这样,机器人就能随时改变自身宽度以通过不同宽度的间隙,特别适合在地质灾害的废墟中进行控测和救援。”刘增泽说,现在这个机器人还是个模型。

“在该探测救援机器人中,连接着喇叭和话筒。通过喇叭可以对废墟空隙进行喊话,通过话筒可以感应被困者的声音,这样就可以跟被困者进行交流。”刘增泽介绍道。

能轻松越过障碍

凭描述很难想像这个机器人的巨大力量,在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会议室内,师生们布置出来一个“地震灾区”,地上到处都是障碍物。只见随着红色警报响起,机器人开始灵活地穿梭在“瓦砾”中,遇到相对狭小的空隙,它就迅速缩短,穿过后又恢复原样。遇到障碍物时,机器人竟然能自动用前方的避障臂通过支撑避障,而且还能移开障碍物,让在场的人大开眼界。

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小机器人在穿梭中,突然伸长了伸缩臂。“当检测到求救信号后,机器人伸缩臂伸长后可以施展人工难以实施的救援,尤其一些狭长的空间,人难以进入,这种伸缩臂伸长后,通过控制器就可以轻松救援。”刘增泽介绍说。

已多次获得奖项

刘增泽告诉记者,他出生在河北唐山,从小就有个梦想——要发明一种救援机器人。2013年,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了全面构思,后来,又把功能、基本结构通过草图进一步细化,然后逐步进行模型制作、调试。刘增泽几乎占用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只要设计好了模型,就去实验,不成功就查找出原因,然后再设计再实验再修改。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他积累了很多经验。后来,又有了4位舍友的配合,经过半年时间,他创造的“探测救援机器人”模型终于诞生了。

2013年,刘增泽的“探测救援机器人”在全校物理实验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后来,又参加了第十三届“挑战杯”山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特等奖。2013年5月,他申请了国家专利,如今如愿以偿。刘增泽兴奋地拿出专利证书给记者看。“我非常希望能有厂家生产这种机器人,但不能是为了赚钱,而是用于公益救援。”刘增泽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相关链接: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15-01/05/c_1113865287.htm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潍院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