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建校70周年,6月24日,学校党委宣传部、工会共同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建校70周年“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教职工歌咏比赛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学校党委全体成员与师生代表一起观看比赛。本次比赛以分工会为单位组织报名,经过一个多月的认真准备,共形成24支代表队参加比赛。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比赛在《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嘹亮歌声中拉开序幕。《东方红》《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祖国不会忘记》《走向复兴》一首首耳熟能详、激昂奋进的红歌,经过各个代表队精心编排,搭配领唱、朗诵、伴舞、剧情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把比赛推上一个又一个高潮。此次参赛作品主要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为主题,展现团结奋进、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为主旋律,引领全校广大教职员工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展现潍坊学院教职工良好精神风貌,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比赛最后,学校党委全体成员登台站在最后一支参赛队伍中,与全体观众一起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比赛在铿锵有力的歌声中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机关一、机关二分会等4个代表队获一等奖,教师教育学院、安顺校区管理办公室等8个代表队获二等奖,传媒学院等12个代表队获三等奖,另外有10名指挥获优秀指挥奖。学校党委成员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并合影留念。(编辑:新闻中心 文:郭然)
发布时间:2021-06-25本网讯 6月23日下午,潍坊学院喜迎建党100周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在行政楼705室举行。学校党委书记李东,校长冯滨鲁,党委副书记王清明,副校长马茜华,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李连成出席会议。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代表及离退休工作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党委副书记王清明主持会议。仪式上,冯滨鲁宣布了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71名党员名单,并对他们表示了热烈的祝贺。马茜华现场讲解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内涵和意义。李东和冯滨鲁分别为“光荣在党50年”荣誉获得者代表颁发了纪念章和慰问金。老党员们手捧纪念章,心潮澎湃,感激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李东作了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党委向获得纪念章的老党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并对老党员们长期以来对党的事业和学校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老党员的关怀和激励,是对老党员历史功绩的充分肯定,是全党同志对老党员的集中礼敬,对于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汇聚全党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持续奋斗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希望,在当前全党上下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广大老党员牢记初心使命,退休不褪色,发挥所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党的声音,以实际行动支持党的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保持昂扬奋斗意志和良好工作作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在学校高质量快速发展中再立新功。同时,李东介绍了学校目前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有关情况,要求学校全体党员干部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水平人才师资队伍建设、开放办学等工作,更好统筹教育教学、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积极推进省市共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加快建设优势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不懈奋斗。李东指出,老党员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未来发展离不开老党员的热情支持和鼎力帮助,希望老党员继续发挥政治优势和社会威望,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与学校各项工作相向而行,进一步为学校的发展献言献策,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快速发展。最后,学校领导和与会的老党员合影留念,仪式在庄重简朴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会后,学校党委成员分头到未出席纪念章颁发仪式的老党员家中进行了走访,送上了纪念章和慰问金。(编辑:新闻中心 文:张绪凤)
发布时间:2021-06-25本网讯 6月25日,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运在市政府秘书长宋均圻、市政府办公室一级调研员闫宗子、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志海、市教育局局长杜全平陪同下,来学校调研安保维稳工作。校领导李东、冯滨鲁、王清明、丁子信、王旭升出席活动。校党委书记李东从意识形态、学生管理、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实验室安全、网络信息安全与舆情管理、疫苗接种等方面汇报了学校安全维稳工作的具体情况。刘运对学校各项安保维稳工作表示肯定。他说,确保校园各项工作平安稳定是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办公室负责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了调研座谈会。 (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马楠)
发布时间:2021-06-25本网讯 6月23日,为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推进实施“教研产三个一融合工程”,校长冯滨鲁带领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到潍坊康华生物医药产业园考察座谈,并与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公司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潍坊市经济区管委会主任、国家农业综试区推进办公室主任乔日升、山东康华集团董事长杨致亭陪同考察并参加座谈和签约仪式。学校发展规划处、国际合作交流处、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的负责人参加了考察。冯滨鲁一行实地参观考察了康华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医疗器械生产车间、生物医药产品开发与生产流水线,详细了解产业园科技创新、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和人才需求情况。座谈会上,杨致亭介绍了公司和产业园发展规划,提出了联合进行项目开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合作培养留学生等方面的愿望。乔日升对潍坊学院支持经济区企业发展表示感谢,介绍了经济区以及国家农业综试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希望在更广泛的领域与潍坊学院展开合作。会上,冯滨鲁与杨致亭代表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冯滨鲁指出,潍坊学院一直致力于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基本路径,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搭建了全方位的生物医疗研发体系,与潍坊学院化学化工、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学科专业有密切联系,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今后双方要进一步对接,细化合作项目,推进校企合作,为潍坊学院服务潍坊经济区企业做出表率。(编辑:新闻中心 文字:曲振国)
发布时间:2021-06-25本网讯 6月22日,副校长王旭升到建筑工程学院给联系班级2018级建筑学1班上了一堂题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形势政策课,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细走实。王旭升以张伯苓先生著名的“爱国三问”为开场白,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爱国三问”实质是在追问教育要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问题。王旭升强调,我们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德为先,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不管什么时候,我们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要着力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更好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王旭升希望广大同学们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城奉献的坚定理想。要锤炼意志和品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必须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只有源源不断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华民族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开创明天、赢得未来。(编辑:新闻中心 文:马继武)
