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10日,党委书记孙文亮带队赴鲁东大学进行“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学习交流。鲁东大学校长王庆、校党委副书记丁瑞忠等与我校调研成员进行了会谈。孙文亮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及近年建设发展相关情况。他指出,面对新时代发展背景,要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大学文化建设、校内新媒体运营管理及对外宣传工作等方面,与省内高校对标,制定有效措施,乘势而上,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王庆对我校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两校合作交流的良好渊源,表达了希望通过交流互访,传递宝贵经验,共同促进两校发展的愿望。丁瑞忠介绍了鲁东大学的基本情况,并指出,鲁东大学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创设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优良学风校风,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鲁东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谭国臣介绍了鲁东大学宣传机构设置、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讲好鲁大故事、大学文化建设、新媒体建设及网络舆情监控、对外宣传等相关工作情况,组织部副部长刘华交流了党建相关工作情况。孙文亮一行还考察了鲁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相关场所。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的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交流。 (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于恬/韩玉坤)
发布时间:2018-05-11本网讯 5月10日上午,我校与潍坊电视台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会议室举行教学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副校长丁子信、潍坊电视台台长范勋成出席仪式并致辞。我校广播电视学专业部分老师参加了签约揭牌仪式。丁子信在讲话中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近几年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潍坊电视台是潍坊市的“耳目喉舌”,对于潍坊市的对外宣传起到了主导作用。他希望双方以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契机,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丁子信与范勋成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并一起揭牌。(编辑:新闻中心 文:李璐璐)
发布时间:2018-05-11本网讯 5月9日,由学生处牵头组织的一线教师座谈会在办公楼505会议室举行。来自22个院系的一线教师代表分别发言,再次聚焦学风建设相关问题。学校党委副书记王清明主持会议并讲话,学生处相关同志参加了会议。座谈会上,一线教师代表结合自身上课实际感受和各院系实际情况,分别从教师授课质量、学生上课状态和出勤、各类项目和竞赛参与程度、学生论文指导、考研公共课辅导、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等多个角度,围绕人才卓育、学风建设,畅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王清明在会上积极询问了解各学院在育人方面遇到的问题。记者从学生处了解到,本次座谈会是在省委和学校部署的“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座谈会,目的是全面调研学校的学风建设问题。前期已经分别针对学生、辅导员召开了座谈会,后期还会从其他角度继续进行调研。(编辑:新闻中心 文:尹海燕)
发布时间:2018-05-11本网讯 5月10日,山东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处长陈成刚、潍坊市科技局副研究员丁映等一行6人来校,就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校长冯滨鲁、副校长赵光强会见了陈成刚一行。陈成刚一行在参观了我校多光子纠缠与操纵省级重点实验室后,与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冯滨鲁在会见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改革发展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学校在多光子纠缠与操纵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做法和下步打算。陈成刚高度评价了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的成效。双方围绕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陈成刚一行在赵光强的陪同下,参观了多光子纠缠与操纵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相关的实验室。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多光子纠缠与操纵实验室负责人、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近几年该实验室的建设情况。陈成刚边听边记,赞扬我校人才培养质量高,师生创新和科研能力强。他在讲话时指出,省级重点实验室是吸纳人才到潍坊学院发展的平台,学校成立的量子信息研究院,体现了学校在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也体现了学校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信心和决心。山东省科技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希望学校今后更加注重突出特色,从政策、环境和人才引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建设小特区运行机制,激发青年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继续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增加PI数,以此来带动团队建设、学科建设和学校建设。他还对下一步的相关工作作了部署。赵光强代表学校对省科技厅多年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学校高度重视多光子纠缠与操纵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下一步将重新梳理研究方向和管理模式,充实科研力量,与本领域的高端人才和团队保持密切联系,勇于冲击科研高峰。办公室、科研处、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负责同志和有关人员参加了活动。(编辑:新闻中心 文字:肖玉芳 金永辉)
发布时间:2018-05-11本网讯 5月9日上午,潍坊学院潍坊文化研究交流基地挂牌启动仪式,在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故乡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举行。出席启动仪式的有校党委副书记王清明,潍坊市政协常委、科教文卫体委副主任张崇高,诸城市政协副主席张海轶,枳沟镇党委、政府负责人,学校老教授、老专家代表等。 启动仪式上,王清明、张海铁、枳沟镇党委副书记周春平分别致辞,校离退休工作处负责同志与枳沟镇党委负责同志,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红色文化研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王尽美故居,王清明与枳沟镇党委负责同志共同为潍坊学院潍坊文化研究交流基地揭牌。揭牌仪式结束后,王清明与老教授、老专家代表等怀着对革命先烈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的故居,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心灵洗礼,大家一致表示要向王尽美革命先烈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基因献计出力。 (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戴建民/张克云)
