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18日,朦胧派代表诗人、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多多到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学。著名诗人、《十月》编辑李浩,潍坊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雪梅,传媒学院院长尹建民,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郭顺敏与部分师生一起聆听讲座。讲座上,多多围绕“诗歌的创造力”这一主题,以自身创作经历为基点,从诗歌的本质、韵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述。在具体讲解诗歌的创造力时,多多说,诗歌就是带给人们以自由的东西,诗就是语言,它既不还原现实,又不能流于幻想。由诗歌是“破碎的灵感”一句引到建议同学们在诗歌创作中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使感性的诗歌有内在的逻辑体系。讲座中,多多引经据典,严肃的讲学过程中又不乏幽默,与会人员表示获益匪浅。在交流讨论环节,多多还针对到场同学们的有关诗歌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编辑:新闻中心 文:张沛霖 窦文钎)
发布时间:2019-10-22本网讯 10月11日,2019中国(昌乐)国际宝石博览会在潍坊昌乐举行。我校外国语学院发挥专业优势,派出志愿服务队,担任了本次博览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新学期开学以来,外国语学院先后派出三支志愿服务队,共100余名师生,分别参加了8月下旬在齐鲁酒地举办的2019年世界国际象棋青少年锦标赛、9月上旬在滨海举办的2019世界风筝水翼板锦标赛和10月14日结束的中国(昌乐)国际宝石博览会。外院师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高质周到的服务赢得到了活动举办方和国际友人的一致认可,为宣传潍坊地方文化,促进潍坊对外经贸交流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成为社会了解潍坊学院的一张靓丽名片。为搞好志愿服务工作,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院长韩泽亭为组长的工作小组,从人员选拔、出征动员、到应急预案的设计和总结表彰大会,都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安排,保证了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完成。三次活动中规模最大的当属“2019年世界国际象棋青少年锦标赛”,该赛事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2019年国际赛事A类比赛,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584名小棋手及相关人员共1600余人参与该赛。外国语学院派出以副院长张学祥为总指挥,共计80名师生的服务队与大赛组委会进行无缝对接。三次志愿服务活动中,全体师生不分昼夜,随时随地接受文字材料的翻译,以高度的责任感优质高效地完成了语言服务工作,同时还承担了接送站、注册、收费、安保、文化宣传等繁琐任务。他们任劳任怨,轻伤不下火线,经受了精神和体力的严峻考验,以真情付出化解了矛盾,赢得了理解,各国选手及家长纷纷以感谢信、锦旗、蛋糕、签名国旗等形式表达了他们诚挚的谢意和感动。(编辑:新闻中心 文:张学祥)
发布时间:2019-10-22本网讯 10月18日,统战部组织学校民主党派负责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负责人到寿光陈少敏纪念馆、马保三故居、三元朱村参观学习。这次学习参观活动,是贯彻中央统战部《关于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和《省委统战部支持无党派人士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有关安排》要求的具体步骤,也是学校党委落实上级关于关心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的实际行动。到寿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潍坊老一辈革命家投身社会主义革命伟大实践的奋斗精神,感悟先烈们的奉献精神,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到三元朱村观看乡村建设成绩展览,感受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感慨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各民主党派和两个联谊会组织的负责人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学习革命先辈们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和坚定执着的忠诚品格,立足本职、建功立业,锐意进取、无私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优势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奋斗。(编辑:新闻中心 文:马荣舟)
发布时间:2019-10-21本网讯 为进一步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引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全体人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0月18日,科研处(学报编辑部)党支部组织全体人员赴临朐淌水崖水库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活动。纪念馆里的图片、视频以及VR影像资料,再现了当年临朐县干部群众修建水库的光荣事迹。在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党员干部心系百姓,勇于担当,大胆决策,带领人民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克服困难建成亚洲第一浆砌石十连拱的水库大坝,他们的英雄事迹以及“淌水崖水库精神”深深感染者着每个同志。在淌水崖水库,全体人员实地参观了淌水崖水库大坝坝址。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淌水崖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好本职工作,为科研兴校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编辑:新闻中心 文:李培全)
发布时间:2019-10-21本网讯 为进一步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引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0月19日,外国语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赴诸城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大家走进王尽美烈士纪念馆,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了解王尽美烈士的生平,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参观过程中,全体参观人员神情肃穆,认真聆听工作人员对王尽美烈士革命历程的讲解,参观馆内展出的革命文物及历史照片,并针对自己的疑惑与讲解人员进行探讨。参观结束后,外院全体参观人员面向王尽美烈士的雕像重温入党誓词。返程途中,院长韩泽亭希望大家将自己的收获与感悟带到日后工作的各个方面中,一起建设更好更优秀的外院。“不忘初心,高举先辈旗帜。牢记使命,笃定今朝梦”。通过本次教育实践活动,外院全体党员更加坚定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的信念,纷纷表示作为高校教师,要牢记总书记嘱托,用‘六个要’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守正创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勇于创新、迎接挑战,为把我校建成优势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奋斗。(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李岩/于晓彤)
