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age 1 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一行走进潍坊学院 本站讯:6月24日—27日,中央电视台《潍坊高新专题片》摄制组走进潍坊学院,对潍坊学院大门口、潍坊学院体育馆外景和内景进行了拍摄,从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音乐学院挑选了6名学生演员,参与整个片子的摄制。学院党委宣传部及有关部门、学院的负责人接待了摄制组一行。 潍坊学院近几年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也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摄制组在潍坊学院期间,顶烈日、午不休、吃盒饭、风中餐,摄制工作精益求精,留下了潍坊学院最精最美的电视画面。 (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提供新闻稿件!
发布时间:2010-06-28New Page 1 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一行走进潍坊学院 本站讯:6月24日—27日,中央电视台《潍坊高新专题片》摄制组走进潍坊学院,对潍坊学院大门口、潍坊学院体育馆外景和内景进行了拍摄,从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音乐学院挑选了6名学生演员,参与整个片子的摄制。学院党委宣传部及有关部门、学院的负责人接待了摄制组一行。 潍坊学院近几年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也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摄制组在潍坊学院期间,顶烈日、午不休、吃盒饭、风中餐,摄制工作精益求精,留下了潍坊学院最精最美的电视画面。 (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提供新闻稿件!
发布时间:2010-06-28New Page 1 马茜华参加历史学院和美术学院“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大讨论 本站讯:6月22、24日,学校纪委书记兼党委组织部长马茜华分别来到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美术学院,与两学院院领导班子及教师代表就“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 马茜华在认真听取了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美术学院老师们的发言,对他们的工作做了充分肯定。对于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她说:一是要继续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氛围。作为学校来讲,主要是搞好人才建设规划,制定和优化政策,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整体环境;作为二级学院来讲,既要营造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好和使用好人才,要使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使他们生活舒心,工作安心,事业顺心。二是要围绕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需求,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使其带动一个学术团队,形成人才效应,另一方面,要对现有人才优化整合培养,挖掘内部潜力,努力挖掘现有人员的潜力。三要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优势,找好合作的切入点,利用好各种科研平台,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团队优势。马茜华说,人才建设是系统的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岗位的配合,只要我们认识到位,思想统一,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做好“人才兴校”的工作,把我们的学校建设成为一流的大学。 (作者:刘玉霞 王倩 编辑: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0-06-28New Page 1 我校举行201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 本站讯:6月26日,学校举行201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5000余名学子告别母校,踏上新的人生征程。校领导辛丕宏、王守伦、牛钟顺、冯滨鲁、邢同学、王清明、丁子信、马茜华,市政协原副主席邹芙林出席毕业典礼。机关各部门、各院部负责人和2010届毕业生参加了典礼,毕业典礼由副院长冯滨鲁主持。 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院长王守伦深情寄语毕业生:他说,2010届毕业生在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省委高校工委德育工作和文明校园建设评估中,用自己的出色表现展现了潍院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和玉树大地震,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2010届毕业生为学校洒下的汗水,已经融入到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潍坊学院将永远记住学子们为学校发展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他希望2010届毕业生永远保持一颗进取之心,脚踏实地,百炼成钢;永远坚守一份责任之心,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永远拥有一颗包容之心,热爱生活,宽容自信。 典礼上,冯滨鲁宣读了颁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授予决定。副院长邢同学宣读了优秀毕业生表彰决定。校领导向毕业生颁发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并为优秀毕业生和支援西部的志愿者颁奖。教师代表、在校生代表分别在典礼上发言,表达了对毕业生的美好祝愿。毕业生代表也在发言中感谢母校的辛勤培育,表示将会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心系祖国,胸怀天下,开拓奋进,不辱使命。 典礼后,毕业生们纷纷与领导、老师们合影,与母校依依惜别。 (文/图:张丹琳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提供新闻稿件!
发布时间:2010-06-28New Page 1 我校举行201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 本站讯:6月26日,学校举行201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5000余名学子告别母校,踏上新的人生征程。校领导辛丕宏、王守伦、牛钟顺、冯滨鲁、邢同学、王清明、丁子信、马茜华,市政协原副主席邹芙林出席毕业典礼。机关各部门、各院部负责人和2010届毕业生参加了典礼,毕业典礼由副院长冯滨鲁主持。 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院长王守伦深情寄语毕业生:他说,2010届毕业生在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省委高校工委德育工作和文明校园建设评估中,用自己的出色表现展现了潍院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和玉树大地震,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2010届毕业生为学校洒下的汗水,已经融入到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潍坊学院将永远记住学子们为学校发展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他希望2010届毕业生永远保持一颗进取之心,脚踏实地,百炼成钢;永远坚守一份责任之心,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永远拥有一颗包容之心,热爱生活,宽容自信。 典礼上,冯滨鲁宣读了颁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授予决定。副院长邢同学宣读了优秀毕业生表彰决定。校领导向毕业生颁发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并为优秀毕业生和支援西部的志愿者颁奖。教师代表、在校生代表分别在典礼上发言,表达了对毕业生的美好祝愿。毕业生代表也在发言中感谢母校的辛勤培育,表示将会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心系祖国,胸怀天下,开拓奋进,不辱使命。 典礼后,毕业生们纷纷与领导、老师们合影,与母校依依惜别。 (文/图:张丹琳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提供新闻稿件!
