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第19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落幕,学校传媒学院、美术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在此次大赛中表现出色,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2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2项。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是国内数字艺术设计领域规模大、跨学科、多专业、参与院校众多且影响广泛的权威赛事。学校高度重视此项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备赛,不仅为参赛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创作空间,更鼓励学生跳出思维定式,把课堂知识转化为鲜活的创意实践。各学院量身定制备赛方案,专业教师团队全程跟进指导,从最初的灵感迸发,到设计落地再到细节打磨,层层把关确保作品质量。参赛学生沉下心来反复雕琢,团队协作攻克难题,作品水平也在一次次打磨中不断跃升。 学校始终把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以各类学科竞赛为纽带,为学生搭建起施展创意、锤炼本领的平台。学校将持续深化数字艺术设计等专业建设,优化实践育人体系,助力更多学生在创意领域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有创新力、能实干的优秀人才。(文:张潇 编辑:庄梦琦 审核:邓建波)
发布时间:2025-08-13本网讯 8月11日,韩国东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曹圭判教授到访我校,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成端出席座谈会。会上,双方简要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国际交流现状,并递交友好交流协议书及学生交流协议书。两校就在教育专业开展学生交流项目达成共识,并就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办学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深化拓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合作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处、教师教育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文/图:杨雪/李玉强 编辑:庄梦琦 审核:陈思雨)
发布时间:2025-08-12本网讯 8月4日,学校2025年思政课教师校级培训暨暑期实践研修在潍坊市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举行开班式。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苗金春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潍坊市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毛玉东、丁坤元出席开班式。苗金春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开展培训研修是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涵养高尚师德、培育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希望全体思政课教师深刻把握上级政策要求,珍惜学习培训机会,切实增强使命感荣誉感;坚持学科引领,凝练方向、升级平台、培育成果,努力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构建纵向贯通思政课程体系,积极打造“人工智能+思政课”新范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狠抓师德养成和警示教育,持续加大人才引培力度,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努力成为“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开班式上,毛玉东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为“潍坊学院专业共建单位”揭牌,丁坤元代表基地服务中心致欢迎辞并介绍基地建设与校地合作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培训研修安排,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部教师代表思政课教师作表态发言。4日至6日开展了“理论辅导+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拓展活动”四位一体的校级培训。政策解读环节,学校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部长(主任)赵鹏俊作《师德师风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专题讲座。“求是工作坊”学术沙龙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幸平教授围绕“从0—1:高水平项目申报的前提和基础”与青年教师分享科研经历与感悟。专家讲座环节,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运君教授应邀作辅导报告,从内涵特征、功能定位、资源整合与改革困境四个维度,系统阐释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问题;超星集团业务经理朱宇涵线上分享“大思政课”视阈下思政实践课程数字化解决方案。现场教学环节,紧扣“红色+文化”主题,先后参观考察臧克家故居、中国钱币通史馆、超然台政德教育教学点、诸城市名人馆、昌邑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等地。各教学系部围绕本次校级培训主题,集中开展了“大思政课”视域下的实践课程建设结构化集体备课,就思政课实践教学如何高质量开展进行讨论并提出工作建议。7日至9日,思政课骨干教师先后到徐州、枣庄开展实践研修。3天时间里,广大思政课教师沿着600余里红色线路,先后走进淮海战役纪念馆、碾庄圩战斗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八路军抱犊崮115师纪念园等革命遗址或党性教育基地,重温人民军队铁血荣光,体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军民深情,普遍接受了一次革命教育和精神洗礼。本次培训为期6天,学校思政课教师73人次参加培训研修。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研修形式新颖、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感悟深刻,既补钙铸魂,又提能强技。下一步将把一个个生动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把培训研修成果真正体现为思政育人实效,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图:曹戈/周介伟 编辑:王慧婷 审核:赵军)
