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age 1 丁子信调度工科实验楼建设工作 本站讯:日前,副院长丁子信到基建处,就工科实验楼建设工作进行调度。 关于工科实验楼建设,丁子信指出,工科实验楼建设是基建处2010年的中心工作,全体同志要按照辛丕宏书记提出的“建设精品工程”的要求来建设。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既要尊重建筑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施工方科学合理地安排关键工序,确保工程按期交付使用。丁子信强调,我们要从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理念出发,本着对学校负责、对未来负责、对我们自己负责、不留遗憾的原则,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使工科实验楼在改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的同时,成为我们美丽校园的又一颗明珠。 同时,丁子信对基建处的总体工作提出要求,第一,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把建设质量放在第一位。第二,要进一步强化前瞻意识,在建筑理念、工程设计、功能定位、安全性能、外观造形等方面都要有超前意识。第三,要强化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尊重建筑规律,在设计、建筑规范、建筑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不能凭主观意志,必须严谨、科学、求实。第四,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切实为师生员工提供满意的服务。第五,要加强业务学习和研究,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团队。第六,要加强廉政建设,严以律己,严格按国家的有关规定、程序开展工作。 (作者:王永涛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xinwk@126.com,欢迎提供新闻稿件!
发布时间:2010-03-22王清明参加化学化工学院 王清明参加化学化工学院、体育学院 “加强学科建设”大讨论 本站讯:3月19日,副院长王清明先后到化学化工学院、体育学院就开展“加强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老师们一起进行了座谈讨论。 王清明在听取化学化工学院、体育学院负责同志及各位老师的发言后指出,辛书记在第二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把加强学科建设作为重要任务,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这次学科建设大讨论,目的就是要统一思想,把精力放到学科建设上来,通过学科建设,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提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他指出,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为校企、校地、校际等各个方面的结合架起了又宽广、又坚实的桥梁,我们要抓住机遇,把学科建设真正和当地企业挂起钩来,为企业带来效益,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我们的教师要首先走出去了解社会,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样教育学生才能有目的,有方向,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讨论会结束后,王清明还查看了化学化工学院的实验室,对该院实验室建设提出了相关意见。 (文/图:孟庆进 编辑: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0-03-22New Page 1 校领导与学生干部座谈 本站讯:3月20日,学校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校党委书记辛丕宏、院长王守伦仔细听取了他们关于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希望和要求。会议由副院长邢同学主持。学校办公室、学生处、团委有关负责人和来自校学生会的10名同学参加了座谈会。 辛丕宏强调,要真正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希望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掌握现代化知识,加强文化素养,锻炼健康体魄,努力成为合格的人才。学生会干部在重视能力锻炼的同时要加强业务学习,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针对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他表示相关部门会予以研究、解决。 王守伦充分肯定了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对学院做出的贡献,希望学生干部珍惜机会,围绕职能开展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活动,努力为同学们提升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学生社团要向科技型、创新型方面发展。 (文/图:孟庆进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
发布时间:2010-03-22New Page 1 全文转载新华社《200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2010年3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9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而对自身十分糟糕的人权纪录熟视无睹、回避掩饰。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真实的美国人权状况,我们发表《200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一、关于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美国社会暴力犯罪严重,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保障。 美国司法部2009年9月的报告显示,美国12岁以上公民2008年共经历490万起暴力犯罪,1630万起财产犯罪,13.7万起个人盗窃犯罪,其中暴力犯罪的发生率为每千人19.3起。