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11日,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在人合楼举办2025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暨“青廉课堂”毕业生党员专题教育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徐加金、院长台夕市、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辅导员、毕业班学生党员及毕业生代表3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以“追忆大学时光,畅叙师生情谊”为主题,会上,毕业生代表深情回忆四年大学时光,表达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恩和不舍之情。辅导员李强寄语毕业生们怀揣热爱、直面挫折、珍惜情谊、心怀家国,奔赴新的征程。徐加金、台夕市为毕业生代表赠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书签,希望他们在各自领域续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台夕市以《扬理想之帆 铸品德之舵 向壮阔山海启航》为题讲授思政课。他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做志存高远的追梦人,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国家同命运;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中增长才干、锤炼品格;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锤炼道德品质,培养高尚情操,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成为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徐加金以《在青春赛道上书写清正人生》为题讲授思政课。他提到学院四年以来在党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突破、管理服务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同学们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醒毕业生们筑牢思想防线,扣好廉洁从业第一粒扣子。他寄语毕业生党员永葆政治本色,擦亮共产党员先锋底色,践行“学在化院担当实干”党建品牌核心要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希望全体毕业生以烧杯般的包容胸怀、天平般的公正品格、催化剂般的进取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华章。活动中,与会人员观看了专题警示教育片《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此次活动既是对毕业生大学时光的回顾与总结,更是一次为他们新征程赋能的重要教育,激励着毕业生们坚定理想、勇担使命、崇德尚廉,迈向更加壮阔的人生新旅程。(文/图:韩靖雯 编辑:王慧婷 审核:徐加金)
发布时间:2025-06-17本网讯 6月6日至8日,第十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学大赛教学技能竞赛在曲阜师范大学举行。在此次竞赛中,生物与海洋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表现优异,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其中,杜晨和曹智双同学荣获一等奖,王瑞雨和张舒涵同学获得二等奖。 此次竞赛吸引了来自全省17所高校的700余人参与预赛,经过初步筛选,172名选手晋级决赛。决赛根据参赛者类别分为本科师范生组、非师范生组及学科(生物)硕士研究生组三个组别。竞赛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主办,由山东省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及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山东植物学会、山东动物学会、山东省教育学会生物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 生物与海洋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年来一直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教学技能训练和比赛。在专业负责人王汉海老师带领下,学科教学老师们对参赛学生进行了严格选拔和系统指导。比赛检验了生物科学专业教育教学成果,促进了学生教学技能的提升。参赛学生纷纷表示,将查找不足、总结经验、继续认真训练,争取在今年从业技能大赛上获得更好成绩。(文/图:隋美霞 编辑:王慧婷 审核:黄本玉)
发布时间:2025-06-17本网讯 6月12日,学校组织开展“鸢都古韵·文脉薪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由宣传部主办,美术学院(陈介祺金石书法学院)承办。活动汇聚了潍坊风筝、潍坊核雕、高密剪纸、潍坊传拓、诸城派古琴、潍坊面塑、老猫花灯、聂家庄泥塑、潍坊刺绣、葫芦烙画、木版年画、青州花毽、传统中医等13项中华传统技艺,师生在活动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引领学生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自觉担负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绽放新时代光彩。 (文/图:于国/张蒙蒙 编辑:桑国粹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5-06-13本网讯 近日,第十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中语智汇杯”大学生科技外语演讲大赛决赛在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落幕,我校外国语学院学生邹一凡在总决赛中表现突出,荣获一等奖。本次大赛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山东省委联合主办,日照市科学技术协会、曲阜师范大学等单位承办。赛事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来自省内外高校的25名选手晋级日语组决赛,竞展风采。此次竞赛不仅是对学生外语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是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未来,外国语学院将继续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其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文/图:吴小伟 编辑:李玉强 审核:戴敏)