发布时间:2021-06-24本网讯 为深入落实山东省百校教研产“三个一”融合工程实施方案,6月22日,潍坊学院、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寿光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举行。副校长赵光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付乐启出席签约仪式。科研处、教务处、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活动。座谈会上,赵光强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指出双方在技术研发、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教学实践、管理咨询、科研平台建设、共建产业学院等方面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并希望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研产融合,汇聚双方力量和资源,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支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双方的建设水平和创新能力。签约仪式前,赵光强一行还参观了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 (编辑:新闻中心 文:赵文亮)
发布时间:2021-06-24本网讯 6月23日,潍坊学院与潍坊高新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高新区管委会举行。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赤锋,区领导李涛、贾延庆,学校党委书记李东,校长冯滨鲁,副校长丁子信、赵光强出席仪式。潍坊学院与潍坊高新区战略合作签约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一一二三四五”基本工作思路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推动潍坊学院与潍坊高新区深入开展校地合作,切实发挥双方在人才、智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整合资源、协同创新、互利共赢,共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起点。签约仪式上,双方围绕校地深度合作、校城融合发展等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宋赤锋表示,潍坊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潍坊学院,离不开潍坊学院的高层次人才。高新区将全力支持潍坊学院发展,积极协调辖区内企业加强跟潍坊学院的校企合作。李东简要介绍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等情况。他指出,学校伴随着高新区的成长而成长,学校的发展得益于高新区的全面支持。目前,学校面对新形势新需求,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校认真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不断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高水平科研与服务地方能力,着力培育和打造人才师资队伍、区域资源整合、现代大学制度“三大优势”,着力形成鲜明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校城融合、大学文化“四大特色”,聚焦适应区域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创新与服务地方机制、应用型师资队伍和现代大学治理能力“五大重点任务”。学校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更好地服务高新区。学校近期开展了百名博士对接百家企业活动,更好地服务行业企业;努力打造高水平的现代产业学院,创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新区科技局、光电园、生物园、软件园及教育分局的负责人,学校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及发展规划处的负责人参加了活动。(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毕廷延/金永辉)
发布时间:2021-06-24本网讯 白浪河畔花似锦,鸢都新城不夜天;夏日晚风送爽怡,欢歌笑语满校园。6月22日晚,安顺校区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在校区广场举行。校长冯滨鲁,副校长丁子信,党委委员、组织部长李连成,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单振涛及特邀嘉宾、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安顺校区师生代表共同观看了晚会。晚会现场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安顺校区的师生们把一曲曲美妙的歌声、一段段动人的舞蹈化作内心深深的祝福,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诠释党的初心使命,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晚会在深情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合唱声中拉开帷幕,群舞《站在草原望北京》热烈奔放,表达了草原儿女热爱祖国的情怀;歌舞《红军哥哥你慢慢走》情深意长,演绎了浓浓的军民鱼水情;舞台剧《建党百年》壮怀激烈,歌颂了共产党人坚贞不渝的理想信念;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大气恢宏,描绘了祖国的大美盛世画卷;一首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党旗高扬》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晚会在所有人员恋恋不舍的目光中、在师生对党无限热爱的深情表达中落下帷幕。安顺校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即将到来之际,安顺校区举办这台晚会,主题鲜明,意义深远,充分激发了安顺校区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爱校热情,校区全体师生感党恩、颂党情,决心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以昂扬的斗志、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管和平 韩自俊/张丹琳)
发布时间:2021-06-23本网讯 6月21日,学校召开2021年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冯滨鲁主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王清明,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副校长丁子信、赵光强、王旭升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 会议以举手表决的形式一致同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有关2021届普通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学位资格初审情况的汇报,以无计名投票的方式对2021届普通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不授予(缓授)学位的情况进行了终审确认。会上,校长冯滨鲁对我校学位工作提出了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功在日常、规范和加强的工作要求,要求各学位分委员会要充分发挥作用,确保我校学位工作质量不断提升。(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梁志成/张丹琳)
发布时间:2021-06-23本网讯 6月22日,副校长丁子信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潍坊学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草案)的修订,与一线思政课教师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教师们踊跃发言,积极为《方案》的修订献计献策。在充分听取了教师们的建议后,丁子信就《方案》的进一步修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语言表述要更加合理;二是《方案》的制定和修订要有充分的依据;三是部分内容要进一步补充完善。教务处和人事处的负责同志陪同调研。(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刘思婷)
