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8日,民进潍坊学院支部举办以“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为主题的第40个教师节庆祝活动。民进潍坊市委会原副主委周赤舟,民进潍坊学院支部主委韩继磊,支部副主委郎月铃、迟星飞等15名会员参加活动。与会人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围绕活动主题作了深度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建设教育强国的主导力量。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时代“大先生”,为潍坊学院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贡献民进会员力量。(文:王爱红 编辑:张丹琳 审核:张培义)
发布时间:2024-09-11本网讯 9月7日,机械与自动化学院以专业为单位,开展“专业引领,筑梦前行”专业认知教育暨师生见面会,旨在帮助学院2024级新同学快速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深化专业认知,树立专业自信。学院党委书记张建伟等陆续到各教室与新生见面,亲切问候新生并表示热烈欢迎。学院各专业教研室老师从专业特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职业规划等方面与新生进行交流互动,从多方面展示各学科建设成效,在专业认知交流中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专业的认知,激发同学们对专业的认同感。张建伟表示,本次专业认知教育暨师生见面会活动的顺利开展,让新生对所学专业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为新生们制定学业计划、锁定职业路径提供了有力支持。学院将陆续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帮助新生尽快转变身份,适应大学生活,开启人生新征程。(文/图:刘玉健 编辑:李玉强 审核:温效朔)
发布时间:2024-09-10本网讯 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6日,数学与统计学院在青年教师工作坊举办“庆祝教师节,弘扬教育家精神”青年教师座谈会。该院院班子成员、院长助理、青年教师和特邀老教授代表籍法俊、蔡建生参加座谈。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每位青年教师结合自己实际,谈科研、讲教学、话目标,交流学习、工作体会,并对学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青年教师工作坊负责人谭静静简要说明了工作坊情况,提出要更好发挥工作坊作用,加快提升青年教师综合能力。特邀老教授代表籍法俊、蔡建生结合从教经历,讲授了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如何做一名好老师的经验体会。该院院长李梅霞分析了学院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求青年教师要全面发展,提升综合能力和素质,既要站好讲台、做好科研,还要科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青年教师要深化理论研究,突出结合社会实际,加强前沿创新学习研究,早出高水平成果;青年教师要敢于担当,发挥在学院建设、学校发展中的先锋作用。该院党委书记郎益伟在总结时说,今年,学校加快放权赋能改革,对二级学院办大学提出更高要求,青年教师是学校提升办学层次、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加快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成为引导学生成长的好老师、大先生,更好发挥在学院“对标一流、建强学院”中应有的作用。(文/图:张明玉 编辑:张丹琳 审核:郎益伟)
发布时间:2024-09-10本网讯 近日,围绕“崇文尚德、惟实励新、开放包容、自信图强”的潍坊城市精神,我校多名专家学者接受《潍坊日报》专访。7月中旬,潍坊城市精神表述座谈交流会在我校召开,我校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正处级组织员李学军、土木与交通学院党委书记刘湖清、北海国际学院副院长武晓燕、学报编辑部副主任赵红卫、图书馆副研究员刘作民、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孙伟红等6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与会人员围绕潍坊城市精神表述展开讨论,为升华、凝练表述语献计献策。潍坊城市精神提出后,学校专家学者结合潍坊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等方面,深入解读潍坊城市精神的起源、内涵、价值和时代意义,为潍坊城市精神的宣传推广作出积极贡献。下一步,学校师生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扬、广泛宣传潍坊城市精神,用心用情讲好潍坊故事、传播潍坊好声音,为建设更好潍坊贡献潍院智慧和力量。(文:于国 编辑:王慧婷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09-10本网讯 9月6日,山东工业技师学院资产管理处处长陈锋吉一行3人来我校调研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学校资产管理处处长王元森、副处长单既新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调研交流。座谈会上,王元森对陈锋吉一行来访表示诚挚欢迎,介绍了我校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工作情况。双方就资产管理系统运营、固定资产管理、低值易耗品日常管理、固定资产清查核查工作、报废固定资产处置程序、建设工程类固定资产入账及维修改造增值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交流,提出了合理的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通过经验共享、问题互探,共同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文/图:臧威 编辑:王慧婷 审核:王元森)