(注1)除交通肇事外,2008年,美国共逮捕了1400多万名犯罪分子,其中每10万人有198.2人因暴力犯罪被捕。(注2)2009年,费城共发生了35起家庭凶杀案,比2008年同比增长67%。(注3)纽约市有记录的谋杀案为461起,平均10万人中的犯罪案为1151起。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市平均10万人中的犯罪案为2538起,被认为是美国25座大城市中最危险的城市。(注4)2008年,人口低于10000人的城镇谋杀案上升了5.5%。(注5)美国每年发生在城市的谋杀案达15000起,主要集中在比较贫困的社区。(注6) 美国私人拥有枪支数量居世界第一。美国联邦调查局及酒、烟和火器局统计显示,美国3.09亿人口拥有近2.5亿支枪,大部分拥有枪支的人都有1支以上的枪。美国人每年购买70亿发子弹,2008年上升到90亿发。(注7)美国法律允许飞机乘客经过申报后携带未装弹药的武器。 在美国,每年约有3万人死于各类枪击事件。(注8)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报告显示,2008年,美国共有14180人死于枪杀案。(注9)罪犯在谋杀案、抢劫案和恶性攻击案中使用枪支等武器的分别占66.9%、43.5%和21.4%。(注10)《今日美国报》报道,2009年3月11日,麦克林顿在亚拉巴马州的两个镇杀害包括家属在内的10人后自杀。(注11)3月29日,罗伯特·斯图尔特在北卡罗来纳州穆尔县一所高级疗养院枪杀8人、打伤3人。4月3日,在纽约州宾厄姆顿市一家移民服务中心,42岁的王林发向正在上英语课的师生开枪射击,造成13人死亡,4人受伤。(注12)2009年,不断发生的袭警事件令人震惊。3月21日,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一名26岁失业男子担心入狱,枪杀4名警员后被警方击毙。(注13)4月4日,波普瓦夫斯基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开枪杀害3名警察。11月29日,减刑获释的莫里斯·克莱蒙斯在华盛顿州帕克兰一家咖啡馆枪击4名警察。(注14) 枪击案蔓延到学校且不断升级,校园成为暴力犯罪的重灾区。美国传统基金会的报告表明,2007至2008学年,华盛顿特区11.3%的高中生曾在校园中经历过枪支等武器的威胁;华盛顿特区公校因遭遇暴力犯罪事件拨打急救电话900多次(注15);新泽西州公校发生17666起暴力事件。(注16)纽约市立大学5所学院2006至2007年间发生恶性犯罪案件达107起。(注17) 二、关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美国政府限制、侵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情况相当严重。 美国警察施暴严重。据《芝加哥保卫者报》2009年7月8日报道,纽约市有315名警察因在执法过程中滥施暴力而受内部监管计划的监督。2007年,受监督的警察只有210人。过去两年来,纽约警察局因招致过多民众不满而接受内部审查的警察人数上升了50%。纽约警察局2009年11月17日的报告显示,纽约市警察2007年发射588发子弹,造成10人死亡;2008年发射354发子弹,造成13人死亡。(注18)2009年9月3日,4名警察用警棍、泰瑟枪殴打圣何塞州立大学学生胡方10次以上。(注19)9月22日,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俄勒冈州尤金市遭一名警员无故殴打。(注20)据大赦国际统计,2009年1至10月,美国警方过度使用泰瑟枪导致45人死亡,死亡者中最小年龄15岁。从2001年到2009年10月
发布时间:2010-03-19New Page 2 丁子信检查校园春季绿化美化工作 本站讯:日前,丁子信副院长带领总务处负责同志对校园绿化进行检查,现场检查指导学校春季绿化美化工作,并召开了现场办公会,听取了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 会上,丁子信指出要按照环境育人的目标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春季植树种草与养护管理工作,落实绿化美化工作目标责任,做到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监管到位。通过种植树木花草,使我校业已形成立体生态的绿化美化格局再添亮点,再上新台阶,为师生营造一个优美、典雅的学习生活环境。他强调,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要加强对校园的绿化美化有关知识与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员工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我校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再上新水平。 (作者:杜恩峰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xinwk@126.com,欢迎提供新闻稿件!
发布时间:2010-03-19New Page 1 邢同学参加学生处、团委“加强学科建设”大讨论 本站讯:3月17日,副院长邢同学参加学生处、团委组织的“加强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讨论动员会。 邢同学指出,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胡锦涛、温家宝在讲话中都对教育作了重要阐述。我们要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东风,把它和我校的学科建设大讨论结合起来,丰富讨论的内容,使讨论更有力度。他指出,上周我们到潍坊科技学院学习,发现他们的特色就很明显,切实带动了学校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讨论中,就要把体现特色放在突出位置,讨论如何发挥我们的优势,把我校的特色凸现出来。他强调,在讨论中要讲团结和谐,和谐出效益,和谐出生产力,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明确学科建设大讨论不光是教学部门的事,大家都有责任,有义务。目前,学校一边进行大讨论,一边在校企、校地合作等方面迈出了大步伐,各项事业都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大家都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学科建设大讨论中来,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学生处负责人主持会议,团委负责人传达了学校有关文件精神。 (文/图:孟庆进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xinwk@126.com,欢迎提供新闻稿件!
发布时间:2010-03-18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