发布时间:2025-06-13本网讯 6月7日至8日,我校排球队在潍坊市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V排球·新赛季”2025年潍坊市第二届大学生排球联赛上表现优异,荣获佳绩。男子排球队包揽男子组冠亚军,女子排球队获得女子组第四名,学校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充分展现了我校体育竞技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本次联赛由潍坊市体育局、潍坊市教育局、潍坊市体育总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吸引了12所驻潍大中专院校的27支男女队伍、近400名运动员参赛。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我校代表队发扬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关键场次中凭借出色的战术调整能力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多次实现逆转,最终脱颖而出。赛场上,队员们积极跑动、默契配合,展现了潍院学子良好的竞技状态和团队意识。体育学院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训练体系,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训练质量,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推动学校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文/图:梁笑/马新玲 编辑:桑国粹 审核:魏星)
发布时间:2025-06-12本网讯 日前,经济管理学院组织202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供应链专业、跨境电商微专业学生及国际班留学生到潍坊综合保税区和部分外贸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学院副院长刘明与师生一同参观了潍坊综合保税区企业服务中心、“潍坊进口商品购”展销中心、中国(潍坊)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及辖区内跨境电商本土龙头企业。保税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保税区的发展历程、政策支持以及入驻企业情况。在跨境电商产才对接会上,保税区商务局副局长周杰、山东亮晶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翔翔与学生深入互动交流,细致回答了学生所关心的职业发展、跨境电商发展前景、当前经贸形势等问题,现场气氛热烈。进行调查与实践是经济管理学院加强商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学院将继续加强与潍坊综合保税区的沟通与合作,认真落实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建设方案,努力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探索更科学高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王嘉晖 编辑:庄梦琦 审核:李德吉)
发布时间:2025-06-11本网讯 6月4日,由学校纪委、团委主办,法学院承办的“学宪法 讲宪法”法治情景剧大赛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比赛现场,各参赛队伍紧扣“学宪法讲宪法”主题,精心创作编排了11部原创法治情景剧作品。作品聚焦校园热点问题和青少年权益保护,巧妙融入模拟法庭、法官普法等情节,将抽象的宪法条文具象化为守护青春的坚实力量。演员们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和真挚的情感投入,将宪法原则自然融入校园生活场景,使抽象法理转化为鲜活故事,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此项赛事是第二十四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之一,也是学校第二届“廉洁文化季”的一项重要活动。自5月启动以来,得到各二级学院积极响应。下一步,学校将不断创新法治教育形式,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内涵,为培养更多具有法治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而不懈努力。(文/图:陈方鑫/赵文举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秀慧)
发布时间:2025-06-07本网讯 近日,第十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活动——2025年山东省大学生物理创新大赛教学技能竞赛暨第二十届山东省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竞赛落幕,我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生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省内外28所高校的1400余人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290名选手入围决赛,我校物电学院12名同学晋级决赛,与研究生同场竞技。其中,高子涵同学凭借突出表现,入选一等奖优秀展示选手;唐艳艳、肖梅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值竞赛二十周年之际,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物电学院教师唐艳艳、孙海竹因长期参与指导竞赛且成绩突出,被授予“突出贡献奖”。此次竞赛不仅是对学生教学技能的考验,也是我校物理学师范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参赛学生从课堂走向赛场,以青春热血书写成长,用专业素养诠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未来,物电学院将继续深耕师范教育,为培养更多优秀物理教育人才贡献力量。(文/图:肖梅 编辑:李玉强 审核:于尔河)
发布时间:2025-06-06本网讯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科学深度融合,近日,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举办“漆艺焕彩,化环交融”漆扇创作活动。本次活动以传统漆扇艺术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青年学子在创作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探索科学奥秘。活动中,学院团委组织宣传部工作人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梳理了漆扇艺术从战国起源到明清鼎盛的发展历程,结合故宫珍藏漆扇图片介绍,生动呈现了这一传统工艺的独特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创作环节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意,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制作出各具特色的漆扇作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相互交流创作心得,共同探讨工艺技巧。