发布时间:2021-06-23本网讯 6月16日至20日,为深入落实中央统战部有关通知要求,贯彻学校党委会决定,学校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和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负责人开展了“学党史、跟党走”主题教育培训,培训由党委副书记、统战部长王清明带队,赴河南通过讲课辅导、现场教学和体验教学学习了“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谷文昌精神”“焦裕禄精神”和“史来贺精神”。讲课辅导邀请了林州市委党校教授以“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为题,全面解读了红旗渠精神的实质和要义。现场教学和体验教学在红旗渠纪念馆、扁担精神纪念馆、谷文昌事迹展馆、史来贺同志纪念馆、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实地进行。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战天斗地,历经十年,30万人参加,81人牺牲,靠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2架渡槽,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修建的1500公里长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被誉为“世界奇迹、中国水长城、人工天河、地球的蓝色飘带”。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扁担精神是在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在绵延千里的红旗渠流域之中,林州市石板岩供销社靠一根扁担创家业,肩挑货物绕山转,一心为民,永不言苦,形成了“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阔创新”的精神,成为闻名遐迩的全国农村商业战线的一面旗帜。谷文昌是河南林县人,作为南下干部,在福建省东山县担任县委书记10年,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改变了东山的面貌,受到广大群众的敬仰,形成了“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崇高精神,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都要 “先祭谷公,后拜祖宗”。焦裕禄是山东淄博市人,来到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战沙斗碱,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成为我党的一面旗帜,习近平总书记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角度对“焦裕禄精神”作了四个方面的概括,即“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理、“吃别人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叫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2014年8月,又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三股劲”,即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史来贺是河南省新乡市刘庄村原党委书记,他始终“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把一个昔日“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的“长工村”,建设成为享誉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并列,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誉为“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在培训过程中,参训人员讨论道:这里的每一种精神都令人肃然起敬,每一种精神都让人热血沸腾;每一种精神背后都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感人至深的事迹,每一种精神背后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人间奇迹;它让人深切感受到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它让人深切感受到共产党员越是困难越向前的坚强意志;它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敢想、敢干、敢拼搏、善创新的特质。他们不仅是共产党员学习的楷模,也是我们党外人士敬仰、学习的榜样。参加培训人员一致表示,学习归来,要积极投身“学党史、跟党走”的实践中去,紧紧围绕学校党委工作要求,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形成合力,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优势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奋斗。(编辑:新闻中心 文:马荣舟)
发布时间:2021-06-22本网讯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6月22日,学校党委书记李东,党委副书记、校长冯滨鲁,党委副书记王清明,党委委员丁子信、马茜华、朱猷武、赵光强、王旭升、李连成、单振涛及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其他成员,赴尽美干部学院开展现场教学,并举行学校党性教育基地揭牌仪式。诸城市领导张建伟、王爱民陪同。活动中,李东与张建伟共同为潍坊学院党性教育基地揭牌。在王尽美同志汉白玉雕像前,李东带领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响彻于耳,追忆入党初心,坚定信仰信念,永葆政治本色。在党性教育主题展馆和王尽美烈士故居,中心组成员认真听讲解、观图片、看实物、悟初心,一件件珍贵的物品、一幅幅感人的图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先辈的革命足迹,大家对革命先辈忧国忧民、以身许党、鞠躬尽瘁、坚守初心的意志品质和坚持真理、勇于担当、信念坚定、不懈奋斗的精神肃然起敬。通过学习,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深刻感受了革命先烈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参观结束后,大家一致表示,要继承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立足本职作贡献,不负使命勇担当,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编辑:新闻中心 文:王珍)
发布时间:2021-06-22本网讯 为促进山东省阳光玫瑰葡萄智能化、标准化管理,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6月20日,由我校、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山东省葡萄与葡萄酒协会共同主办的2021年山东省葡萄园智能化管理暨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模式产业研讨会在官庄镇长生源生态农场举行。学校副校长赵光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我校及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山东省葡萄与葡萄酒协会、山东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20余人,中化集团有限公司、雅苒国际有限公司、纳安丹吉(中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0余名企业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专家学者就葡萄园智能化与标准化管理、鲜食葡萄品牌打造与市场运营、基于葡萄产业的乡村振兴科技支持型齐鲁样板实现路径、共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进行了研讨。为促学校与研究院所、协会深入合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更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校与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山东省葡萄与葡萄酒协会签订三方合作协议,与中化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将多方合作交流机制常态化,提升科技创新效能,通过专业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等形式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山东产区葡萄行业整体效益提升,探索基于葡萄产业的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贡献。科研处、发展规划处、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相关同志参加活动。(编辑:新闻中心 文:姜雪莲)
发布时间:2021-06-22本网讯 6月21日,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0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校友、潍坊一中副校长董国森回母校访问交流。副校长丁子信会见了董国森一行。招生就业处、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负责人参加了座谈。座谈中,丁子信介绍了学校的事业发展情况以及校友工作开展情况,对各位校友长期关注、支持母校发展表示感谢,并邀请董国森回校参加2021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董国森对母校的培养和关心表示感谢,介绍了自己目前工作学习等情况,表示学校的快速发展令人感到自豪,自己会继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母校争光添彩,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座谈会上,丁子信与董国森围绕学校70周年校庆等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董国森,男,山东高密人,中共党员。2000年9月至2004年7月在潍坊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习。毕业后,到潍坊二中任教;200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潍坊中学任教,先后担任班主任、年级主任。2018年8月起,担任潍坊一中副校长。从教过程中,先后被评为市直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市政府教学成果奖、潍坊市教学能手、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全国数学优质课一等奖,多次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黄强/张丹琳)
发布时间:2021-06-21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