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洪兰,九三学社社员,学校体育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及民族传统体育;山东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华南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博士;曾获2016年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19年九三学社优秀社员,并连续多年荣获学校优秀教师,获学校2024年度“十佳教工”。在与学校共同成长的岁月里,她凭借着对体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以及扎实的学术功底,在这个看似平凡却充满挑战的岗位上,不断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体育精神的真谛。尹洪兰与四通捶第六代传人边风池先生合影良师益友照亮学生成长之路尹洪兰视课堂为育人的圣殿,她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需要精心呵护与恰当引导。作为一名有教育情怀的老师,她不仅教授给学生安身立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人。“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的言传身教。”尹洪兰说,学生的特点带着专业的特点,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专业教师的影子,所以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表率作用。课堂上,她善于结合身边鲜活的事例,将阳光、积极的价值观融入专业学习之中,使学生们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涵养出良好的品行与气质。她的课堂,总是充满幽默与活力,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成长为自信、守规、有礼的青年。尹洪兰深知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她视学生如亲子,关注着每一个学生个体差异,为他们量身打造成长计划。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她更是倾注了加倍的关怀与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她的课堂上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她是学生口中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在尹洪兰心中,师生关系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她经常以朋友身份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指点迷津。她认为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每个学生都需要一盏明灯指引方向,于是她便倾注心血,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促膝长谈。从个人兴趣到职业规划,从短期目标到长远愿景,她总是耐心倾听,细心分析,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告诉学生如何学习专业知识,如何确定考研方向,如何合理分配时间等,引导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这种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让体育学院的学子即使毕业远航,也仍然与尹洪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在尹洪兰指导下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会时常与她分享研究生阶段的探索与感悟,尹洪兰也总是以一位朋友兼导师身份,倾听他们的喜悦与困惑,提供建议和鼓励。“每当我在学术道路上遇到瓶颈,尹老师总会是我第一个想到的求助对象。从选题的迷茫到灵感的火花,尹老师引导我找到研究兴趣点和创新之处,还耐心细致地帮我构建论文逻辑框架,论文撰写过程中,尹老师也会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2020级体育学院毕业生尹伟宇说。在这个过程中,尹洪兰不仅是严格的学术导师,更是学生们温暖的精神支柱。这样的互动,不仅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也为学生们树立了终身学习、持续探索的榜样。尹老师的付出换来了学生们的尊重与爱戴,她笑着说道:“学生的成功,就是我最大的快乐。”科研实践服务地方文化传承尹洪兰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育者,更是一名勇于探索、服务社会的科研践行者。在她看来,搞科研不能在家闭门造车,而是要紧密联系实际,回应时代的呼唤和社会的需求。作为一名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方向的高校专业武术教师,她始终将树立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作为武术专业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潍坊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潍坊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尹洪兰从2008年开始就在潍坊地区实地调研,十几年来走访了许多武术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将省级非遗项目———四通捶引入学校体育学院,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学校也因此成为四通捶潍坊市非遗传承基地。谈及这一过程,尹洪兰坦言并不容易。由她代表学校外出拜访求学,学成后将每一个动作拍成图片整理成册,与相关代表性传承人合作出版书籍,并将整套动作拍成视频留存,回校后与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其他教师一起学习、制定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尹洪兰还将四通捶的技击技术进行系统地挖掘整理,指导学生进行四通捶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为传统文化传承开辟了新路径。尹洪兰科研工作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2022年,她参与并指导潍坊市强制戒毒所“不同运动强度对康复期男性戒毒人员戒断效果的对比研究”项目,被确定为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科研优势课题。2023年,她与爱优动体育健身公司深度合作,组织并参与潍坊市民生工程面向全市青少年儿童的体质监测工作。这些都是她将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回应时代需求的具体体现,不仅加强了她对学术研究的深入认识,也促使她不断反思与改进教学方法,及时修订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专业的要求,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无私奉献公益点亮教育光辉尹洪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肯吃苦、敢担当、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成为同事心中的楷模。去年底,体育教育专业迎来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获得进校专家的高度评价。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师范认证专业负责人,尹洪兰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感慨万千。当她环顾四周,看到年长者有老人需要照顾,年轻者有孩子需要照顾,尽管明知困难重重,但面对学院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信赖,她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师范专业认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深刻理解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又要熟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专业认证申请工作开始后,尹洪兰就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提高自己对专业认证的认识。她挑起重担,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从培养方案修订到课程体系优化,从教学大纲的修改到课程达成分析等各个环节,每一步她都力求精准无误。尹洪兰表示,这不仅仅是对专业的考验,更是对教育情怀的坚守。经过一年半的不懈努力,体育教育专业顺利通过认证,赢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在这段时间里,包括两个暑假和一个寒假,加班是家常便饭,夜战也成为工作常态,同事们都觉得她太过辛苦,但尹洪兰却说自己乐在其中,当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把这件事情弄懂、弄通,并做好的时候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她常说。工作虽辛苦,但看到学生和学院的成长,切实感受到体育学院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切付出都变得意义非凡。在繁忙的教学与科研之余,尹洪兰还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公益服务的爱心传播者。她谈到,自己成长在农村,少年时因经济问题几近失学的经历,让她积极加入潍坊爱心义工组织,关注社会困境儿童的成长。十二年前,尹洪兰走访临朐寺头镇的困境儿童时,通过潍坊爱心义工组织一对一资助了一个孩子,从一年级到高三,从未间断。在她看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助学不仅是出于对孩子们的天然关怀,更是一种职责所在,是她对社会的一份深情回馈。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即爱”的真谛。教育的光芒不仅照耀在三尺讲台之上,更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熠熠生辉,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关怀的心灵。她说:“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是对自己灵魂的一种丰盈。”尹洪兰在课堂上、科研中、生活里,都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她是学生的引路人,是科研的践行者,也是爱心的传递者。她以教育者的身份,诠释了责任与爱的深刻含义,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教育的田野上,尹洪兰以她的智慧和情怀,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华章。(学生记者:李娟)