发布时间:2024-09-09本网讯 9月7日,学校副校长李英德一行到青岛黄海学院交流。青岛黄海学院党委书记、我校原党委书记李东出席活动。李东对李英德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潍坊学院是一所基础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高校,两校合作将对青岛黄海学院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希望能与潍坊学院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李英德对青岛黄海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随后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及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两校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期间,李英德一行参观了学校的雷锋馆、博物馆、红色VR馆、知信楼、阅享空间等场所。(文/图:倪烈宗 编辑:李玉强 审核:倪烈宗)
发布时间:2024-09-09本网讯 9月6日下午,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举办“弘扬教育家精神”教师节座谈会。学校副校长赵卫红出席并讲话,该院党委书记徐加金主持,学院退休教师、原党总支副书记孙玉凤,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部分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上,赵卫红为孙玉凤赠送鲜花,表达了学校对退休老教师的亲切慰问和美好祝福。她在讲话时表示,真切感受到老教师心中有大爱、怀里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是每一名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她希望,学院教师要做有情怀、有水平、有温度的好老师、大先生,学院要进一步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做好“传、帮、带”工作,开展好有组织科研,发挥团队科研力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营造好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院长台夕市介绍了一代一代化院人的奋斗历程,学院教师代表、辅导员回顾了与孙玉凤老师共事的点点滴滴。孙玉凤回忆在学院工作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学校及学院的深切感激与眷恋不舍,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关心学校和学院的发展,继续发挥余热,为学校和学院建设发展贡献力量。此次座谈会是学院“智汇+”教师工作坊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学院将依托教师工作坊,为青年教师搭建更好平台,创造更好环境,切实引导广大教师和师范类专业学生,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文/图:韩靖雯/张洪艳 编辑:王慧婷 审核:徐加金)
发布时间:2024-09-09本网讯 为助力博士教师加强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院科研水平,9月5日,物电学院在明正楼举办博士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物电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连振主持,全体博士教师参加了学术交流会。会上,曹连振总结了学院前期科研工作进展,传达了学校科研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学校聘期和年度考核要求,对未来半年学院科研工作做了布置,特别是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了探讨研究,勉励博士教师们要强化境界担当。此次博士沙龙活动为博士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不仅激发了博士老师的科研热情,也为学院的科研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物电学院将继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推动学院科研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文/图:刘程爱 编辑:李玉强 审核:于尔河)
发布时间:2024-09-09本网讯 9月4日,学校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在行政楼六楼东会议室召开。学校副校长王成端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负责同志分别对新学期教学重点推进工作和师范类专业认证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王成端就新学期教学工作提出要求,要进一步巩固教学的中心地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群策群力、攻坚克难,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要以“严、细、实、深、高”的五字方针扎实做好下半年专业认证和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高标准顺利通过;要强化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各学院教务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教务员队伍的稳定性。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负责同志,各学院分管教学工作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文/图:陈少纯/庄梦琦 编辑:庄梦琦 审核:侯金奎)
发布时间:2024-09-08本网讯 8月26日至31日,北海国际学院开展黄河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征集绘画、书法类作品50余份,其中10余幅优秀作品在学校天一楼五楼展览。参展作品涵盖中国画、书法、油画、水彩等多种形式,每一件都饱含着创作者对黄河的深情厚谊和对黄河文化的独特理解。其中,一幅在五米长画布上创作的黄河全景图尤为引人注目,该画作由学院守“河清”·保“安澜”·共护“黄河宁”志愿服务队成员共同创作,画作不仅是大家艺术才华的集中展现,更是大家暑假期间深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亲身体验黄河文化的结晶。黄河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的举办,不仅是北海国际学院“四进两融”校地协同保护黄河社会实践模式的生动实践,更是对黄河文化的一次深入挖掘和传承,下一步,学院将积极推进社会实践成果进一步转化,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积极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贡献青春力量,共护黄河安澜。(文:王世浩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波)
