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8月14日,河南省第二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题培训班(潍坊)开班仪式在我校举行。学校副校长赵卫红,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胡全胜,潍坊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刘海涛出席活动并致辞。赵卫红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和参加培训班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对河南省教育厅的信任和潍坊市教育局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师范底色,以服务地方义务教育发展为初心,全力支持地方教育改革发展。学校高度重视此次培训项目,制定了科学的课程方案,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推进河南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潍院力量。胡全胜对潍坊学院为河南省义务教育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我校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和优质的人才培养工作表示高度赞赏。刘海涛对潍坊市基础教育总体情况和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据悉,本次专题培训班为期4天,培训形式丰富多样,涵盖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分组研讨等。培训期间,学员将分别前往寒亭区富亭街小学、昌邑市育秀学校、寿光市世纪学校、潍坊中新双语学校、奎文区北苑实验学校、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等多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河南省各市、济源示范区教育局分管局领导、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教育局领导、基教及督导科室(股)负责人,潍坊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人,滨海区和临朐县教育局相关人员以及学校继续教育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相关负责同志等参加了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文/图:贺梦凡/ 李璐璐 贺梦凡 编辑:李玉强 审核:朱万山)
发布时间:2024-08-15炎炎暑假,有近40度的高温酷暑,也有暴风骤雨的突然来袭。然而,潍院不少教职员工放弃了假期,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放弃了远足旅行的小愿望,他们履职尽责,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在酷暑和烈日中始终忙碌。他们用行动诠释责任,以奉献彰显担当,不负“热”爱,奋战当“夏”。 竞赛备赛不打烊。这个暑假,不少潍院学子留在学校,他们全力以赴、紧张备战各类大赛。专业教师尽心尽责指导学生改进实验设计,进行赛前优化,并督促学生在各自领域积极探索争取更大收获。走进歌尔科技产业学院的实验室,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和学生们并肩作战,为了在即将到来的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高阳等老师和学生们反复讨论方案、进行模拟演练。为了在竞赛中脱颖而出,现代农学院冯永永、金雨锡两位老师与学生反复讨论实验方案并进行针对性实验,拓展理论知识储备,提高实验技能水平。备课抓住“黄金期”。暑假期间,老师们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他们参加学术会议、准备教材、深研教法、学习研修……,努力丰富知识储备,涵养专业底蕴,为了新学年更好地迎接学生们。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结合刚刚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补充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等课程的最新内容。法学院邀请武汉大学哲学院院长李佃来教授开展学术交流,老师们认真参与学习,提升能力。科研跑出“加速度”。实验室里过暑假成为潍院校园里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师生一同研发技术、参与课题攻克项目,争分夺秒奔走科研征途。走进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实验室,老师们正进行着紧张的实验与讨论,他们穿上厚厚的工作服,奋战在实验室,希望能在科研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生物与海洋学院师生冒着酷暑进行实验,于海瑞教授拍下了研究生们认真实验的画面。招生录取进行时。一走进招生咨询办公室,就听见电话铃声连续不断地响起,负责招生咨询的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耐心地为咨询考生及家长答疑解惑。“我们充分考虑和理解考生及家长的感受,所以我们在回答他们的问题时要最大程度上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客观,以便让考生对我校报考条件、录取原则、往年录取信息等有一个客观的判断。”王亚林老师说。为了能够及时把录取通知书送到考生手中,在录取通知书发放区,老师们分成若干小组,在有条不紊地加班工作。校企融合促发展。暑假期间,老师们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发挥专业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练本领、出成果。数学与统计学院领导老师赴潍坊市政金控股集团交流,并举行教学实践、就业实习基地授牌及行业导师聘任仪式。合作发展处联合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赴昌邑开展“暑期博士企业行”活动。双方就更好发挥“博士服务站”的平台载体作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实践调研谋新篇。这个暑假,教师们纷纷组队服务地方文化“两创”,开展实践调研。传媒学院领导老师到潍坊国家广告产业园调研交流,双方将积极推动作品展示、学生实习实践、合作获奖和基地共建共享四个方面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专业和地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类非遗调研团队走进潍坊市十笏园的“古琴坊”,对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城派古琴”进行专项调研。修缮改造不停歇。后勤服务处利用暑假积极推进各项工程施工,严把安全关、质量关,保证各项工程如期完工。二号餐厅二楼装修改造、一号配电室升级改造、办公楼、学生公寓、教学楼墙壁大面积粉刷、部分楼宇防水……这些校园“微更新”将为师生们在新学期带来更好的学习生活体验。在科研一线,在工厂车间,在田间地头,潍院人忙碌的身影,定格成暑期里的一幅幅动人画卷。阳光正烈,“暑”你最美,致敬奋斗当“夏”的潍院人!