发布时间:2024-07-30宋世禹,中共党员,理学博士,学校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随机过程理论及其在金融衍生品定价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3篇、SSCI论文7篇,担任JournalofFuturesMarkets、Quantitative Finance和《工程数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匿名审稿人。2024年2月,他的科研项目“斜跳扩散过程的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项目资助。斜跳探索显锋芒 科研路上无畏难在纷繁复杂的金融世界里,宋世禹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的精神,默默耕耘在现代随机过程理论与金融应用的交叉领域。他表示,自己的科研生涯是一段不断突破自我,挑战未知的旅程。自南开大学起步,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以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身份深造,宋世禹的学术之旅宛如一幅不断扩延的探索图谱。他不仅在现代随机过程理论的深海中破浪前行,更将这些理论的灯塔照进了金融衍生品定价的实践,为风险管理筑起坚实的防波堤坝。宋世禹表示,“现代随机过程理论及其在金融衍生品定价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向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极具现实意义的学科前沿。在科研的风雨兼程中,他从不畏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始终坚持“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的科研理念,深入探索“斜跳扩散过程”,不仅在理论上填补了随机过程应用的空白,更在实践中为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模型。“虽然探索过程充满了困难与煎熬,但成功的那一刻我非常开心,这就是属于科研人的乐趣。”宋世禹说,“斜跳扩散过程的研究”是在先前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索的。宋世禹在随机过程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类样本轨道连续的斜扩散过程,但在将模型应用于金融市场时,他发现轨道不连续的斜跳扩散过程能更好地刻画金融资产价格的跳跃现象,而这也极大提高了研究难度。研究过程中,需要证明多个六阶含参量矩阵的非奇异性无疑是一个艰巨的挑战。面对前所未有的研究难度,宋世禹通过坚持不懈的尝试与努力,终于在繁杂的计算中总结出规律,得到了所需的结果,突破了证明六阶含参量矩阵非奇异性的难关,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高质量论文发表,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为天元基金项目的获批奠定了坚实基础。校院撑伞助成长 基金申报结硕果科研之路非一人所能行远,项目的成功获批也并非个人努力的结果。学校不仅在科研上为青年教师提供足够的支撑,还全方位关心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悉心栽培,为大家能够顺利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科研项目申报过程动辄历时数月,从申请书的精炼到研究内容的优化,从文献调研到申报材料的精雕细琢,每一步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与汗水。宋世禹表示,从项目筹备初始,学院多次组织校内外专家就申请书的内容撰写、主题凝练、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指导,他在申请书的选题与论证、科学问题属性的凝练、专家反馈意见的解读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更有信心投入到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中去。宋世禹认为,科研灵感的产生往往来源于学术交流时思维火花的碰撞。在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优良教风和良好科研氛围下,通过参加专家学术报告、青年博士论坛以及数苑大讲堂等活动,宋世禹在自己的学科上深入探索,求真知,每一次的智慧碰撞都让他思路更开阔,科研视界更宽广。这些宝贵的交流经验,为他的科研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活力。“项目申报过程虽然艰辛,但每当遇到困难时都会得到学院领导及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我感到无比温暖和自豪,正是这股强大的后援手,让我在申报的过程中,面对挑战时有力量,面对困难时有勇气。”宋世禹感慨地说。数析讲台耕智慧 严谨热忱育栋梁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宋世禹秉持“严谨治学,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以数学为舟,科研为帆,教学为舵,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破浪前行。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独立思考能力。作为基础课程《数学分析》的主讲教师,宋世禹深知责任重大,这门课内容多,难度大,并且是学生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所以在每节课前他都会做足功课,翻阅大量资料,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反复研究讲授环节,确保每一个数学概念都能被学生准确理解。宋世禹谈到,他的导师曾对他说,对教学要有敬畏之心,他一直牢记这句话,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从不敢怠慢。此外,课堂上宋世禹尤为重视板书与课堂互动,他认为这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方式,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还能提高学生听课专注度,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并重,课堂的每一分钟皆珍,板书皆金,为了严格把控课堂时间,完成板书过程,宋世禹通常在备课时在稿纸上反复演练。他相信,板书在稿纸上的每一遍,都是对课堂时间的尊重,对学生的负责。宋世禹以板书的深、育教的宽、以教的严、铸学的精,将《数学分析》这一看似枯燥的课程讲得生动有趣。备课时的严谨,授课时的热情,以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使宋世禹深受学生喜爱。在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22级1班姜之鹏的印象中,宋老师是一位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学生耐心负责的好老师。他说:“宋老师的课讲得特别好,课堂上专心细致地给我们讲解知识点,不会浪费一分一秒,课堂时间把控严格,从不拖泥带水,板书工整,逻辑清晰,感觉就是一气呵成。”他最喜欢宋老师对于数学分析中定力证明过程的板书分析讲解过程,跟着老师的思路一直往下走,刚开始可能有点吃力,但后面得出结论就好像拨云见日般明朗且激动。而同班的林琦却表示,宋老师是一位幽默风趣,热情十足,知识储备非常丰富的老师。她谈到:“宋老师平易近人,和学生的相处就像和朋友一样,课堂上他总是笑脸盈盈地问我们听懂没有,然后耐心地为我们解决疑难,宋老师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藏着很多宝藏,我们都知道那是他的备课笔记,他每次课下都会把当堂课的备课笔记发到班级群里供我们回顾复习。我特别喜欢听宋老师讲例题,因为他总是能给出许多与众不同的解法,提供多维度的思路,给我焕然一新的感觉。”宋世禹坦言,“教学相长”并不是一句空话。在教学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真谛,他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受益匪浅,也反哺了自己的科研工作。通过教授基础理论,他深化了对数学原理的理解,进而促进科研工作的进步。在他近期研究随机动态产能下公司最优采购问题时,关于模型比较静态分析的数学证明就巧妙地运用了课堂中多次讲解到的隐函数定理和积分中值定理,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良性循环。他将复杂的数学理论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既教会了学生如何解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也让自身专业知识得以不断精进。宋世禹的科研与教育生涯,是一段不断求索、勇于攀登的旅程,展现了他在学术追求与人才培养上的执着与热情。每一次的成功与挑战,都凝聚着他对数学的热爱、对科研的坚持,以及对学生发展的深切关怀。向着数学的深处继续航行,引领学生一同探索数学的奥秘,发掘更多前沿的研究课题是他的人生目标,而他也正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目标和追求。(李娟)
发布时间:2024-06-05董佳佳,学校传媒学院教师,博士毕业于韩国东西大学,山东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动漫节提名中国青年动漫家,曾担任编剧、导演、技术总监职务,带领团队创作动画电影十余部,分别获得“美猴奖”“金鹰奖”“金鸡奖”“泰山文艺奖”等三十多项奖项。2023年,董佳佳指导学生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中斩获一等奖。不畏艰难 砥砺前行于百般尝试中找到自己的路,在踽踽独行中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是董佳佳从业多年的总结。采访前一晚董佳佳仍在熬夜剪片,他顶着两个黑眼圈接受了采访,打趣自己是个“身残志坚的老兵”。董佳佳说:“‘熬夜’对于动画专业来说算是家常便饭,也数不清我们度过了多少个不眠夜。”长期的久坐和熬夜使他身体不复当年,但谈起“动漫”时,他脸上的疲惫荡然无存,滔滔不绝地分享着他的创作经历。回想起年少时的求学经历,董佳佳表示,取得学历不是主要目的,借助更高的平台让自己更加自如地创作,力求在专业领域更上一层楼才是他所追求的。在创作中学习,在学习中精进,是他不断制胜的法宝。正因如此,他才得以揽获众多大奖。当然,“动画创作”这条路对他来说并非一马平川。面对逆境,他以鲑鱼一般的决心逆流而上,“迎着困难走,困难化水流”是他的信念,也是他克服困难的诀窍。说起逆境,他把人生比作璞玉,而困难则是打磨璞玉的工具,未经打磨的璞玉难成精美玉器,所以他总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得失。回想起至暗时刻,他直言,曾用六年时间打磨一部作品,将高标准严要求的创作理念贯彻到作品的每一细节,终将铁杵磨成了精美的绣花针。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是难以言表的艰辛,六年磨一剑对常人来说或许是痛苦的,但对董佳佳来说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光辉岁月”。六年中,他耐住寂寞,砥砺意志,固本强根,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成功的取得还需“务实”的加持。大学时期董佳佳十分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习之余,他总是将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化为己用,努力提升自我。生活中,董佳佳喜欢喝茶、书法、养鱼,他表示喝茶是为了提神,书法和养鱼则是为了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都是为更好地创作而服务。“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就勇敢地去做,坚持到底,别在曙光来临前倒下。”这是董佳佳给年轻人的建议。董佳佳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很容易浮躁,人云亦云,喜欢空想,而他认为改变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化想象为行动,在实践中探索,这样才能让个人迅速成长,最终实现自我价值。言传身教 频结硕果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潍坊人,董佳佳在青岛工作近十年后选择回家乡工作,想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慢脚步,但他又说:“一个自带马达的人,即使到了安逸的环境中,也是一个不停的机器。”确实如此,董佳佳就是这样一个自带马达的永动机,他入职潍院以来,指导学生团队获得了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20多项。传媒学院为学生配备‘四年一师’制的专业导师制度,在就读期间建立以专业导师为主导,高年级帮助低年级的多维主体学习团队,并引导学生尽早进入课题组、项目组,为以赛促学、产教融合,全面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基础保障。董佳佳表示:“我们团队建设的分工是要拿实力说话,拿片子说话,拿技术说话,拿作品说话。从专业来说,我们的学科能够实际操作,能够实际地服务地方,能够实际参与到横向科研和原创作品的创作中去。”2023年底,董佳佳带领两支参赛团队分别参加了第11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国赛与第18届中国好创意数字媒体大赛72小时计时赛。高强度的赛事中,董佳佳充分表现出作为专业导师的责任与担当。他说:“我们之所以能够获奖,不仅是因为我们的态度足够认真,还因为我们的团队能够齐心协力。团队的凝聚力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我们一点点带出来的。”传媒学院动画专业2021级2班学生薛晓雪表示在比赛过程中,董老师全程帮助学生们缓解紧张的情绪,熬夜陪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团队成员在彻夜不眠创作两天后还在互相打气努力坚持完成比赛。她说:“那一刻感觉自己无所畏惧,身上充满了能量支撑着自己义无反顾地往前冲,可能这辈子我都无法忘记。”