发布时间:2010-06-28New Page 1 丁子信参加总务处、外国语学院、信控学院“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大讨论 本站讯:6月21、23、25日,副院长丁子信分别参加了总务处和外国语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专题大讨论,与三个单位的班子成员及教职工代表进行了交流。 在总务处,丁子信听取了代表的交流发言后说:在实施人才兴校战略中,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就是要努力加强和提高后勤管理队伍自身的素质建设,为学校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他结合学校最近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就如何提高后勤管理队伍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大力营造学习知识、研究工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知识型”、“业务型”、“专家型”后勤人才队伍。二是充分利用校内外丰富的教学资源,加大后勤员工系统培训力度。三是积极促进岗位人员交流,善于发现人才,大胆使用人才,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宽松的环境。四是加强作风建设,在“办文、办会、办事”中养成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在外国语学院和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丁子信认真听取了教师们的发言,对两个学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当场解答了教师们提出的若干问题。高校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兴校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第四个专题与前面的三个专题是一个整体,是相辅相成的。就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他说:一是要立足当前,规划长远,师资队伍建设一定要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人才队伍建设要实行引进与培养并重且更加注重培养的方针。二是要大力营造学术氛围,为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三是要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去,请进来,改革育人模式,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结合自身的专业和学科特点,勇于进行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探索和改革。 (作者:孙延波 温学洪 刘保国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
发布时间:2010-06-25New Page 1 邢同学参加教科学院、计算机学院、北海学院“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大讨论 本站讯:6月22日、24日、25日,副院长邢同学分别参加了教育科学与传媒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北海国际学院“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专题讨论会。 三个学院的代表从人才成长和培养模式、教师进修、人才素质提高的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邢同学充分肯定了大家积极建言献策的热情,充分肯定了各学院前段的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加强学习。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人才强校战略,认真组织学习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二是进一步加强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三是充分发挥人的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增强责任心,切实履行岗位职责,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作者:刘作民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提供新闻稿件!
发布时间:2010-06-25New Page 1 致2010届毕业生新校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毕业生新校友们: 在你们的梦想即将起航,新的生活即将扬帆之际,我们谨代表母校及全体校友,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圆满完成学业,踏上人生的新征程,成为潍坊学院校友中的一员。 岁月如歌,青春似火。离别之时,总是有许多恋恋不舍。是否还记得你刚刚迈进潍坊学院校门时的稚嫩青涩?临行前你是否再一次漫步校园,默默体味,静静回忆,那一段段无法重复的青春时光?校园里的行行脚印,运动场上的矫健身影,弘德湖上的碧波荡漾,教室里求知的目光,图书馆里悠悠的书香……曾经播撒在校园角角落落里你们的欢乐和忧伤,一同见证着你们的成长。一个足迹一步努力,一身汗水一份拼搏,你们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留在了这里,校友情、同学情、师生情交织在一起成为一幅最最美丽的图画。 今天,你们又将带着母校的嘱托,带着恩师的期盼,带着同学的思念,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我们真诚地希望每一位校友将“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化在汗水里,融在血液里,刻在坚定信念里,在各自的行业中勤奋工作,放飞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离合总关情,聚散皆是缘。亲爱的校友,为了加强母校与校友的沟通与联系,更好地服务校友,服务学校,服务社会,
