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13日,学校召开2024年期中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推进会,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处负责同志汇报本年度学科建设、硕士点培育、交叉团队遴选等工作安排。科研处负责同志解读相关政策文件、汇报关键目标落实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建议。李英德就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关键指标完成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要聚焦关键,精准发力,确保关键指标取得突破性进展;要强化协同,汇聚合力,形成全链条创新支持体系;要注重实效,强化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能够落到实处。各学院主要负责同志,科研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处有关同志参加会议。(文/图:蔡月梅/魏霄 编辑:魏霄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5-13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5月11日下午,学校举办“回顾与展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40周年”座谈会。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山东省高校思想教育教学研究会会长郑敬斌,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海宁,潍坊市教育局、驻潍高校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交流座谈。会议由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苗金春主持。会上,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四十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深入地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苗金春在总结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继续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发展,继承传统、担好使命、勇毅前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新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此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40周年”座谈会不仅是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总结回顾和对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展望,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以期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思政课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生代表60余人参加活动。(文/图:刘峰/张瀚文 杜温馨 编辑:庄梦琦 编审:王珍 )
发布时间:2024-05-13本网讯 5月9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在图书馆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赴北京接收冀勤先生捐赠的图书,并向其颁发了捐赠荣誉证书。冀勤先生原名冀旭天,笔名季晴、季静等。山东青州人,九三学社成员,195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后一直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编纂的作品有《元稹集》《朱淑真集注》等。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文学评论》编辑部古典文学编辑,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编辑、副编审。冀勤先生此次捐赠的图书共计790册,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历史等学科。冀勤先生一直怀念桑梓,多次向潍坊学院捐赠图书,表达对潍院学子的殷切期望。她希望把一生收藏的有价值的图书陆续全部捐赠到潍坊学院,丰富学校图书馆馆藏,服务潍院广大师生。(文/图:王文生 编辑:魏霄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5-13本网讯 为全面提升学校师生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科研能力,5月11日,学校邀请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山东省高校思想教育教学研究会会长郑敬斌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主持。郑敬斌教授以《关于课题申报的几点思考》为题作报告,他紧扣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课题研究申报的脉络,从申报基础、关键要点到策略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着重强调了人文社科研究的创新视角与实践路径,指出了申报过程中的核心挑战与应对策略。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对人文社科类课题申报的系统性规划、创新性思维及实证性研究方法有了进一步认识,提高了申报高水平科研项目的信心与能力。法学院负责同志,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文/图:刘峰/张瀚文 杜温馨 编辑:庄梦琦 编审:王珍 )
发布时间:2024-05-13本网讯 5月9日,学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武玉杰带队到济南润华皇冠假日酒店、山东舜和酒店集团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在济南润华皇冠假日酒店,武玉杰一行实地参观考察了酒店各功能区设施条件和实习生住宿环境,听取了酒店行政助理经理李勇对酒店管理理念、实习生培养方案和招聘岗位需求等方面的介绍,并与李勇为潍坊学院“就业实习基地”揭牌。在山东舜和酒店集团,武玉杰一行实地参观考察了集团的餐饮、客房、后台的相关环境和制度文化建设,听取了集团副总裁白璐对集团文化建设、校企合作、实习生培养方案和产教融合等方面的介绍,并与白璐为潍坊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揭牌。座谈会上,武玉杰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围绕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的重点工作任务,就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习生“订单式”培养、产学研深度融合、毕业生精准供给方面达成初步意向。他表示,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创新合作方式,深化合作领域,实现双向赋能。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和部分教师参加活动。(文:郭泰山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5-13本网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学校广大师生备受鼓舞,纷纷表示将深刻领会并践行总书记的指示精髓,将其转化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引领高校思政教育新篇章。建设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吴明说:“这一指示高屋建瓴,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制定具体可行的选拔、培养、评价机制,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对思政教育专业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11日学校召开的“回顾与展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40周年”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和师生代表第一时间共同学习了会议精神。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德才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对思政教育的一体化建设布局,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海杰认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摆到了更高的位置。马克思主义学院设有潍坊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研中心,要加强整合资源,优化思政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增强学生情感认同与实践能力,全方位助力思政教育质量提升,培养时代新人。”就总书记强调的思政课内涵式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军表示:“这需要思政课教师深挖理论深度,生动阐释原理,创新教学模式,确保思政课内容与时俱进、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政治信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指南、新目标、新方略。”法学院马光川教授说,“适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40周年的时间节点,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培养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打造时代精品思政课程是积极贯彻的关键措施。“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国家一流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子林教授说:“我们应当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学理性与时代性,通过专著研读、集体备课与教学创新,打造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金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赵纪梅教授表示,“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将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与新时代要求相结合,不断打造高质量的精品思政课程,既有深度又接地气,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对新入职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王志平而言,总书记的指示不仅是指导更是鞭策。“作为一名刚加入思政教育行列的新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满怀激情。”王志平说:“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紧跟时代脉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互动、网络教学平台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吸引力,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思政课成为学生了解国情、增长见识、锤炼品格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带给我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人生哲理,更赋予我们责任与担当。”法学院2020级学生于庆祥说:“近年来,我深切感受到学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课堂上,老师用和我们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讲解思政课理论;课堂外,我们走进农村、工厂实地调研。思政课的学习,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观察世界,理解中国,更懂得了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文:曹戈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5-12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