同行的传媒学院教师徐滋程也称赞董佳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铁人”精神。“先生不以言教,以身教。”作为一名教师,董佳佳平时也在身体力行地指导学生。董佳佳的专业素质非常高,上课时思路条理清晰,教授的知识也十分硬核,当学生遇到难题瓶颈,他会陪学生一起寻找问题所在和解决方法,竭尽所能地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董佳佳经常陪学生一起熬夜制作,指导学生,大到跟片制作,小到表格细节,每一个环节他都要亲自过问,而他严谨且一丝不苟地作风也感染着学生。传媒学院动画专业2021级1班学生杨佳乐说:“董老师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他精益求精,力求将每件小事都做到完美。我在认识董老师之后也慢慢被他的行事作风所感染,找到了以往没有的动力。”良师似友,董佳佳在关心学生,指导学生的同时,也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学生,就好似一座灯塔,照亮了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路。精益求精 坚持初心俗话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旁人岂知其中苦。”创作必然离不开肯坐冷板凳的精神与毅力。董佳佳曾将六年的时间放在一个片子的创作上,提及这六年,他的眼神黯淡,却又在转瞬中闪过一丝光,他说:“这是我人生的阴影,也是人生的至高时刻,是最沉淀最扎根的时候,它让我找到了动力。”在这六年里,一环扣一环的工作步骤使他经常忙碌到凌晨三四点,满身疲惫的他只能在工作室内过夜,这样的夜晚一周就有四次,不知不觉中工作室的沙发被睡坏了六个……同样也是在这六年里,学院派崛起,国漫崛起,中国的动画电影开始在资本市场上活跃起来,董佳佳也从中找到了自己创作的方向———中国风创作。何为国漫?董佳佳说:“国漫是一种文化符号的体现,是一种文化内容的传播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从来都不只是一句口号,我们要从自己的专业角度,与自己的专业发展捆绑定位,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发展。”董佳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中国风,有黄梅戏经典名段的《西厢记》,京剧的经典名段《三岔口》……他将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让这些传统文化以另一种形式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然而,在精益求精的追求中,并无终点可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渐渐远离了年轻人,伴随着动画作品的孵化,董佳佳也在付出与回报中慢慢摸索到了向下延伸的路径,他说:“动画片也好,电影也好,它是一个大众的媒体,其实更多是带有产品的属性,当我做完了这个产品,我应该考虑如何让它抵达到观众的层面,如何更好的让年轻人所接受。”这也正是董佳佳今后制作的主要方向,从农耕智慧到地方历史人物,董佳佳打破传统思维的限制,以青少年为受众群体,制成了趣味化的动画片,传播了传统文化,也让当代年轻人在兴趣中潜移默化接受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现在,董佳佳将视线聚焦到四库全书,以潍坊本地传统文化为基本,以动画的形式传播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的农耕文明,与此同时,在获奖作品《竹石》的基础上,进一步创作,挖掘“巨婴”题材,根据地方小戏改编,旨在揭示“巨婴”这一现象,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多实干,少空谈;多沉淀,少虚度。”这是董佳佳对动画专业学子的十二字箴言,但这十二个字对所有的大学生来说都适用。董佳佳说:“现在很多人的时间都被眼前的琐事、娱乐、无效的信息所占据,要想真正的在本行业内扎根,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花费时间沉淀自己,也不能只是光说不做,处于空想的状态,我们要有行动力,要从本质上去改变。即使未来的就业方向发生了改变,但这种方法状态是可以互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长路漫漫,董佳佳已经坚定了选择,他将信念如磐,初心如故,心系潍院,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也将为中国的动画事业添砖加瓦。(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景晓滕 陈欣彤)
发布时间:2024-06-05张元昊,2022-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歌尔科技产业学院2021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班。他成绩优异,平均学分绩点居专业第一。他是山东省政府奖学金获得者,曾获评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三等奖、第十五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一等奖等荣誉。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张元昊同学树立远大志向,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目标,用学识成就理想,用理想照亮未来。日拱一卒 功不唐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没有平日的积累与付出,就不会有一鸣惊人的时刻。张元昊平时热爱阅读历史书籍,在阅读中他感受到了数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了养分,增长自身见识,获得启发,这些都让他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处理生活与学习的问题。张元昊在校担任多项职务。他是专业班长,同时也是学生会青年科技创新中心负责人。身兼数职的他不仅学习优秀,工作中也获得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他热心服务同学,认真管理班级,获得了“校优秀班干部”“省优秀班干部”等多项荣誉;作为部门负责人,他带领同学们积极参赛,屡屡获奖。这些锻炼,让他在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技巧、自我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全面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让他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张元昊在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中找到了平衡点。对于如何在工作与学习中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的问题,他笑着说:“在面对大量的工作时,我首先做的是规划,不将时间花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从而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按时高效地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并且将主要精力花费在重要的、难解的学科上。”正是合理的时间规划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使他学业与工作“双开花”。在科技创新方面,张元昊更是收获颇丰。他在大学三年中,多次参加学科竞赛,并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些比赛不仅开阔了张元昊的视野,丰富他的专业知识,也提高了他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他以后的学习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比赛过程中,张元昊遇见许多困难,解不开的难题、时间的仓促……可是他坚持不懈、积极进取,认真思考问题,一步步攻克难题。他团结同学,充分用好团队的力量,滴水可穿石、星火可燎原,他们的努力最终使困难迎刃而解。笃志前行,虽远必达,张元昊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远超常人的毅力必定会使他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愈走愈远。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实现拿到奖学金的目标,张元昊进行了充足的准备。他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从大一开始就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并且从一而终地坚持贯彻每一步规划,合理分配精力和时间,向着理想的高地一步步靠拢。在学习中,他在上课时不负每一寸光阴,全身心投入课堂中,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培养专业素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个人发展中,他积极参加各种大赛,善于抓住机遇,始终不懈怠,秉持着严谨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次的参赛准备,每一步都精细打磨,争取能够拿出自己最好的作品,用过硬的实力取得了名列前茅的成绩,最终达成了自己理想的目标。但通往成功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张元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也曾经遇到无数困难与考验。在奋斗的历程中他也曾陷入迷茫,“能否凭借自己的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个顾虑成为他对自己的叩问。“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张元昊的前行之路并非踽踽独行,“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对我的影响比较大,他们经常给予我鼓励和帮助,让我有了信心。他们还教给了我许多处理工作与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让我获益良多。”辅导员和专业老师的鼓励和帮助,成为了张元昊奋斗路上的点点星光,为他鼓足了勇气、坚定了信心,使他得以在漫漫征途中不断充实自我,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路披荆斩棘。“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张元昊的经历正是这句话的生动演绎。他将不断来临的考验当作成长的契机,在应对的过程中磨炼自我,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在风雨兼程的日子里,张元昊不忘初心,始终向最初定下的目标看齐,并为之付出不懈地努力。他最终成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算是对前两年努力的一种认可,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要求”,张元昊如是说。在获得国家奖学金后,欣喜之余,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精益求精,准备以更昂扬的姿态面对下一次考验。“保持自己最好的状态以配得上这份荣誉”,张元昊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并表示他在回首奋斗历程中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坚持。“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生难得可贵的便是从始至终,日以继夜地奋斗与坚持。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历尽千帆,坚持到底的人终能越过重山,见得柳暗花明。奋楫笃行 臻于至善“每个人都想有所成就,却不知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在大学期间,张元昊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参加了各种重要比赛。谈起这些经历,张元昊总是感慨万千,收获颇丰。丰富的竞赛经历让他受益匪浅,带给了他许多实践课堂知识的机会,让他得以在实践中学思并进,更上一层楼。在担任各项职务的过程中,各式各样的比赛活动不仅锻炼了张元昊的能力,也让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相约逐梦路上;他们共同奋进,一起谱写荣光。大学中的种种经历,丰富了张元昊的人生阅历,让张元昊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即使未来道阻且长,可是张元昊大学生活中温暖有力的点点滴滴,给予了他面对磨难的勇气与底气。