发布时间:2010-06-25New Page 1 辛丕宏参加物电学院、经管学院“人才兴校”大讨论时指出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素质要求 本站讯:6月21日、24日,党委书记辛丕宏分别参加了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专题大讨论。 讨论会上,两院教师围绕人才的引进、人才队伍的培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对学校的人才工作提出了建议。辛丕宏在讨论中重申了专题大讨论的意义。他指出,学校将通过7个专题大讨论,努力达到统一思想、更新知识、用心用力、与时俱进的目的。在谈到人才问题时,辛丕宏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素质要求。讨论中,辛丕宏进一步强调了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他指出,全国的教改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我校要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新学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的教改工作要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要在暑假期间形成学校和二级学院的两级《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形成教改的框架体系。《实施意见》中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要做好现状分析,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好支撑条件,加强校际、校企、校地合作,要有教改工作的推进机制。学校上下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浓厚的学术气氛、良好的教学氛围,培育形成潍坊学院的大学精神。 (文/图:张丹琳
发布时间:2010-06-25New Page 1 辛丕宏参加物电学院、经管学院“人才兴校”大讨论时指出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素质要求 本站讯:6月21日、24日,党委书记辛丕宏分别参加了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专题大讨论。 讨论会上,两院教师围绕人才的引进、人才队伍的培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对学校的人才工作提出了建议。辛丕宏在讨论中重申了专题大讨论的意义。他指出,学校将通过7个专题大讨论,努力达到统一思想、更新知识、用心用力、与时俱进的目的。在谈到人才问题时,辛丕宏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素质要求。讨论中,辛丕宏进一步强调了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他指出,全国的教改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我校要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新学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的教改工作要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要在暑假期间形成学校和二级学院的两级《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形成教改的框架体系。《实施意见》中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要做好现状分析,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好支撑条件,加强校际、校企、校地合作,要有教改工作的推进机制。学校上下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浓厚的学术气氛、良好的教学氛围,培育形成潍坊学院的大学精神。 (文/图:张丹琳
发布时间:2010-06-25New Page 1 辛丕宏参加物电学院、经管学院“人才兴校”大讨论时指出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素质要求 本站讯:6月21日、24日,党委书记辛丕宏分别参加了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专题大讨论。 讨论会上,两院教师围绕人才的引进、人才队伍的培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对学校的人才工作提出了建议。辛丕宏在讨论中重申了专题大讨论的意义。他指出,学校将通过7个专题大讨论,努力达到统一思想、更新知识、用心用力、与时俱进的目的。在谈到人才问题时,辛丕宏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素质要求。讨论中,辛丕宏进一步强调了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他指出,全国的教改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我校要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新学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的教改工作要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要在暑假期间形成学校和二级学院的两级《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形成教改的框架体系。《实施意见》中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要做好现状分析,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好支撑条件,加强校际、校企、校地合作,要有教改工作的推进机制。学校上下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浓厚的学术气氛、良好的教学氛围,培育形成潍坊学院的大学精神。 (文/图:张丹琳