在活动总结环节,主持人深入解析了漆扇制作工艺背后的科学原理。从扇骨加工的物理塑形工艺,到漆酚氧化聚合的化学反应过程,生动展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的完美融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在作品中巧妙融入了环保主题元素,使传统纹样与现代理念交相辉映,充分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创新表达。本次活动是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非遗+科技”特色品牌建设的又一创新实践。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不仅让青年学子深入理解了传统工艺的科学内涵,更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热情。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搭建更多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对话的平台,让千年技艺在新时代焕发青春光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文/图:王凯鑫 编辑:王慧婷 审核:徐加金)
发布时间:2025-06-06本网讯 为深入实施大学文化涵养润心工程,扎实推进空间文化建设,6月3日,学校宣传部组织开展了空间文化建设观摩活动。学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晓静出席活动。各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实地参观了计算机工程学院的走廊文化墙,详细了解了文化墙的布局设计、主题选取、建设施工等相关问题。张晓静希望各学院在现有空间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进一步彰显学院专业特色,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空间文化建设,精心打造育人环境,进一步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不断提升文化育人实效。 (文/图:于国/张蒙蒙 编辑:桑国粹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5-06-05本网讯 近日,2025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商务会奖旅游策划竞赛山东省总决赛落幕。我校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学子在比赛中表现突出,荣获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备赛阶段,文史学院旅游系迅速行动,组织专项指导会议,由资深教师围绕策划书撰写、项目逻辑构建、创新亮点挖掘及会奖旅游线路设计等核心环节,为各参赛团队开展专题辅导。同时,学院协调智慧教室资源,为参赛队伍提供视频录制支持,优化创作环境。指导老师全程跟进,从内容完善到视频制作,为学生提供全流程指导。参赛学生全力以赴,反复打磨作品,充分展现专业素养与团队协作精神。据了解,该赛事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商业行业商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联合主办,是全国性权威赛事。赛事以培养高端旅游人才为目标,聚焦旅游行业转型升级,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着重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是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平台。(文/图:袁冬梅 编辑:桑国粹 审核:张芳芳)
发布时间:2025-05-31本网讯 5月28日,歌尔科技产业学院组织开展2025届毕业生党员教育活动,特邀李长明、许玉福、张延河三位退休老党员讲授思政课。学校离退休工作处王维志老师参加活动,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高连宏主持会议。 活动中,三位老党员结合自身经历,为在场党员带来了一堂生动鲜活的思政课。许玉福老师以革命精神为引,深情讲述了三位优秀革命军人的英勇事迹。张延河老师以亲身战斗经历讲述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李长明教授以“自信·奋斗·修身”为题,深入剖析了时代变迁对不同年代大学毕业生的影响与要求。 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毕业生党员们围绕“如何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新时代青年党员如何锤炼自我”等话题踊跃提问。老党员和学院领导结合自身经验,为毕业生党员答疑解惑。王维志在总结中对毕业生党员寄予殷切期望,并送上真挚祝福。他鼓励毕业生党员们在未来的工作与学习中,继续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以老一辈革命者为榜样,将红色精神融入血脉,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歌尔科技产业学院2025届毕业生党员参加活动。(文/图:李静/刘璐 编辑:王慧婷 审核:高连宏)
发布时间:2025-05-31本网讯 5月24日,学校举行“青春年少好读书”—知名作家马伯庸进校园读书分享会。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马伯庸以“历史中的大与小”为主题,分享了隐藏在“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的故事。活动现场,马伯庸凭借深厚功底与独特视角,讲述历史中小人物故事,带大家感悟古人情感。作为历史小说“出圈” 作家,他阐述 “人民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引发共鸣。互动环节,同学们结合阅读与思考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营造书香氛围,搭建师生与名家交流平台,助力校园文化建设。(文/图:韩金伶 编辑:桑国粹 审核:江浩浩)
发布时间:2025-05-27本网讯 5月21日至23日,第一届黄河流域农机装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大会在富华大酒店举办。学校机械与自动化学院山东省智慧农业装备技术服务黄河流域协同创新中心是主办单位之一,学院李衍军副教授在智慧农业装备青年科技论坛中作了题为《结球类蔬菜收获技术装备研究进展》的报告。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农机行业专家,围绕“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主题,共同探讨农机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此外,专家共同探讨农机行业痛点、创新路径及合作机遇,为推动农机装备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图:李衍军 编辑:王慧婷 审核:温效朔)
发布时间:2025-05-25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