发布时间:2019-10-21本网讯 10月17日,档案馆全体人员赴安丘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馆现场学习。安丘市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馆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展陈了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党的十九大召开,党的整个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史。期间,锻造形成的33种伟大精神,生动鲜活地构建起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精神谱系”。一段段珍贵的文字、一幅幅珍贵的图片,折射着中国共产党光荣的历史,铭刻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峥嵘岁月,彰显了“信仰的力量”。参观中,全体人员重温革命历史,感受红色经典,领悟革命传统,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心,自觉强化了党性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大家一致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档案存史、咨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为把我校建成优势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奋斗。(编辑:新闻中心 文:刘作民)
发布时间:2019-10-18本网讯 10月17日,计算机工程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前往“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伴随着讲解员的精彩讲解,大家认真学习参观了“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内的文史资料,观看了历史资料专题片,全面回顾了“渤海走廊”革命斗争历史。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了解了在最为艰难的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不怕流血牺牲,在山东昌邑、潍县、寿光三县开辟了“渤海走廊”,架起了胶东根据地、沂蒙根据地和延安革命圣地往来的红色生命线。“渤海走廊”在政治上发挥了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作用,在保卫和巩固“渤海走廊”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发生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升起军民共同抗战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篇章。“硝烟已经过去,英雄应当礼赞,‘渤海走廊’的精神将永载史册,共和国不会忘记,党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渤海走廊”精神,不忘本色初心,牢记历史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勇于创新、迎接挑战,为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奏响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奋斗之歌,谱写教育事业新的篇章。(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任秀洁/姜全辉)
发布时间:2019-10-18本网讯 10月10日,山东华滋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益助学捐助仪式举行,该公司董事长宋光辉向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10名贫困生捐助12万元。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为进一步加强对贫困生的帮扶,在用好国家、山东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学校勤工助学岗位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潍坊本地知名企业和社会友好人士的资助资源。今年1月,副校长丁子信在教务处、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等负责同志陪同下到山东华滋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工作期间,与该公司就专业对口捐助贫困生事宜达成了初步意向。后经信控学院主动跟进工作,捐助活动最终达成。山东华滋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模切行业的龙头企业,生产的HOACO圆刀模切机占据60%的市场份额,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公司宋光辉董事长是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潍坊市十大杰出创业青年”,还是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的潍坊学院特聘产业教授。同时,该公司还是我校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已与我校在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方面进行广泛紧密合作。捐助仪式上,信控学院负责同志要求同学们要更加努力的塑造自我,把自己变得更优秀,学习更加刻苦,成绩更加突出,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关心班集体,努力做同学们的好榜样。学习“华滋”的创业精神、早日成为社会栋梁。宋光辉董事长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指出作为青年一代要沉下心来,克服心浮气躁,要坚持学好专业、做好专业,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都要脚踏实地。这也是他本人在工作和创业之路上积累的宝贵经验。(编辑:新闻中心 文:王永涛)
发布时间:2019-10-18本网讯 近日,我校物电学院光电技术及应用科研创新团队,针对石油溢油指纹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理论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浓度分辨荧光光谱的溢油鉴别方法,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Analytical Methods杂志上,并被编辑推荐为该杂志2019年11卷的封面文章。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样板党支部副书记张鲁筠博士,通信作者是王春艳教授和孙永志教授,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溢油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准确、快速地确定溢油源,可以为溢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团队提出了一种浓度分辨荧光光谱法,将浓度作为一个新的维度引入,从而丰富了石油光谱采集的细节和信息量。同时,团队将双树复小波变换、主成分分析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数据处理策略应用于浓度分辨荧光光谱溢油识别。通过对各种油样的实验证明,浓度分辨荧光光谱技术和数据处理策略的结合,可以非常有效地区分柴油、燃料和原油等具有挑战性的样品集,为实时、经济的油指纹识别提供了潜在的应用前景。自2019年5月获批全省高校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以来,我校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以推动事业发展为落脚点,勇于改革创新,把专题党小组设置在科研创新团队上,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标志性成果。(编辑:新闻中心 来源:物电学院)