我们生而平凡,可这并不限制我们去成就非凡的人生;我们生如微光,但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绵薄之力奉献国家与社会。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张元昊眼光长远,他决定未来继续深入研究电子领域的高深知识,增强自己的专业本领,提升自己改革创新的意识,立志将自己建设成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材,为国家与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尽管未来的求知道路会波涛汹涌,可张元昊依旧坚定地选择成为乘风破浪的勇者,善用顺境,直面逆境,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里掌好人生之舵,向着理想竞逐而上。“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不要被自己限制了手脚,探索多种可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并坚持下去。”这是张元昊践行的人生信条,正如他所说,人生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汪洋大海。他用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个真理,并以此倾心教导学弟学妹们,要多去探索多种可能,通过勇敢地不断尝试,来确立自己的未来规划与人生理想。人生在于尝试,不必怕错,每一次经历都有独特的价值,做一只敢于翱翔的鹰,而不要做困于一隅的畏首畏尾的井底之蛙。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在不远的未来,张元昊依旧会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积极探索未知的世界,继续在漫漫的真理道路上上下求索。踏过山河平川,熬过腊月寒冬,回首再看,原来山的那头,早已山花烂漫。(学生记者 郭子璇 段晓晴)
发布时间:2024-05-06王静怡,中共预备党员,我校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学习方面,她求真务实、虚心好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在工作方面,她兢兢业业,积极带领同学们开展团日活动,思考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在一次次地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中,塑造了她勇于开拓的实干精神和乐于奉献的优良品格。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她坚韧奋发,勇毅笃行,用满心真意,换笑容满面。她怀揣着梦想,素履以往,在平凡小事中书写奉献与爱的故事。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此次国家奖学金的获得不仅是对王静怡大学期间无数个日夜努力的肯定,同时也是催她奋进的新起点。心怀感恩,所遇皆美好。能获得这样的成绩,王静怡十分感激一路走来向她伸出援手的良师益友,他们的无私帮助给予了她很多的支持和鼓励。其中,她特别感谢的是她的辅导员陈菲菲老师。陈老师除了帮她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以外,还鼓励她勇于尝试新事物,勇敢挑战自我,追求梦想。陈老师的言传身教,让她不断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成长和进步。这让她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早早树立目标,努力学习与奋斗。正是因为这些坚强的后盾,王静怡才会一路自信地继续前进。选择所爱,爱所选择。生命的长河因热爱而不再漫漫,年少看过的综艺节目《交换空间》于她而言,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从那时起,这颗“设计”的种子便被深深埋入心底,静待生根发芽。出于对美术设计的热爱,王静怡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坚定地选择了潍坊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并如愿以偿地被录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王静怡对“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更能充分发挥她的潜力,取得理想的成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王静怡直言,与高中相比,大学的闲暇时间更多且更加自由。在许多同学松懈浮躁之时,王静怡依旧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学业上。她制定了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每堂课的计划。于她而言,这样不仅保证每天都能学有所获,而且还能减轻期末复习的压力。过去的三年里,她见过晨曦中的图书馆,走过繁星下的寂静校园,校园的每处都记录着她学习历程的点点滴滴。越努力越幸运,这是王静怡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她久久为功,持续奋斗,所有的坚持方才换来如今的繁花似锦。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这些都只是过往,现在则是一个新的开始,她不会沉溺于过去。面对困难挫折,王静怡以“坚持”二字与之对抗;面对成就盛开,她依旧不骄不躁、继续前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少年壮气 奋烈有时“一舟走天下,山水赋青春。”王静怡的辛勤付出和锐意进取,使她蜕变为一个杰出的个体,熠熠生辉于众人之中。王静怡个人履历优秀,她曾荣获山东省优秀学生的称号,且在山东省“我与党的二十大”课程思政短视频比赛中斩获三等奖,同时也被评为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学生。在学校,她获得过一等奖学金,还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和优秀社团干部,还被授予了潍坊学院青年志愿服务标兵和潍坊学院寒暑假“三下乡”优秀个人,获得大大小小的荣誉总计有三十余项。王静怡在致力于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技能,以实现更高的学业目标同时,还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活动,利用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她热衷于投身各种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奉献和助人,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成长。这些经历和努力让她成为一个更全面、更卓越的人。去年,王静怡与同学们前往寿光开展了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那里,她们踏入巨淀湖景区,以国画的形式描绘了湖景的美丽。她们还前往寇家坞四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用书法进行艺术创作。她们参观了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陈列馆,那里的历史记忆让她们深受触动。最为难忘的是,她们在这次实践活动中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令她深受党性教育的熏陶,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王静怡深入地体会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特色文化。她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化建设和美育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这不仅锻炼了她的能力,还让她感受到了社会实践的意义,收获颇丰。由于在多次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王静怡被授予学校“青年标兵志愿者”的荣誉称号,她深感这是对她努力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志愿者精神,即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精神,是她一直行动的指南针。她参与的志愿活动多种多样,包括在特殊学校教小朋友画画、疫情期间负责防控、在社区内陪伴孤寡老人等等。她热衷于在生活中奉献自我,当他人遇到困难时,她总是愿意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助力志愿活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活动既是“助人”,也是“自助”,在传递幸福的同时,王静怡也实现了自我价值,更是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前路虽险 未来可期“过去并未消失,而未来已经存在。”道阻且长,王静怡不停地奔跑,朝着那未知的远方,述说着独属于她的人生风采。作为一名需要终身学习的美术设计生,她对书籍的感情是非常浓烈的。文学书籍与历史传记,是她繁忙生活中的一针“精神镇静剂”。闲暇之余,她会在文学的海洋里,体味各种人物角色的人生境遇;在阅读历史中,感悟中国乃至世界的优秀文化。这些书籍给予王静怡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她思维方式和人生观的塑造,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给自己的生命道路以启迪,进而明确了自身所追求的目标。林语堂有云:“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王静怡潜心遨游于书海,在阅读中,品味她的人生。她坚信,阅读能够开阔视野,提升自我,让她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正值青春韶华的她,带着一腔热血,在设计领域大放异彩。寒来暑往,鸟飞兔走,在不知不觉中,她已是大四毕业生,离毕业越来越近。面对自己即将逝去的大学青春时光,她不曾后悔,因为她在学业上,认真努力,带给自己丰硕的成果,赢得了老师同学的褒奖;在实践中,默默奉献,带给身边老人稚童温暖与爱,实现了自己的青春价值。她目光坚定,为心中理想前进。她那颗年轻炽热的心,用最强有力的跳动,不断地告诉她:她的青春无悔。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她的座右铭———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面对未来,她表示,将继续脚踏实地学好专业课,完成自己的毕业创作以及毕业论文,为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断地进行实践,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本领,并将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她已做好自己下一步的人生规划。她想从事教育培训类或者行政管理类的工作,并做好了准备要在这个领域里发光发热。王静怡正牵着名为“未来”的风筝,紧握手中的细绳,助它越飞越高。对于学弟学妹,她感慨道,青春需要践行。她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在奉献中体会青春的美好,并在活动中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提高自身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她还补充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保持良好学习成绩之余,还应拓展自身各方面能力,积极涉猎课内外的各种知识。王静怡在自己的青春年华中,无畏向前,大步迈向未来。有言道:“迷途漫漫,终有一归。”善良而又坚韧的她,定会在以后的路途中,继续挑战自我、打磨自我,在顶峰与自己的未来相见。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位怀揣梦想、勇攀高峰的优秀学子,在未来的道路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学生记者 申明静 查小曼 赵嘉一)