发布时间:2024-09-07本网讯 9月4日,应某部队邀请,学校武装部联合音乐与舞蹈学院组织40余名师生赴部队驻地进行慰问演出,为部队官兵们送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演出在热烈的开场舞中拉开帷幕,师生们用优美的歌声、动人的舞蹈表达了对部队官兵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祝福。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官兵们的阵阵喝彩,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师生们还参观了部队营区,观摩了先进武器装备,近距离感受了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官兵们整齐的内务、严谨的作风,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学习部队官兵们的优良作风和奉献精神,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音乐与舞蹈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学校武装部工作人员参加活动。(文:虞宏章 李丹 编辑:张丹琳 审核:曹兴波)
发布时间:2024-09-07本网讯 近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辽海出版社承办的“第37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沈阳召开。会上公布了2023年度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我校文史学院副教授杨洁老师参与整理的《汉籍合璧精华编》(十种)榜上有名。《汉籍合璧精华编》是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山东大学郑杰文教授任总编纂,王承略教授、聂济冬教授任主编。《汉籍合璧精华编》(十种)是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对境外中华古籍进行深入调查编目和研究后,选取海外存藏、国内缺藏且具有学术价值的珍本古籍,通过集注、汇评、汇校、补正等形式整理的首批汉籍精华,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23年7月至12月陆续推出,共十种十八册。其中我校杨洁老师承担的《孔子家语正印》,点校精良,质量上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孔子家语》记录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和思想,《汉书·艺文志》已有著录,魏王肃整理并作注,始为流传。相较《论语》,《孔子家语》为散文体,内容丰富,记述孔子言行周详,具有极高的文献和学术价值,特别是在孔子思想研究与早期儒学研究中具有独特地位。目前,我校文史学院共承担了4项“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精华编子项目,除已结项出版的《孔子家语正印》外,还有侯桂运副教授的“朱熹《小学》集注整理与研究”,李学玲副教授的“《皇朝中州人物志》整理与研究”,及杨洁副教授的“《五伦汇编》整理与研究”,正在研究中。随着“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项目的推进,相关成果将陆续推出。据悉,“全国古籍出版社年度百佳图书”奖项是目前全国古籍类图书最高奖,其前身为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奖。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于1992年设立,自2006年起每年评选一次。此前,我校赵红卫教授整理的古籍著作《曹贞吉全集笺注》(全2册)入选2022年度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这些成果的取得充分展示了我校的古籍整理研究能力和水平。(文:付璐 编辑:张丹琳 审核:张芳芳)
发布时间:2024-09-07本网讯 9月4日,学校召开新学期科研工作推进会,副校长李英德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科研处负责同志汇报暑期科研工作进展情况,部署安排新学期重点工作推进计划。李英德就新学期科研工作提要求,要全面梳理,深掘学院科研潜力,各学院要全面梳理本单位科研现状,采取有力措施,激发科研主力军潜力,确保科研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科研产出的显著提升;要聚精准定位,加强科研战略规划,各学院要从长远出发,精准定位学院的科研方向,加强科研战略规划,为学院的科研发展绘制清晰的蓝图;要注重质量,提升科研成果影响力,学校的发展已经迈入一个新的阶段,要更加注重科研质量的提升;要强化合作,构建科研创新生态,各学院应主动打破壁垒,积极寻求与其他学院、研究机构、企业及国际同行的合作机会,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各学院科研工作主要负责人、科研处有关同志参加会议。(文/图:蔡月梅/李玉强 编辑:李玉强 审核:李庆军)
发布时间:2024-09-06本网讯 9月5日,体育学院举行以“荣休寄深情,薪火永相传”为主题的赵健教授荣休仪式暨教师代表座谈会,学校副校长任立春出席活动。任立春讲话时指出,赵健教授将青春和智慧挥洒在了潍坊学院,为体育学院的发展打下了基石,希望赵健教授继续关心关注学校的发展。体院教师要以赵健教授为榜样,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争做“四有”好老师;要发扬主人翁精神,凝聚体院人力量,积极推动硕士点培育建设,为体育学院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赵健教授回顾了38年教育生涯,对学校和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同时,对于对“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提出了意见建议。交流阶段,在职教师表达了对赵健教授的敬意,新入职教师决心以赵健教授为榜样,努力工作、全情投入,尽快融入体院这个大家庭,为学院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文/图:张宇航/郑耀盛 编辑:张丹琳 审核:孙创业)
发布时间:2024-09-06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