发布时间:2018-05-10本网讯 5月8日下午,我校与山东贝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行政楼702会议室举行。副校长丁子信与山东贝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凯签订合作协议并共同揭牌。教务处、实验设备处和建筑工程学院有关人员参加了活动。丁子信在讲话中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建筑工程学院近几年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成绩。他希望双方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签约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人才、师资和实验室资源共享,服务企业成长和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山东贝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凯介绍了企业的情况,并希望能与潍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深度合作,产出更多成果。山东贝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科技教育创新综合产业平台,专注于VR/AR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的探索与研究,服务于高等院校的教育变革与发展。签约之后,双方进行了友好洽谈,并参观了建筑工程学院实验室。(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江浩浩\郭然)
发布时间:2018-05-09本网讯 5月4日至6日,第十五届“临工杯”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在德州学院举行。我校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选派19件作品参赛,经过激烈角逐,“花生地膜打孔机器人”“时尚个人电单车”“OMOM测温奶瓶”3项作品获得一等奖,并且“花生地膜打孔机器人”作品获得瑞康奖学金资助;“垂直循环式停车装置”等6项作品获得二等奖;“农业监测智能车”等10项作品获得三等奖。潍坊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李峻峰、梁梅、吴炳帅、魏文庆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目的在于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通过创新思维,进行机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本次大赛再获佳绩充分彰显了我校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和制作水平,更是我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具体体现,为未来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新闻中心 文:魏文庆 王长春)
发布时间:2018-05-09本网讯 5月8日,学校召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委书记孙文亮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冯滨鲁,党委副书记王清明,党委委员丁子信、马茜华、朱猷武、王旭升,以及党委中心组其他成员参加了学习。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情缅怀了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总结了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阔历程和丰硕成果,提出了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好新时代高等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阐释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要命题,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内涵发展指明了方向,对青年成长提出殷切期望。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到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孙文亮在讲话中指出,要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融会贯通学,切实做到学深学透、入脑入心、落到实处;要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契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孙文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迅速掀起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真正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编辑:新闻中心 文:王珍)
发布时间:2018-05-09本网讯 5月7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习研讨会举行,党委书记孙文亮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教师代表围绕马克思生平、思想、经典著作开展讨论,探讨了《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中体现的马克思的革命思想、学术品格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畅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体会。与会人员还结合教学、科研等具体工作,就如何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畅谈了思路和举措。孙文亮表示,党中央隆重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不仅仅是纪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是中国向全世界再次宣告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的实践者,坚定的实践者,正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总书记用“三个一生”评价了马克思的一生经历;用“四个理论”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用“三个飞跃”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的奇迹;用“九个思想”指明了我们应该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习总书记的讲话是一篇充满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需要我们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花时间和精力去学懂和弄通。孙文亮强调,“马院姓马,在马言马”,作为马院教师,就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讲马克思主义。要真信,要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去讲马克思主义,做到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教学和科研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党委宣传部负责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及教师代表参加了研讨会。(编辑:新闻中心 文:王珍)
发布时间:2018-05-07本网讯 5月6日,作为第十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重大赛事之一“浪潮杯”第九届山东省大学生ACM程序设计竞赛,在山东财经大学舜耕校区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山东计算机学会主办,共有来自全省39所高校的261支学生代表队参加,我校派出了由计算机工程学院21名学生组成七支队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参赛的七支代表队,获得一枚银牌、四枚铜牌,居同类高校前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自1970年举办至今,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学生程序竞赛,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比赛采用国际通用规则进行,竞赛要求三人作为一支团队,五小时内在一台计算机上完成对程序试题的编程作答,最短的时间内解题最多的队伍获胜。题目涉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数学建模等多学科知识,对于强化和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意义。(编辑:新闻中心 文:王磊 侯刚)