发布时间:2024-05-06邱潇乐,理学博士,学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202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物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和预测二维材料的磁性和超导电性、电子化合物在调控材料新奇物理现象中的应用,以及寻找多铁材料和具有能谷自由度的材料。入职仅一年,邱潇乐的科研项目《电子化合物衬底调控二维材料电子和超导性质的理论研究》便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项目。脚踏实地 精益求精对于邱潇乐来说,科研是一个获得自我成长的过程,正是一步步摸索,不断探究,不断试错才能收获现在的结果,而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邱潇乐而言是一个磨炼人格和完善心性的过程。邱潇乐深知项目获批的艰难,如何让本子脱颖而出,前期调研是项目创作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邱潇乐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从下定决心开始,邱潇乐便阅读了大量的基金申报书,写作过程中借鉴了专家和优秀基金申报书的撰写经验,最终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除此之外,邱潇乐精益求精,根据学院领导、同事以及博导的建议一遍遍打磨申报书,使申报书的整体语言更加精炼、逻辑更加清晰、条理更加清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成功获批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成就,同样也离不开学校和团队的支持,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邱潇乐感慨道。除新颖独特的选题外,项目的成功获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产出高质量成果,需真正进入一个科研领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及学校的支持,邱潇乐的感动溢于言表:“学校为我们邀请专家讲解基金申报书如何写作,以及相关政策和申报流程的解读,使我受益良多。”学校为年轻人施展自己的科研抱负提供了机会和舞台,给青年教师创造了越来越好的科研环境和软硬件设施,物电学院实验室的高性能计算机集群,一系列正版的计算软件,为邱潇乐的科研提供了足够的支持。科研从来不是靠单打独斗实现的,项目的成功获批同样离不开团队协作的力量,能够加入一支志同道合的科研队伍是邱潇乐最自豪的事情。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团队成员也纷纷倾囊相授,小到语言措辞,大到内容框架,这些指导与建议使申报书不断完善,最终从海量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一份耕耘,一分收获,邱潇乐认为,基金的获批是自己科研规划中的一个收获,但并不是终点。心坚石穿 有志竟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项目的获批,对于邱潇乐的意义十分重大,让她对自己一路来的坚持倍感振奋,更坚定了她在科研之路上的步伐,也延续了自己少年时期的“科研梦”。回望漫漫科研路,2015年的邱潇乐第一次与科研相遇。作为一名研究生,SCI论文的发表是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她面临的最大难题。论文发表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不仅需要有充分的实验数据和分析,还需要对相关文献建立深刻的理解,而论文的发表与否将直接影响一个学者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衡量标准。“严谨和实事求是”是邱潇乐一直秉持的科研精神,也是她坚持科学研究的“密钥”。“物理相关的研究都是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是客观的可重复的,这就需要研究过程中每一步都严谨科学,对研究数据和结论要实事求是。”邱潇乐解释到。无论或大或小的物理实验,她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准绳,确保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论文的发表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开始学习相关技术理论到最终整理成文,邱潇乐历时整整四年。四年间,她不断试错修正,越过种种阻碍与坎坷,最终成功发表人生的第一篇SCI。在文章被接收的那一刹那,所有的困难与泪水都与往事和解,变成了璀璨又难忘的回忆。提起选择契机,邱潇乐说:“从初中开始,就对物理学情有独钟。”正如她所言,理想与热情是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无论是少时的热爱,还是之后的选择,兴趣是她一直投身于科学研究的最大动力,谱写着她与科研的故事。如果说兴趣是选择科研的初心,那读研明确方向后,责任感与信念感便是邱潇乐坚持科研的基石。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无疑是幸运且幸福的,谈起物理学时,邱潇乐脚下有路,心中有理想,眼里有光。孜孜求索 矢志育人如果说科研是邱潇乐交往多年的伙伴,那教学便是她初识的好友。从一个校园走进另一个校园,身份却发生了转变,虽然与物理学已经打交道多年,但青年教师邱潇乐的教学路才刚刚开始。若将育人比作一个梦,那么教师就是育梦人。选择成为一名教师不是一时兴起,从孩提时第一次迈进教室,长大后从事教学工作的种子便已经深深根植在邱潇乐的心中。“从小到大,我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十分优秀。”提起曾经的老师,邱潇乐言语中充满感激。无论是少时各科老师认真负责、深入浅出的教学,还是博士导师的恪尽职守、严谨治学的引导,每一位老师的闪光点,都促使着她想要成为一名像他们一样优秀的教师。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路途也并非一帆风顺,从实验室到讲台,身份的转变也意味着责任的增加,邱潇乐直言自己压力很大:“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还需要向优秀的老教师们学习。”从入职潍院的那刻起,教书育人便成为邱潇乐最重要的责任。虽然拥有教师与科研人的双重身份,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工作成为她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但是,她认为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受到启发,而科研成果也可以反哺于教学,运用在教学中。因此,除了潜心科研,邱潇乐还会花时间钻研教学,提升教学水平,把所授内容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初登讲台时,作为讲台新秀的邱潇乐,时常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感到困惑,也曾自我怀疑,但随着授课经验不断丰富,她调整状态,积极探索用更多元的方式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邱潇乐表示会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确保充分备好课的前提下,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作为一名教师,邱潇乐希望学生以热爱为盾,以坚持为矛。“无论是什么原因选择了当前的专业,如果打算以此为事业的话,那就让自己多角度全方位的去了解它并热爱它吧。”邱潇乐如是说。她认为,热爱会让自己在学业和职业生涯中多一份坚持和跨越坎坷的勇气,而坚守下去则会遇见更强大的自己。探索之路,没有终点。不负韶华,在最好的年纪投身科研;不忘初心,让梦想成为坚持的动力;不惧挑战,怀揣必胜的信念教书育人。行进路途虽曲折跌宕,但邱潇乐不断用已知的理论,浇筑通向未知的桥梁,向着梦想的方向前行,奋斗之路永不止步。(王一晨)
发布时间:2024-05-06刘冰博士,2021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年7月入职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成为一名潍院人。从事教育工作一直是刘冰博士的梦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以来,她一直将春风化雨育桃李的信念铭刻于心,教学科研两不误。教学方面,她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的备课工作,承担了本科生《固体物理》《热学》《大学物理A》等课程,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基本功,教授的课程获得了同事、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2022年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喜报连连,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物理学师范专业认证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她教授的《固体物理》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科研方面,她主要从事低维拓扑材料的研究工作,博士期间在Phys.Rev. Lett.、Nano Lett.等顶级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同年,依靠潍坊学院良好的平台和自身的积累,她接连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2023年,她发表了SCI论文2篇,主持省级横向课题一项,撰写的案例《科技,为课赋能》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入职潍院以来,刘冰博士感受颇深的是潍坊市和学校对人才的高度重视,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安家费、配套经费、“潍院学者”人才工程等多项人才政策不仅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充裕的生活保障,更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入职以来,学院更是展现出了对科研工作的高度支持,投入上百万用于购置实验和计算设备、建设重点实验室,大大改善了科研工作环境,同时,持续不断地引进高水平人才团队,为学院注入新鲜血液。学院提出的“五个一工程”鼓励教师们组成科研团队,使得每一位教师都有获得成才的机会。刘冰博士说,物电学院是一个非常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初入这个大家庭,就感受到了领导同事的诸多关心和温暖,大家劲是往一处使的。因为喜爱,所以付出,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她表示,正是借助学校和学院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的良好的工作条件,自己才能够在教学科研之路上一直追逐,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人生价值,未来希望更多的青年才俊能一起加入,共同参与潍院的成长。(文:张国廷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2-21曹凯凯,副教授,2019年6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同年入职潍坊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现为山东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青年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潍坊学院“优青”支持计划人选。入职潍院4年多,曹凯凯博士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快速适应岗位,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积累教学经验,提高科研能力。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发表SCI论文5篇;参与完成了在线课程《经济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录制工作。“我本科就是潍院数学院的,博士毕业后又回到母校工作,一切都那么熟悉,这使得我能够快速融入数学院大家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另外,数学院精心组织学术报告、博士论坛、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多种活动,使我收获颇丰,教学、科研能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 曹凯凯博士说道。在潍院,曹凯凯博士感受最深的是学校和学院一直努力为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对于新入职博士,潍院与潍坊市政府提供高额安家费、住房补贴、科研启动基金等,解决初入职场科研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另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打造成长型人才梯队,学校于2021年出台《潍坊学院“潍院学者”人才工程实施办法》,计划五年内遴选10名“潍院学者”领军教授、30名“潍院学者”特聘教授、80名“潍院学者”杰出青年人才、150名“潍院学者”优秀青年人才,学校给予重点支持,造就一批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一直以来,数学院对青年教师的成长都非常重视,组织学术报告、博士论坛、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多种活动帮助他们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特别是青年博士的基金申报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多措并举的方式,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申报经验交流,指导青年教师反复打磨申报书。近几年来,数学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青年项目7项,天元基金3项。目前,学校正处于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曹凯凯博士表示,将抓住机遇,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实现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发展。(文:张建玲 编辑:郭然 编审:王珍)
