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贝迩,女,1980年10月生,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及民族教育。指导11名硕士研究生,承担学校教育学基础、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名著选读与写作、中外教育史等课程。近年来出版专著1部,在《民族教育研究》《青海民族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当代教师教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0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9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一项,完成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一项,校级中青年科研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及省级教科研项目多项。兼任省教育厅调研员,潍坊学院“杰出青年”人才计划支持人选,多次获评校级科研成果奖。
发布时间:2022-01-18蔡建生,男,1966年10月生,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教授,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组合数学与图论,近几年主讲的课程包括高等代数、概率论、高等数学等,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担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图论组合及其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运筹学学会图论组合分会理事,山东数学学会高等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美国《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员和美国数学学会会员,国际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ontents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和“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in Discrete Mathematics”编委。自2011年以来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研究成果受到业内广泛关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图的无圈和广义无圈染色)一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师范大学的兼职硕士生导师,从2017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
发布时间:2022-01-18曹宝珠,男,1970年7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潍坊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海南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大学-海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轻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钢-木组合结构的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工作。长期对轻钢与秸秆草砖复合低层建筑构件及体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成功地应用到了农村建筑结构中,并于2009年成功建成国内首栋示范建筑,综合造价为每平米1000元左右。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30余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和省部级课题6项,获得吉林省科技发明三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和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主要专长为利用农业和工业废弃物进行美丽宜居现代村镇建筑的低碳装配化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曾担任海南省发改委批准的“热带海岛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省人才局批准的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热带海岛装配式建筑设计与规划创新团队”带头人,海南省首批南海名家,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海南省装配式联盟副理事长,海南省第八届政协委员。
发布时间:2024-03-08曹恩思,男,1986年9月生,群众,教授,工学博士。山东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韩国首尔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主要从事ZnO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特性研究,主讲《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电子材料》、《编程能力强化训练》、《大学物理》等本科课程。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各1项,在研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ensors and Actuator B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8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15人。
发布时间:2025-02-27曹慧,女,1966年1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后研究经历。主讲《植物生理学》、《种子生物学》等专业课程,其中主讲的《植物生理学》为精品课程,教学效果连年评为优秀。在高质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通过承担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等项目研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双主体、双导师”教学方法,建立“双考核”教学评价制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一二三四”人才培养模式,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本科毕业生考研率平均达50%以上,大部分被211、985高校录取。近年在《高教领导参考》等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教研成果《基于潍坊特色农业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教学型高等院校“学研产”联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双主体、双导师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分别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研究一等奖等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多年来,一直从事果树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特别是以苹果等植物为试验材料对果树水分胁迫和高效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先后主持和承担农业部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和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多项。在《Gene》和《园艺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代果树繁育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著作3部,鉴定和结题《限根节水生态型果园栽培新模式的研究与推广》等市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其中《水分胁迫诱导果树叶片衰老过程中氮代谢和光系统II变化机理的研究》等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7项,发明和新型实用专利3项。科研成果产业化,与寒亭、青州和五莲等地方现代农业企业密切合作,积极服务潍坊当地特色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真正学以致用、育人显著的事迹先后被《科技日报》、《潍坊日报》和《齐鲁晚报》等报纸刊物宣传报道。近年来,先后荣获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山东省高等学校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山东省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负责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建设专业负责人、山东省优秀教师、“十一五”山东省星火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奖章、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山东省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工作者、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潍坊“鸢都巾帼十杰”和潍坊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现为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成员、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评审库专家、山东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评审库专家和山东省首届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作为山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从2004年开始已经培养指导硕士研究生10余名。