发布时间:2018-05-07本网讯 5月4日,我校举行五四表彰大会,隆重表彰过去一年里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校党委副书记王清明出席大会并讲话。 大会在庄严、激昂的迎团旗、唱团歌、重温入团誓词中拉开序幕,会上总结了学校一年来的共青团工作,表彰了过去一年里共青团系统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江浩浩和曹月梅分别代表获奖集体和个人发言。王清明代表学校党委对学校团的工作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第一,要把牢思想引领的工作主线。第二,要突出立德树人的过程教育。第三,要精准发力,发挥优势补短板。他要求,学校各学院党总支要切实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党建总体格局,进一步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注重听取和研究团的工作,在改革推进、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及时帮助基层团组织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支持共青团工作,当前特别是在共青团改革、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行等方面要加强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合作和阵地共建,共同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大局,协同做好各项工作。记者了解到,在前不久进行的山东省2017年度五四评选中,我校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团总支被确定为“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总支”、挂靠计算机工程学院的大学生阳光爱心协会被确定为“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金融与财务外包)专业2015级3班曹月梅同学被确定为“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传媒学院团总支、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被授予“潍坊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马克思主义学院求是志愿服务队被授予“潍坊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团委科技创新部副部长李静、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团总支副书记王振国被评为“潍坊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潍坊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计算机工程学院2015级刘福安同学被评为“潍坊市优秀共青团员”,美术学院“七色花”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指导教师陈菲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朝阳服务队指导教师刘效磊被评为“潍坊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学校有关师生500余人参加了大会。(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张宁/尹海燕)
发布时间:2018-05-07本网讯 5月3日,我校老教授国学研究交流基地挂牌仪式在潍坊书院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王清明出席仪式,老教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据离退休工作处负责同志介绍,建立老教授国学研究交流基地,是为了给学校老教授研究交流国学、传播国学,更好服务潍坊文化搭建平台。 (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王桂玲/张克云)
发布时间:2018-05-04本网讯 5月3日,校长冯滨鲁带队,副校长赵光强等参加的“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调研小组,赴山东理工大学进行专题学习调研。山东理工大学校长张铁柱、副校长刘国华等与我校调研组同志进行了座谈。双方就新时代人才工作、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面临的形势、存在的困难、发展的机遇、努力的方向和制胜的措施等方面广泛地交换了意见。山东理工大学富有成效的工作和改革创新的做法,对我校相关工作的推动和改进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党委组织部、人事处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的负责同志参加了学习调研。 (编辑:新闻中心 文:郭建伟)
发布时间:2018-05-04本网讯 5月2日上午,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潍坊学院师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党委书记孙文亮表示,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重要讲话,为在新时代如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加载了强大推动力和能量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拼搏奋斗的意义所在。作为一名高校的党员领导干部,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潍坊学院将继续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夯实学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根基,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好、传播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使学校发展始终与国家发展相辅相成、同向同行,在办出中国特色上下功夫,在提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上下功夫,在亮出马克思主义这一立党立国立校底色上下功夫,锻造出忠于祖国人民,守住知识本分、依靠坚实打拼、能够担当责任的国家栋梁之才。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郎益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今后,要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落实、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新思想,奋斗新时代,为把学校早日建成优势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团委书记张晓静说,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希望,就是对共青团提出的工作要求。当前,我们要紧紧抓住共青团改革的关键时期,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团员青年,牢牢扭住保持和增强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从严把牢政治方向,从严把牢思想引导,从严把牢组织建设,从严把牢团干部和团员教育管理。着力强化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社会实践锻炼和道德品格养成,带领广大青年唱响“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强音。作为一线辅导员老师,法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王秀慧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感受到肩上沉甸甸地责任。她说,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诞生170周年。作为与青年学生最近的人,我们应该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润物无声地渗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让青年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要探寻青年成长规律,搭建多种平台,鼓励青年学生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引导他们将自己的人生价值融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中国梦中。计算机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通信工程教研室主任张彭说,我们高校青年教师理应做到: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主动将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培养新时代的“五四”好青年;勤思考,细捉摸,在学习中践行工匠精神,切实提高自己的科研业务水平,并做好结合文章,提高自己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十育人”意识,切实增强育人本领,积极进行新工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站在21世纪的高平台上,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当有朝气,有蓬勃向上的活力以及向科研探索的信念。”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6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靳好说,国家和政府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手握“利剑”的我们更应该有不断求真知的决心,不为生活的浮躁而迷乱双眼,沉静内心,在学术研究的同时加快创新步伐,不唯书不唯上,坚定笃志,以德为本,以学为先,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助推巍峨华夏繁荣发展。(编辑:新闻中心 文:王珍)
发布时间:2018-05-04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