(文:王慧婷 编辑:王慧婷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8-15本网讯 8月10日,全国吉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乐器协会第14届“雅特杯”全国乐器展演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开幕。国家一级作曲家、演奏家卞留念,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任立春,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赵加强,雅特乐器创始人赵卫国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上,任立春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并介绍了学校以及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说,近年来学校做深做实“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校城融生”四篇文章,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推动吉他及其他乐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次活动集学术研讨、乐器展演及嘉宾展演于一体。在学术研讨环节,卞留念作了题为《科技引爆音乐革命》的讲座。乐器展演环节吸引了全国各地优秀吉他手的参与,各个年龄段的100余名选手通过激烈地海选脱颖而出,齐聚潍坊。在两天的时间内,选手们带着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在舞台上尽情挥洒汗水与才华。雅特品牌签约代言人吴琳、沈阳音乐学院电吉他教授太晓光、四川音乐学院电吉他教授赵沛、著名演奏家陈刚以及全国各地优秀音乐老师组成专业评审委员会,为选手们提供了公正全面的评价和专业的指导。在嘉宾展演环节,卞留念携手多位知名音乐家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学校音乐与舞蹈学院负责同志、全体教师以及潍坊市教育系统各县市区音乐教师骨干参加开幕式。(文/图:李丹 郭然 / 李玉强 编辑:张丹琳 审核:刘江虹)
发布时间:2024-08-15本网讯 8月10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任立春,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武玉杰带领暑假工程项目质控小组和各项目有关负责人员,深入各施工工地检查督导暑期施工建设项目,了解工程实施进度,并对高温下坚持作业的工人们进行了慰问。督查组一行先后来到行政楼、学生公寓、餐厅、教学楼、风雨球场、网球场、闻韶楼等施工现场,认真察看了各项目进展情况,听取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项目实施和完成情况的汇报,讨论解决检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各施工单位“保工期、保质量、讲协同、强监督、重安全”,确保各项目按期完工。(文:邢迎东 编辑:王慧婷 审核:赵文亮)
发布时间:2024-08-13本网讯 8月7日至9日,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委社会工作部等12个单位联合主办,山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共青团枣庄市委等单位承办的第五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在枣庄市举行。经前期各学院申报、材料审核、校赛选拔、省级推优等环节,我校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如影随形——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项目”入围终审决赛并获省级铜奖。据悉,本次大赛以“志愿服务行,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累计吸引全省16地市及高校1066个青年志愿服务组织、1802个志愿服务项目报名参赛,共有涵盖乡村振兴、为老服务、关爱少年儿童、环境保护等14个领域的200个志愿服务项目入围省级终评。通过现场集中展示、路演答辩等环节的激烈角逐,共产生金奖35个、银奖65个、铜奖99个。赛会期间,团省委副书记林燕一行到我校参赛项目的集中展会、文创产品展示区观摩指导,与项目团队亲切交流,对项目的发展方向提出宝贵意见,并鼓励同学们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推进志愿服务提质增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青春力量。(文:辛春玲 编辑:王慧婷 审核:徐加金)
发布时间:2024-08-1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会议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领域中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积极发挥人才优势,加强科学研究,潜心教书育人,更好发挥好数学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李梅霞教授说。多年来,数学与统计学院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健全完善机制体制建设;以提高青年教师能力为主线,不断夯实人才之基;以加强团队建设为重点,不断汇聚人才力量;以面向基层为导向,不断激发人才活力,调动人才积极性因素,凝聚师生力量,加强党建引领,积极汇聚发展新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聚焦能力提升 夯实人才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为建强教师队伍,夯实教育之基,数学与统计学院把青年教师能力提升作为重要内容,着力培养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省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蔡建生教授荣获多项奖励,一直走在教学、科研前列,最近他又承担了一项新任务——担任学院青年教师工作坊指导教师。2024年,数学与统计学院根据学校“一三七一一”整体思路,以“改革创新突破年”“管理质效提升年”“作风能力建设年”三大行动为总抓手,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提出了“1246”党建工作思路,其中,把2个能力提升,即提升教师人才培养能力、科研服务能力,作为提升学院发展质量的基础和重点,采取多种措施,落实教师2个能力提升要求。上半年,学院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坊,选派学院最年轻的教授、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谭静静担任工作坊负责人,老教授蔡建生担任指导教师,着眼青年教师成长、能力提升开展系列活动。开展国际数学日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青年教师学习培训等10余次。通过交流学习,提高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了教学能力,拓宽了研究渠道。加强有组织科研,积极组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走出去,加强与主管部门、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的联系,新组织成立医学统计、应急安全、统计决策分析等研究团队。