发布时间:2024-02-14高萍,外国哲学博士,201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同年入职潍坊学院,现为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翻译教研室主任、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回首来时路,缘分似注定,招才促相遇。高萍感言,她是昌潍师专英语系的一名专科生,正是当年老师的悉心教导,让她始终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持续的热爱;乘着学校人才政策的春风,重回母校深耕教研,见证了“人才强校”战略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来校之初,高萍享受到了学校发放的安家费、人才津贴等15万元,博士科研启动经费8万元。近年来,学校提高新引进博士待遇最高达60万,潍坊市提供生活补助和购房补贴逾50万元,博士科研启动经费最高达15万元。近年来,学校每年引培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超百人,这些都源于学校广聚人才的顶层设计,以及倾心引才、真心爱才、诚心待才、悉心育才的人才激励政策和平台资源。苦尽甘来终有时,一路向阳待花开。基于博士期间对宗教哲学的研究,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她主动承担起讲授《中国文化概览》《西方文化》等课程任务,尝试通过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实现教科研成果更多突破。2016年,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与教材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成功申报省社科规划·青年学者一般项目,学校按1:1比例配套经费;同年,“潍坊民俗文化的国际化路径探析”获评《潍坊学院学报》优秀论文。2017年,高萍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访学半年,夯实了传统文化根基,为教学科研深入研究奠定基础。2018年,她在《中国成人教育》发表论文《社区教育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证研究》;2020年,出版学术专著《宽容与理解:拜克视域中的犹太教与基督教关系》,《中国文化概览》入选校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外国语学院定期举办“明德学术沙龙”等科研交流活动,为老师们创造教学科研交流的多维空间,互享学术资源。2021年,高萍的“文化语言学视域下外语文化教学研究”在山东省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中立项;2022年,在院校经费资助下,《中国文化概览》课程上线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在外国语学院教育美学理念的指引下,高萍加入了学院课程思政团队,为其课程思政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她的“立德树人、立美育人——黄河文化美学指略”入选山东省本科高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译通你我 劳有所获”入选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典型教学案例,“‘立德树人、立美育人、立己达人’——基于‘三立理念’的《中国文化概览A》课程教学改革”获评校级课程教学改革优秀案例,研究报告“关于推动我省中医药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获省级批示。高萍还在学校实施的“潍院学者”人才实施工程项目中获“优青”计划支持,享受10万元/年人才岗位津贴。当前学校正处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关键时期,高萍相信,聚贤纳才、近悦远来的人才政策,定将开创各类才智竞相涌流的新局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文:秦萌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4-01-26付曦博士,2019年1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同年2月入职潍坊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学院。现为山东省“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研究与应用”青创团队带头人、潍坊学院“优博”支持计划人选,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联合指导硕士生3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1项、横向课题2项;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荣获2021年度学校优秀教师称号;荣获2023年机械与自动化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入职5年,我深刻感受到了学校在人才激励政策、科研创新平台、教学传帮带等方方面面为青年博士扎根潍院、干事创业提供的坚实保障。”付曦博士说。青年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与团队的协作,更离不开学校的高度重视以及培养政策的支持。学校连续6年举办“鸢都行”博士论坛、深入实施“潍院学者”人才工程、实施准聘岗位教师聘用制度、积极落实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和生活补助、持续推进在职教师挂职锻炼、访学进修等,不断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的激励举措和制度改革,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形成聚才爱才敬才的良好氛围,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付曦博士谈到,自己的进步成长、所取得的成绩都得益于学校人才政策支持以及领导同事的帮助和指导。初入潍坊学院,科研工作如何展开没有头绪,恰逢学院组织博士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研讨会,不仅可以了解其他老师的研究方向,为后续开展合作交流奠定基础,同时学习了撰写高质量项目申报书的思路与方法,最终成功获批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研究期间,积极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将科研反哺教学,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随着大规模引进高水平博士,学院投入大量资源建设科研平台,组建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形成了一股真抓实干、敢打敢拼的工作作风,并且鼓励广大教师走出去,将科学研究服务于企业社会的发展需求。作为高校教师,教学是主战场,学校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帮助新进教师更快更好地完成角色转换。“传授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帮助组织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设计;带动参与建课、教改项目,这些环节让我一步一步站稳讲台。教学能力的提升不在一朝一夕,旁听优秀老教师上课、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反复打磨教学内容、完善混合式教学设计、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仍然需要我不断地学习与积累。不忘育人初心,做立德树人、师德高尚的表率,不忘科研初心,做勇攀高峰、奋勇向前的表率,最终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思想过硬、能力精湛的高素质教师。”付曦博士说。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学校求突破、强特色、创一流“三步走”发展战略已经锚定,作为青年教师,实现梦想的征程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追求卓越、勇毅前行,不断开辟未来事业发展的新天地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干事创业,迎难而上,继续谱写学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是我们的担当与作为。付曦博士表示,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推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文:代进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4-01-23孙兵,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是我校原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08级物理学专业学生,学成归来回到潍坊学院工作,现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自2017年孙兵博士回到母校工作以来,真正做到了工作科研两不误。在科研方面,他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发表高质量SCI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子课题各1项,山东自然科学基金1项,横向课题3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10余项科研技术转化产业应用,服务行业发展,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合金空气电池供电系统在行业中已经形成规模化应用。所带项目荣获第二届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赛区一等奖、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赛区一等奖,西湖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奎文区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在教学方面,他主要讲授了理论力学、热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实验等专业课程,多次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国创计划”等大学生赛事并获奖,荣获“互联网+”山东省铜奖2项,“挑战杯”省三等奖1项,“国创计划”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5项,潍坊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种子”、“银种子”各1项,奎文区、高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各1项等。孙兵博士曾获得省内多所高校抛来的橄榄枝,以及去国外著名高校做博士后的机会,但是他主动放弃了这些机会,一种回报母校的思绪萦绕在他的脑海中,所以他果断选择了回母校潍坊学院工作。