发布时间:2010-06-25New Page 1 媒体潍院:《齐鲁晚报》刊登我校大二学生网上创业卖旧书新闻 本站讯:6月22日,《齐鲁晚报》刊登了题为《大二学生网上创业卖旧书》的新闻,全文如下: 本周末,潍坊各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们就将离校了,在潍坊学院一群收废品的队伍和自己摆摊卖书的学生潮中,大二在校生、21岁的孙玉林独辟蹊径尝试创业,在淘宝网上开店“淘书小铺”,让各种教科书在网上“流动”起来。从4月16日网站开始运营到6月21日,两个多月的时间,网站运营和本地售书已经进账六七千,扣除成本费用,净赚了1000多元。 从废品中发现商机 21日晚上7点,刚刚上完课的孙玉林没顾上吃饭,就和朋友张乃斌将学校寝室的四包书用三轮车运到自己在学校外面租的地下室里。两个年级差不多大的男生,蹬着驮着四五百斤书的三轮车有些吃力,他们还要自己从车上搬到地下室。 记者看到春华苑小区不足十平方米的地下室里,已经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最高的已经摞到他的头顶,有1.76米高。《马克思主义哲学》、 《刑法学》、《人体解剖学》等等,已经被孙玉林整理好,归类分类,保守估计在七八千本。 孙玉林告诉记者,22日一大早就要在潍坊学院北门等快递公司的人过来发货。他要发往的目的地是南京,给前天在网上留言想要《民事诉讼法》和《刑法学》二手书的同学发货。这两本书原价在80元左右,孙玉林从学校学生那里拿书不到5元钱,转卖给网上的买家是28元,快递费用买家自负,算下来利润有23元钱,虽然数目不多,但让孙玉林挺有成就感。 潍坊学院的孙玉林是计算机信息与科学专业大二的一名学生,去年期末考试时,他想买一本专业的教科书,却发现学校周围没有书店,不知该从何入手。而另一方面,很多大三、大四学生手头有大量旧书,但由于缺少出路,大量旧书成了几毛钱一斤的废品。 他就想自己办一个专业教科书的网络书店,4月16日,在淘宝网上开了一个店“淘书小铺”,正式开始在网上接受订单卖书。旧书1折起,新书3.5折。正式开始网上卖书之后,孙玉林的寝室就成了办公地点,利用自己的电脑在淘宝网进行交易。“五一”期间,孙玉林在学校呆了3天,一直在网上忙碌,设计版面,给书拍照上传照片。
发布时间:2010-06-23New Page 1 媒体潍院:《齐鲁晚报》刊登我校大二学生网上创业卖旧书新闻 本站讯:6月22日,《齐鲁晚报》刊登了题为《大二学生网上创业卖旧书》的新闻,全文如下: 本周末,潍坊各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们就将离校了,在潍坊学院一群收废品的队伍和自己摆摊卖书的学生潮中,大二在校生、21岁的孙玉林独辟蹊径尝试创业,在淘宝网上开店“淘书小铺”,让各种教科书在网上“流动”起来。从4月16日网站开始运营到6月21日,两个多月的时间,网站运营和本地售书已经进账六七千,扣除成本费用,净赚了1000多元。 从废品中发现商机 21日晚上7点,刚刚上完课的孙玉林没顾上吃饭,就和朋友张乃斌将学校寝室的四包书用三轮车运到自己在学校外面租的地下室里。两个年级差不多大的男生,蹬着驮着四五百斤书的三轮车有些吃力,他们还要自己从车上搬到地下室。 记者看到春华苑小区不足十平方米的地下室里,已经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最高的已经摞到他的头顶,有1.76米高。《马克思主义哲学》、 《刑法学》、《人体解剖学》等等,已经被孙玉林整理好,归类分类,保守估计在七八千本。 孙玉林告诉记者,22日一大早就要在潍坊学院北门等快递公司的人过来发货。他要发往的目的地是南京,给前天在网上留言想要《民事诉讼法》和《刑法学》二手书的同学发货。这两本书原价在80元左右,孙玉林从学校学生那里拿书不到5元钱,转卖给网上的买家是28元,快递费用买家自负,算下来利润有23元钱,虽然数目不多,但让孙玉林挺有成就感。 潍坊学院的孙玉林是计算机信息与科学专业大二的一名学生,去年期末考试时,他想买一本专业的教科书,却发现学校周围没有书店,不知该从何入手。而另一方面,很多大三、大四学生手头有大量旧书,但由于缺少出路,大量旧书成了几毛钱一斤的废品。 他就想自己办一个专业教科书的网络书店,4月16日,在淘宝网上开了一个店“淘书小铺”,正式开始在网上接受订单卖书。旧书1折起,新书3.5折。正式开始网上卖书之后,孙玉林的寝室就成了办公地点,利用自己的电脑在淘宝网进行交易。“五一”期间,孙玉林在学校呆了3天,一直在网上忙碌,设计版面,给书拍照上传照片。
发布时间:2010-06-23New Page 1 媒体潍院:《齐鲁晚报》刊登我校大二学生网上创业卖旧书新闻 本站讯:6月22日,《齐鲁晚报》刊登了题为《大二学生网上创业卖旧书》的新闻,全文如下: 本周末,潍坊各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们就将离校了,在潍坊学院一群收废品的队伍和自己摆摊卖书的学生潮中,大二在校生、21岁的孙玉林独辟蹊径尝试创业,在淘宝网上开店“淘书小铺”,让各种教科书在网上“流动”起来。从4月16日网站开始运营到6月21日,两个多月的时间,网站运营和本地售书已经进账六七千,扣除成本费用,净赚了1000多元。 从废品中发现商机 21日晚上7点,刚刚上完课的孙玉林没顾上吃饭,就和朋友张乃斌将学校寝室的四包书用三轮车运到自己在学校外面租的地下室里。两个年级差不多大的男生,蹬着驮着四五百斤书的三轮车有些吃力,他们还要自己从车上搬到地下室。 记者看到春华苑小区不足十平方米的地下室里,已经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最高的已经摞到他的头顶,有1.76米高。《马克思主义哲学》、 《刑法学》、《人体解剖学》等等,已经被孙玉林整理好,归类分类,保守估计在七八千本。 孙玉林告诉记者,22日一大早就要在潍坊学院北门等快递公司的人过来发货。他要发往的目的地是南京,给前天在网上留言想要《民事诉讼法》和《刑法学》二手书的同学发货。这两本书原价在80元左右,孙玉林从学校学生那里拿书不到5元钱,转卖给网上的买家是28元,快递费用买家自负,算下来利润有23元钱,虽然数目不多,但让孙玉林挺有成就感。 潍坊学院的孙玉林是计算机信息与科学专业大二的一名学生,去年期末考试时,他想买一本专业的教科书,却发现学校周围没有书店,不知该从何入手。而另一方面,很多大三、大四学生手头有大量旧书,但由于缺少出路,大量旧书成了几毛钱一斤的废品。 他就想自己办一个专业教科书的网络书店,4月16日,在淘宝网上开了一个店“淘书小铺”,正式开始在网上接受订单卖书。旧书1折起,新书3.5折。正式开始网上卖书之后,孙玉林的寝室就成了办公地点,利用自己的电脑在淘宝网进行交易。“五一”期间,孙玉林在学校呆了3天,一直在网上忙碌,设计版面,给书拍照上传照片。
发布时间:2010-06-23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