发布时间:2019-10-17本网讯 10月13日上午,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体党员的责任意识与爱国情怀,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子文、院长刘勇带领全体党员到潍坊昌邑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第一站来到徐迈事迹陈列馆。讲解员通过讲述徐迈同志家庭、家教、家风的身边故事和舍命保护档案的艰苦历程,凸显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深刻主题,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信念、忠诚履职、担当奉献。主题教育活动第二站来到昌邑市党员干部善德教育基地。通过对“听老革命讲那过去的事情”“为烈士寻家”“微爱计划”“甜蜜计划”等板块的了解,在场的党员同志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继续发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优秀作风。最后一站党员同志来到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陈列馆以“信仰”为主题,以“渤海走廊”革命斗争史为主线,集中再现了昌邑、潍县、寿光北部地区军民保卫“渤海走廊”所进行的伟大斗争。活动过程中,党员同志通过了解“渤海走廊”的光辉历程,也更加坚定要传承好用无数鲜血和生命凝聚而成的“渤海走廊精神”。重温党的历史,牢记初心使命。通过此次活动,全体党员在红色革命文化中感受到更为深刻的时代意义。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好红色基因,时刻坚守共产党员理想信念,作为高校教师,要牢记总书记嘱托,用‘六个要’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守正创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好思想政治课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张鹤耀/盖晓芳)
发布时间:2019-10-17本网讯 10月15日,科研处(学报编辑部)党支部全体党员到新城街道翰林社区,开展了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创建优美社区环境”为主题进社区双报到活动。活动通过发放“垃圾分类科普小知识”材料、宣讲垃圾分类好处等方式,积极为社区居民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受到广大居民好评。(编辑:新闻中心 文:李培全)
发布时间:2019-10-16本网讯 10月13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先后到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陈列馆、陈少敏纪念馆和山东省党员干部现代农业培训基地进行党性教育学习。参加本次党性教育学习活动的有学院党总支书记于云汉、院长任怀国、党总支副书记李晓静及全体党员教师与学生党员代表。在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通过讲解,党员们了解到“渤海走廊”是连接胶东、清河和鲁中的唯一通道,担负起了艰难岁月的特殊使命,发挥了护送过往干部、协助跨区调兵、密运战略物资三大作用,“渤海走廊”的坚强后盾是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就没有“渤海走廊”的存在。用无数鲜血和生命凝聚而成的“渤海走廊精神”也流传至今,成为走向新时代的奋进之歌。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陈列馆内的布展真实再现了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的全过程,描绘了寿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史和起义部队南征北战、英勇杀敌的光辉战斗历程,旨在弘扬先烈精神和传承红色基因。随后,党员们到陈少敏纪念馆、山东省党员干部现代农业培训基地参观学习。通过这次党性教育活动,党员们更加深刻体会了中国革命的不易,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纷纷表示,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编辑:新闻中心 文:姚灵忠)
发布时间:2019-10-15本网讯 为进一步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引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0月11日,学生工作处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赴临朐开展党员党性教育活动。大家走进临朐淌水崖水库纪念馆,参观学习淌水崖水库建设的艰苦历程,纪念馆里的图片、视频以及VR影像资料记生动再现了淌水崖干部群众的光荣事迹。上世纪七十年代,淌水崖党员干部心系百姓,勇于担当,大胆决策,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带领人民群众自强不息,战天斗地,开拓创新,克服困难建成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亚洲第一浆砌石十连拱的水库大坝这一宏伟工程,他们的英雄事迹以及“淌水崖水库精神”深深感染者着在场的党员同志。在淌水崖水库,全体党员实地参观了淌水崖水库大坝坝址。在牛寨村,全体党员参观了村民房舍、村史馆、图书馆。牛寨村党支部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修山路、栽林果、迁新村、搞旅游,让该村从贫穷落后村落变成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的艰苦奋斗历程。党员们纷纷表示,要学习淌水崖精神,开拓创新,扎实苦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干好本职工作,为推进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自己的贡献。(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王浩/陈妍群)
发布时间:2019-10-14本网讯 近日,由学校党委组织部组稿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讨成果集》一书印制完成。为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关要求,凝炼我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特色,推动我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经学校党委研究同意,党委组织部印制了《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讨成果集》一书。本书收录了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和学生党支部书记的42篇党建研讨材料。将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经验汇聚成文集,此举是推动我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凝炼我校大学生党建创新发展的新鲜经验。(编辑:新闻中心 文:刘效磊)
发布时间:2019-10-14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