回校任教后,孙兵博士怀着“为母校多做一些事情”的热情,在科研、教学、育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主动提出担任2014、2015级学生的辅导员,积极引领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鼓励学生考研,并积极组织开展考研辅导班会,在孙兵博士的积极鼓舞下,2014级二百四十多名同学中有一百六十多人选择考研,考研过线率达60%以上,接近70人成功考取研究生,录取率30%,2015级考研录取率达到40%,物理学专业更有10人取得了继续博士深造的机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于学术之道路,破釜沉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于教育之事业,乘风破浪;奋进担当,兢兢业业,心怀高远,花自盛开。孙兵博士倾心教育、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执着努力,怀揣一颗热忱的心对待教育,向着新的更高的目标扬帆起航。(文:张国廷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4-01-19许瑞瑞,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生物与海洋学院副院长,山东科技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山东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23年8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10余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和核心期刊20余篇,参与申请专利3项。心怀感恩与科研共进步心怀感恩,所遇皆美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成功申请对于许瑞瑞来说是很“幸运”的,她内心充满了感恩与感动。“这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立项,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离不开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也离不开课题组成员的团结互助。”许瑞瑞感慨道。其实这份“幸运”的背后,是许瑞瑞在科研道路上孜孜不倦至微至精的努力。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引进大批优秀博士人才,不断优化科研条件,加大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数及立项经费数均创历史新高。许瑞瑞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报需要持续发力,在近两年的准备过程中,更是经过多次学院论证、同行专家指导,课题组团队成员也是一遍遍通读申报书,查找不足,补齐短板,不断打磨申报书。最令许瑞瑞感动不已的是,在她遇到困难时,她的科研合作伙伴们总是暖心鼓励,大家齐心协力破解难题,这也是她在科研道路上能不断前进的源源动力。“我的家人一直都很尊重我个人决定,不论是出国留学,还是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专注教学与科研,他们都无条件支持我,鼓励我,关心我,家人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底气”,许瑞瑞在提及家人和好友时幸福感溢于言表,“身边有太多优秀的科研同伴,是我学习的榜样,也非常感谢这些好朋友给予的宝贵建议、帮助和鼓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科研之路、重在坚持。在攀登科研高峰的道路上,许瑞瑞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荣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潍坊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潍坊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潍坊市第十届科学技术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多项奖励,正是这些科研成果的慢慢积累,才有了今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立项成功。“板凳一坐十年冷,旁人岂知其中苦。”作为科研工作者,许瑞瑞不忘初心,在科研道路上数年如一日。作为分管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负责人,虽然行政事务颇多,许瑞瑞也尽量抽时间多阅读文献,时刻关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敏锐发现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契合的创新点,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她还认真钻研琢磨专业书,不断完善专业知识,助力高质量教学和研究。杨绛先生曾言:“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许瑞瑞老师热爱阅读,在忙碌的教学与科研之余,她会挤出时间来阅读,读书于她而言是最好的良药。坚持热爱走科研之远道科研环境对科研成效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过程中,许瑞瑞深有感触,“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科研支持,同事之间和谐互助,我在积极奋进、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中受益匪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立项初始,许瑞瑞查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向同行专家多次请教,课题组团队成员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项目选题的依据,结合前期果树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基础,探讨新型肽激素的转录调控机制,全面解析肽激素发挥作用的互作蛋白及其信号转导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为提高申报书质量,许瑞瑞与团队成员多次交流研讨,反复推敲论证,大到立项依据到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到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到可行性分析,小到每一处标点符号、行间距、起止页码都进行认真修改,努力做到严谨缜密、条理清晰,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案可行性高,研究基础扎实。学院学术培育团队的每位成员也因学术交流活动接触到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和科研课题,大家相互启发,充分交流,共同探寻科研领域的创新点和新突破。作为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科学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建立在长年累月、艰苦探索的过程中,因此需要具备不怕苦、肯吃苦的精神。提交申报书以后,虽然心有期待,但许瑞瑞依旧保持平常心,前期多次申请未获批,但评审专家给出的建议和指导对于项目申报书的修改与完善也是十分珍贵的。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该项目今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许瑞瑞认为,科学研究靠单打独斗很难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同样重要,要学会提出科学问题,积极与同行专家、老师、团队成员交流,进行有效沟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批是许瑞瑞团队不懈地坚持与努力的结果,也是崭新的开始。学校科研立项的新突破大大增强了众多投身科研的同伴继续走好科研之路的信心,以“热爱之心”耕耘“科研初心”。科研之路任重而道远,研而有“方”,赋能明“向”,唯有努力提升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方能不断成长。“热爱一项事业,就要奋不顾身地投入。”因为热爱,许瑞瑞一如既往地在科研领域探索。从事科研工作的点点滴滴,筑成许瑞瑞探索科研事业的高塔,虽常会与挫折相伴,但因感动感恩赋予的力量,令她深知艰难却仍不畏惧砥砺前行。躬耕教坛行育人之使命在教学工作中,许瑞瑞始终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理念激励和鞭策自己,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力求做学生为人、为学、为事的“大先生”。对于许瑞瑞来说,比起成绩,她更关注学生的内心与感受。疫情期间,面对学生没有及时进入网课课堂、不能按时提交作业,她第一时间并没有责怪、批评学生,而是与学生细细交谈了解情况,设身处地站在学生角度为其解决因修双学位课程而未能兼顾学习的困境,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有效学习。当得知有学生因为考研选择学校及专业而焦头烂额时,她会与学生促膝长谈,给出合理建议,力求引导学生精准发力,准确选择。谈及许瑞瑞老师,学生们无不诚恳而向往地说:“想成为像瑞瑞老师那样的人。”责任是能力的基础,是成就工作的关键。许瑞瑞认为责任感是她努力平衡科研与教学之间的重要因素。不厚其重,不能任重;不敬其业,不能任教。“教学与科研相长”不是她一个人的追求,更是所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教育者共同的追求。“科学研究实际上十分枯燥,兴趣是首要的,其次需要学生自己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寻找乐趣。”许瑞瑞说。对她而言,学生不只是需要传授知识和经验的“后来者”,也可以是科研创新路上的“同行者”。许瑞瑞组织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参加课题小组,尽心指导他们进行课题实验,引导他们对实验更深层次的探究,激发学生对科研的探索精神,培养科研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研种子。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显得枯燥无味的探索如果没有兴趣的加持想要坚持下去是非常艰难的,对于科研的探索更加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她教导学生一定要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她还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怀感恩之心,感恩所有,感恩身边的每一个给予我们帮助的人,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积极参与每一次课题实验。下一步,许瑞瑞计划将科学研究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投入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以不忘初心、积极进取的心态和高水平科学研究带动广大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热爱教育事业,潜心科学研究,践行育人使命,许瑞瑞一直用心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她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对于潍院的热爱之情、对于科研的执着追求、对于教师职业无比的幸福感。未来的日子里,她将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全力以赴努力奋斗,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文:申明静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10-13回国一年后,文史学院刘红老师仍然会时不时地“神游”到萨格勒布大学文学院的课堂上。那个充满惊喜、感动、“意外”的课堂,她为之付出了三年心血。同样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身份在那里仿佛有不一样的注解。“当梳理‘付出’和盘点‘收获’同步进行时,我常常会感慨,公派支教这三年,奉献之余,收获最多的反而是我自己。”知天命之年,刘红眉眼弯弯,笑声中浸透了暖暖的亲切。汉语搭桥 结缘萨格勒布比起清迈用丰饶植被和慷慨日光吸引游客,萨格勒布本身就是一座令人惊叹的“博物馆”。作为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在欧洲那些著名的古城旧都面前并不算特别突出。不过,当地人对于历史与传统有着超乎寻常的珍视。200多座博物馆记录下整座城市的历史,也凸显了克罗地亚人对生活的热爱。