上半年,学院以青年教师为主,取得显著成绩,如,取得了获批数学天元基金项目开门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级10项(其中符合直接审批条件3项);教师指导学生取得大学生市场调查竞赛国赛二等奖的新突破,已超额完成学生学科竞赛获奖任务等。聚焦团队建设 凝聚人才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加强团队建设,通过团队整合力量、整合资源、集中攻关、培养人才,是数学与统计学院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教师能力、发展高水平成果的重要途径。学院成立了组合优化与图论科研创新团队、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建设团队——图像处理与优化团队、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师团队等。这些团队成员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潜心科研、默默奉献,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发挥了很好的团队表率作用,为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蔡建生教授为带头人的组合优化与图论科研创新团队,聚焦组合优化与图论研究,以图的染色问题及其应用作为突破口,扎实做好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参与3项,主持、参与省自科面上项目5项;突出基础理论指导作用,应用图的染色理论研究生物医学信息,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这是我校首次获得省自然科学奖。目前,团队加强有向图的结构分析和染色问题研究,并联合申报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以车海涛教授为带头人的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建设团队——图像处理与优化团队,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聚焦医学图像恢复的关键问题,研究优化解决办法和技术思路,研究成果为优化理论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该团队主持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教科研项目9项。目前,团队正坚持理论创新,强化产教融合,积极与当地医院、科技公司加强合作,争取形成专利、成果转化等。以李梅霞教授为带头人的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师团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锻造了师德高尚、成果突出的先进典型队伍,有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风筝都最美科技工作者等6人,建有省一流专业1个、省一流课程等省级课程13门,获省优秀教学成果、高等学校优秀教材、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4项;承担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教科研项目7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省市成果奖励13项;出版教材10余部;指导学生专业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200余项等。 聚焦面向基层 激发人才活力今年工作动员大会强调,要全面加强二级单位党委自身建设,加快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引领一流的基层组织体系,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基层组织体系建设,重在调动基层积极性,发挥基层作用。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审时度势,在面向基层、特别是一线师生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树立了注重发挥基层作用的鲜明导向,认真落实学校放权赋能改革、二级学院办大学要求。学院梳理明确了5大方面39项主要任务,每项任务又分为若干工作。根据学院主要任务,为开展好工作,学院又明确了面向基层的“四大体系”建设要求,即健全党建责任体系,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健全科研工作体系,有组织推动落实高质量科研;健全学生工作体系,构建高质量学生工作大格局;健全优化教育体系,全面促进人才更高质量培养。学院提出了“师生有想法学院想办法”的工作思路,班子成员主动深入教室、宿舍、实习场所、合作单位等教师、学生教学学习科研生活一线了解情况,先后召开实习学生、考研学生、志愿服务学生、毕业生、青年教师、班主任等座谈会,充分了解师生需求,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设立“数苑大讲堂”,成立学院教师工作坊、青年教师工作坊、数学国学工作坊、心语轩工作坊等工作团队,并积极开展活动。组织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成立校友分会第一届理事会。通过上述组织、团队,开展相关工作,重在汇聚资源,凝聚力量,调动基层师生参与开展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工作提升。通过以上工作,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才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营造了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良好工作氛围,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比如老教授籍法俊、蔡建生、张福祥等,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谭静静、宋世禹、曹凯凯、张明玉等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主动组织青年教师交流提升活动;朱志远、李国慧、郭霞、王秀娟等积极指导学生竞赛活动;丁伟民、谭静静、宋世禹、黄攀、王冠鹏等经常不分节假日、白天晚上在办公室埋头备课和科研;许多教师和教研室、管理科室人员、辅导员等克服困难,任劳任怨,积极投身工作。部分教师的事迹多次在中国网、鲁网、学校、学院宣传报道。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学校提出三大行动,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学院党委书记郎益伟说:“数学与统计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学校‘一三七一一’整体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推动发展求突破,以管理体系为重点、努力推动工作高质效,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努力推动能力大提升,加强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特别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汇聚发展新动能,加快学院高质量发展。”(文:郎益伟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8-13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