发布时间:2022-01-18曹连振,男,1980年2月生,中共党员,教授,理学博士。主要从事量子信息技术实验与应用研究,主讲《量子物理》《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信息技术实验》等课程。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级教研项目2项、省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和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各1项;在研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潍坊市科技发展重大计划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3项。发表SCI或EI收录论文46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1篇,他引次数350余次,其中单篇引用超过85次。首位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和潍坊市自然科学奖各1次。现为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多光子纠缠与操纵)方向带头人,学校“量子信息技术”团队负责人、“光学工程”重点学科方向带头人、“杰青”计划人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2018年获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发布时间:2022-01-18曹玉鹏,男,1985年9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工学博士,潍坊学院“近海岸工程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潍院学者”杰出青年人才,“优博”计划人才,山东科技大学、聊城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淤泥工程特性及加固技术研究,主讲《基础工程》、《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工程材料》等课程。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学术论文1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获潍坊市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2项,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2021年潍坊学院优秀教师,2022年潍坊市“十大杰出(优秀)青年创新创业标兵”。
发布时间:2023-03-10车海涛,男,1980年1月生,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潍坊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曲阜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访问学者,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承担《数值分析》《数学模型》《最优化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数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最优化理论与算法、张量优化以及微分方程数值解等研究,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先后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潍坊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潍坊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17年入选潍坊学院杰出青年支持计划,2019年荣获第十届潍坊市青年科技奖,2019年入选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引育计划。
发布时间:2022-01-18陈爱玲,女,1971年11月,山东安丘人,教授,群众。1995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2016年美国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系主任,应用英语微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主讲课程:《美国文化》、《英语视听说》、《英国文学》、《大学英语一、二、三、四》、《雅思口语》等。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主持省级以上纵横向课题5项,市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18篇,核心期刊6篇,智库成果1项;自2018年主持建设在线课程《大学英语一》先后上线省课程联盟,获评校级一流课程,省教育厅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智慧树网“精品课”,自身发展不忘“传帮带”,带领教研室教师陆续建成《大学英语二、三、四》课程群,全部上线省课程联盟,为疫情期间的大学英语教学做出了贡献。潍坊学院第十一、十二届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潍坊学院教育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潍坊学院第二届高端人才服务企业计划选派人员;潍坊“双百”党外专家。
发布时间:2025-03-03陈红梅,女,1977年12月生,中共党员,潍坊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现为机械与自动化学院智能制造教研室主任。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负责人、潍坊市课程思政精品课程负责人,浙江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控制技术,主讲控制工程基础、智能制造技术等课程,曾获潍坊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智慧树杯”全国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一等奖。主持完成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3项、横向项目3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潍坊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发表教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篇。主编教材2部。指导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项30多项,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20年潍坊市三八红旗手。
发布时间:2025-02-27陈汇才,男,1975年8月生,山东寒亭人,中共党员,教授,山东大学经济学硕士,国际贸易教研室主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经管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获评山东省教育系统党务工作先锋、山东省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先锋、潍坊市党员育人先锋、潍院最美教师、潍坊学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连续多年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讲授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世界经济概论、国际经贸前沿等课程。山东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潍坊市中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优秀人才,潍坊学院“党建+业务”劳模和优秀人才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主持市级及以上研究课题15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2部;参与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获市级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山东省一流课程、山东省在线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主持人;山东省精品课程《营销渠道管理》主要成员。山东省创新创业导师库专家,山东省“互联网+”竞赛、“挑战杯”竞赛、“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00余项,其中山东省“互联网+”大赛金奖2项、“挑战杯”竞赛特等奖1项。指导山东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2篇,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项。
发布时间:2024-03-08陈隶静,女,1978年12月生,山东滨州市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潍坊学院美术学院(陈介祺金石书法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环境设计、工笔重彩艺术。主讲《建筑装饰制图》《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空间概念设计》《园林设计》等课程;先后发表论文19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各级项目7项,2015年和2020年两次入选潍坊学院杰出青年支持计划。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山东省工笔画学会理事,潍坊市民俗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潍坊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美国圣约翰大学访问学者。
发布时间:2023-03-08陈志章,男,1971年8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主任。 主要研究英语语言与教育、中美文化。主讲过《英语写作》《英语阅读》《外贸函电》《大学英语应试策略》《考研英语》等,近几年主讲《大学英语》《美国文化趣味知识》等课程,教学效果连续8年优秀。近几年主持省社会科学规划及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各一项,主持市、校级教研科研立项多项,参与省级精品课《中西方文化比较》一项。著作《美国文化管窥》获得省社科联科学普及与应用作品二等奖,著作《美国社会隐性教育研究》获得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奖三等奖,著作论文多次获得市社科二三等奖,文章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枫叶杯第七届“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兼任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指导教师,潍坊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与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多次被评为潍坊学院优秀教师。
发布时间:2022-01-18崔大伟,男,1975年10月生,潍坊寒亭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1997年7月本科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2000年5月硕士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2008年1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粉末冶金先进金属及陶瓷材料。主讲课程包括《工程材料与热加工》、《热工基础》、《特种加工》、《机制前沿专题课程》等。现为潍坊市工程材料及表面技术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山东轻工业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星火计划、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研究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潍坊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曾荣获潍坊学院“科研标兵”、“学术骨干”等荣誉称号,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和多家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发布时间:2022-01-18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