发布时间:2025-08-11本网讯 8月7日,学校召开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调度会。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苗金春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赵加强出席会议。苗金春在讲话中强调了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人才是学校学科建设、平台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核心支撑,关乎学校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将其作为重点工作全力推进。他强调,各学院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将主要精力聚焦于高层次人才的发掘与引进,主动“走出去”延揽人才;要注重“引育结合”,在大力引进有潜力的优秀人才的同时,切实做好校内现有人才的培育工作。人才引进要立足实际,紧密围绕学科长远发展需求,确保人岗相适、资源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人才效能。高层次人才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各学院扎实推进,用好用足政策,持续发力,为学校发展筑牢人才基石。会上,人事处负责同志汇报了近期高层次人才引育情况,并对下一阶段人才工作进行了分析与路径规划。参会学院负责人分别就本单位人才引育现状、成效及下一步工作思路进行交流。学校人事处、部分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高层次人才代表参加会议。(文/图:李一冉 编辑:李玉强 审核:王建波)
发布时间:2025-08-10当夏日的蝉鸣在校园中回荡,多数师生正享受着惬意的假期时光,学校美术学院的画室与实训室内却依旧热火朝天。一群怀揣艺术梦想与教育热忱的美院师生,主动放弃休息,以“白+黑”“5+2”的拼搏节奏,投身于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和山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展示两大重量级赛事的备赛工作中,用画笔与创意书写着奋斗篇章,让这个夏天因执着与坚守而格外精彩。精准备赛 斩获师范生技能大赛佳绩在备战山东省第十三届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时,学院制定了科学高效的“三阶递进”培训方案,为参赛选手铺设了通往成功的阶梯。第一阶段,团队聚焦基本功训练,开设“每日一练”钢笔字专项训练,让参赛选手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夯实书写基础,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底。第二阶段,实施分类教学,将美术学科细致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领域,开展模块化备课,使参赛选手对各领域知识都能熟练掌握。第三阶段,强化实战演练,邀请一线教学名师现场指导,针对七大类型答辩问题进行情景模拟,让参赛选手在模拟实战中积累经验、提升应变能力。备赛期间,学院还格外关注选手的心理状态,通过团体辅导、压力测试等方式,助力选手调整至最佳状态。辛勤的付出终有回报,在激烈角逐中,2022级学生宋景欣斩获小学组一等奖,庞雨晴获得中学组三等奖,学院教师李宁获评优秀辅导教师,为学院赢得了荣誉,交出了亮眼答卷。未雨绸缪 全力备战师生基本功展示“本届赛事对选手的综合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要求更高,我们从2022级、2023级180名学生中,经过校赛选拔、课程表现评估、综合素质考核等环节,层层筛选出50 名推荐选手作为备赛梯队。”国画系主任杨德永说,对于即将在10月份举办的山东省第七届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展示,学院也早早开启了筹备工作。暑期集训期间,参赛师生围绕微课设计、书法创作、设计基础等比赛项目,开展了“理论+实践”“个人+团队”的多元化训练。画室里,大家为了一笔线条的流畅度反复推敲;设计工坊中,团队成员为完善创意方案各抒己见;微课录播间里,参赛教师对着镜头一遍遍打磨教学语言…… 这些场景,生动展现了美院师生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以赛促育 构建多元育人体系结硕果美术学院将暑期备赛作为专业成长的加速器,推动师生在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团队协作等方面实现提升。近年来,学院着力构建“教学赛研”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创新实施 “党建+竞赛”工作模式,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双创赛事中,形成“党员骨干牵头组队、专业教师全程指导、全院学生广泛参与”的良性机制。2025 年,学院竞赛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荣获“挑战杯”省赛一等奖1项、“互联网+”省赛铜奖1项,斩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18项、省级奖项40余项,7个大创项目获得省级立项。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党员师生的担当、专业教师的坚守,更是学院“以赛育人”办学特色的体现。如今,在美术学院,一幅幅获奖作品见证着师生的成长;荣誉册上,一个个闪光的名字记录着奋斗的青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为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而不懈努力,让更多学子在追梦路上绽放光彩。(文:刘见学 编辑:庄梦琦 审核:边洪燕)
发布时间:2025-08-09本网讯 8月5日下午,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党委委员、副校长任立春带队深入校内学科竞赛集训现场、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及社区服务点,看望慰问暑期留校备赛学生及“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调研指导实践育人工作。在学科竞赛集训现场,来逢波与指导教师、参赛学生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备赛进度、学习生活保障,对师生们不畏酷暑、专注备赛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学科竞赛是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学校将持续优化资源保障,全力支持师生冲刺赛事佳绩。同时叮嘱同学们注意防暑降温与安全防护,要求相关部门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做好暑期留校师生服务保障工作。备赛师生表示,将以饱满状态攻坚克难,以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光添彩。在潍坊昇君庄园有限公司,来逢波实地考察“生态兴农 绿动未来”实践团队的实验情况,听取团队关于鲜食葡萄数字化种植、精量水肥与精准栽培技术的研究汇报。他对团队深化“校地携手、产学相融”合作模式,将专业理论与农业实践结合的做法予以高度评价,他指出要依托潍坊农业产业集群优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以科技赋能绿色低碳农业发展。他勉励同学们当好“田间观察者、技术实践者、成果转化者”,将实践中的“土办法”提炼为产业升级“金点子”,以青春智慧服务乡村振兴。活动中,任立春与企业总经理李玉森共同为“潍坊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实践团还介绍了联合兰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开展跨校合作的情况。任立春一行还前往高新区怡心社区服务中心,看望“廉润初心·清风鸢起”实践服务队,观摩了队员自编自演的“070”法治情景剧,对团队将专业知识与社区服务结合的创新形式表示肯定。学校党委(校长)办公室,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生物与海洋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学院(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潍柴产业学院)、法学院、歌尔科技产业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文/图:韩金伶 编辑:桑国粹 审核:江浩浩)
发布时间:2025-08-06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