古老厚重的城墙、斑斑驳驳的石板路、宏伟的哥特式教堂、神秘的巴洛克式古堡。从蒸汽机时代便已存在的缆车,沿着老旧的索道运行着;运营了130多年的有轨电车仍在老城里日夜穿梭……时间在这里似乎不是一个特定的“变量”。当刘红第一次站在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面前时,这位来自潍坊学院的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将原定两年的支教计划盘算得“门儿清”。“我从2002年起为留学生讲授汉语综合课。学校从2007年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我又教授包括词汇学、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在内的专业课。”对教学任务拆解地越细致,刘红越是盼着能有一次站上国外课堂的机会。“我想增长一些阅历,丰富我的课堂教学,让国内的学生在看书本学知识的同时,能通过我的切身体会,打开更为广阔的视野。”机会在2018年出现了。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人文学院想申报汉语系,需要能够进行课程设计的汉语老师。刘红得知后,主动提出申请,顺利成为一名国家公派汉语老师,并于2019年2月抵达岗位,开始了计划为期“两年”的海外汉语支教工作。海外支教,被戏称为一场“世界遇见你,你认识世界”的旅程。萨格勒布大学位于克罗地亚首都,是克罗地亚共和国一所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是该地区最大、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人文学院是个“外国语学院”,开设50多种语言教学,每个语言有三个年级。其中,汉语作为小语种课,人数比较少,一个年级仅有一个班,每个班只有8、9个学生。克罗地亚国土面积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80万人,常住华人1500人左右。“对于当地人来说,汉语太难了。而且很多人对中国不是很了解,学生们经常会问我一些像是‘中国男人回家后不做饭吗?’‘介绍家庭成员时为什么要先介绍爸爸妈妈?’之类的问题,文化的差异和相对闭塞的信息交流,让汉语在当地成为小语种,我也成了当地人眼中比较‘稀有’的‘外国人’。”一登上电车,就能吸引到小孩子们齐刷刷的好奇探究的目光,这让刘红格外开心,也在不断提醒着她:无论讲授汉语课程,还是传播中国文化,这条路,长着呢!做足准备,收拾齐整,站上讲台,翻开课本,刘红愣住了。这里使用的教材跟国内是一样的;然而与中国学生每个学期都有新教材不同,这些课本竟然是2000年初的老旧版本。在2019年的当下,讲解近20年前的老教材,看着学生们好奇又期待的眼神,刘红内心涌起了何止一万个不甘。当年暑假,正好有一个国际会议在上海召开,刘红借机申请回国,参会的同时到处搜罗课本。返程时,她的登机箱和书包里,塞进了20多公斤教材,全部是最新版本。车马劳顿,风尘仆仆,终于卸下书包,她的肩膀勒出了深深浅浅的红印子。复印教材、排出课表,刘红开始给萨格勒布大学人文学院汉学辅修专业一、二年级的学生讲授汉语综合课。综合课主要讲授语音、词汇、语法,从汉语拼音开始,到笔顺笔画,再到一些简单的句子,和一些实用性强的语法。词汇贯穿教学始终。“每个星期一年级安排8节课,二年级6节课,从最简单最常用的字词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课程排得很集中也很密集,同学们积极性特别高。”重任在肩 三年没有中断过一次课程每个星期5天课,每天18:30至21:30,师生双方在一个又一个3小时里不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欢乐融洽的氛围洋溢在教学细节里,刘红主导课堂进度的同时,也开始尝试了解和接纳当地文化,并将来自遥远中国的文化点滴融入其中。时间分秒过去,新的学期开始了。线下课堂教学两周后,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至。全球进入疫情高发期,这一阶段欧洲是世界疫情的重灾区,克罗地亚作为旅游国家,疫情形势更为严峻。迫于疫情,2020年3月16日至5月9日,克罗地亚全国开展了一轮严格封控。不能出门,不能线下教学,一个人租住在47平一室一厅的老旧公寓里,刘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恐惧和孤独。由于近7个小时的时差,当地上午正是国内后半夜,不能找人聊天,没有课程安排,备完课后,看着窗外空无一人的街道,刘红的心就像公寓旁边的电车轨道,慢慢长出“荒草”。她开始失眠,像“敬妃”一样一遍遍数着地板格子。为了保持足够的运动量,她每天在卧室和客厅之间的走廊上“疯狂”溜达,一共只有20步左右的“单程”距离,她听着音乐,每天硬是能刷出1万7千步,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把一双地板拖鞋磨出很“夸张”的洞。本以为疫情封控已足够煎熬,没想到当地时间3月22日6:20左右,一场震中距离所住公寓只有3公里的5.3级地震,再次拉扯着刘红脆弱的神经。短短24秒,床在晃,灯在晃,橱子晃到将要倾倒,老旧的墙面出现裂痕,刘红瞬间头发炸根。意识到地震,她匆忙拿上羽绒服,抓起手机往楼下冲。第一时间与教育部汉办项目官员联系汇报,工作群里的老师们让她带好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有效证件。看着手里紧握的一个手机,刘红掉头跑回公寓翻找证件。心有余悸地回到楼前空地,眼看着邻居们背着背包,互相安慰,只有自己左手手机、右手证件,刘红咬咬牙,又一头扎进公寓。气喘吁吁还没站定,第二次余震紧赶着“追”过来。4.9级的地震发出群蜂一样的轰鸣声,周围人群纷纷蹲下,刘红连忙学着大家的样子,抱着大书包蹲在地上,把头深深埋在臂膀间,很久不敢抬起来,只有眼泪默默砸在地上,消弭在尘土里。盯着墙上严重的裂缝,刘红晚上更睡不着觉了。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余震,她找到屋里的承重墙,在床铺和墙之间狭小的缝隙里,塞进两床被子,凑合着睡了两个星期。挨到解封后,她在距离学校很近的地方找到一处很新的房子,用最短的时间搬了进去。2020年12月29日,当一场6.3级的地震再次来袭时,刘红已经能“熟练”地躲进面积最小的储藏室里,还能在来回撞墙中拿着横波和纵波的区别来“自娱自乐”一把。这些惊心动魄的经历和艰难的心路历程,刘红只敢分享跟自己的丈夫,也唯有她的“大男人”能从那些絮絮叨叨里,读懂这个“小女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孤独。“我的先生扛起了家里全副担子,我身处‘前线’,只剩下一个任务:全力确保教学工作按计划正常开展。”令刘红无比欣慰的是,即便作为小语种课,除了2020年3月至6月疫情封控期间采用线上教学外,其他时间均为汉语课堂面授教学。经历两次地震,震后很多老师取消了课程,但是她坚持授课,从没有中断过一次汉语课。“未知的经历竟然激发出这般勇气和潜力,这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我很开心看到这样的自己,也让我对坚守责任感到非常骄傲。”回想起那段时日,刘红笑的像个孩子。教学相长 希望你们也能爱上我的祖国和家乡原定两年的支教计划,变成了三年。从初级汉语综合,到中级汉语综合,再到HSK汉语标准教程4级,加上听力课、阅读课,在学生和同事们眼中,刘红像是承建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的中国路桥一样,不断刷新专属于“基建狂魔”的中国质量和中国速度。不同的是,中国路桥克服疫情停工的困难,用两年时间建成一座长2449米、宽22.5米的跨海大桥。刘红在3年时间里,帮助萨格勒布大学人文学院完成了“3+2”(3年本科,2年硕士)汉语专业的申报工作,策划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撰写了本科阶段所有汉语课程的课程大纲,结束了二十多年来汉语专业在克罗地亚仅仅是辅修专业的历史。刘红说,她喜欢接受挑战,各种各样的挑战。备课时,她更看重“备”学生。课件里出现的词汇,会是哪个学生的知识盲点,他们的掌握情况如何,会提出哪些问题,这些统统都在刘红的考虑范围之内。课堂上,“每次他们提出‘超纲’问题,我都格外兴奋,让他们掌握更多新知识的同时,我也从他们身上受到很大启发。”课后,刘红与学生经常交流互动。面对课本上“包子、饺子、馒头”之类的词汇,刘红干脆来个“现场教学”。“学生很喜欢吃我包的饺子。每次都要做很多,让他们吃饱吃好,还要带走。”刘红笑着说,“我是潍坊人,我还做过潍坊肉火烧给他们品尝,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是大家显然很‘买账’。”“潍坊肉火烧很像‘派’,但是这个派为什么不是甜的?”“中国女人婚后不用像克罗地亚女人一样,改成夫姓吗?”“中国不是很落后吗?潍坊怎么会有那么多高楼大厦?老师是在吹牛啦!”“我喜欢风筝!潍坊竟然是世界风筝之都?太不可思议了!”闭上眼睛,刘红总能回想起第一堂课进行自我介绍。介绍完自己,介绍中国和山东,介绍山东的孔子、泰山,介绍她的家乡潍坊;展示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的标志性建筑物图片,跟大家畅聊青岛啤酒走向世界;打开几张花花绿绿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学生们纷纷发出惊艳的赞叹声;点开潍坊的城市景观图,告诉大家,潍坊市区人口已然是萨格勒布总人口的3倍多。萨格勒布是首都,也是克罗地亚最大的城市。关于潍坊和山东的一切,从刘红嘴里讲出来,都是津津有味的,那是她的家乡,她愿意向所有人讲述“她”的美好,通过讲授汉语,在更多人心里埋下一颗属于“中国”的种子。于是,在传承和推广中国文化的道路上,刘红的步伐走得更为坚定。她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十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桥”比赛并获得克罗地亚赛区冠军,本人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她联合法国、德国、西班牙、塞尔维亚等国的师生进行了大学生海外实践教学可行性考察和研究,完成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海外实践教学探索与研究”。她教学生们了解京剧、做剪纸,学生们的剪纸作品被她陈列展览,收效甚好。她积极传播中国茶文化、中国古典音乐、中国饮食文化、八大菜系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克罗地亚人主动了解中国,喜欢上了中国和中国文化。她的学生中,仅2019年就有4人成功申请了中国的硕士或博士并到中国留学深造。2023年暑假期间,她的5个在中国留学的学生约好了要到潍坊找她,“到刘老师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对刘红来说,这当然是最自豪最快乐的事。“我就说嘛,三年公派支教,奉献之余,收获最多的反而是我自己。是这个意思不?” (陈鸣飞)
发布时间:2023-06-29站在三尺讲台,她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为学生的明天点亮一盏灯;在科研工作中,她倾注所有心血,为学校化学学科建设及学术研究添砖加瓦。无论在学生中、同事间,还是回归家庭时,她都用心温暖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她就是学校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教务处实验室管理中心主任、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张娜娜。张娜娜自2012年带着国内、外双博士学位入职潍坊学院,至今已经为学校奉献了十余载青春。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她用满腔的热情对待每一位学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在见证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凭着自身的使命感以及过硬的教学科研能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屡创佳绩。不忘初心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从站上三尺讲台,张娜娜就一直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她深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责任心,才能站到讲台上。因此,张娜娜一直坚持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主动参与各类教学培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主持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1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她的实验课程上线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获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课程教学类案例一等奖。她率先采用全英文给学校第一批留学生授课,授课效果受到外籍学生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因为没有语言障碍,学习起来效率很高。疫情期间,她又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琢磨网络授课技巧,真正实现“停课不停学”。张娜娜表示,在她的课堂上,看到每个角落的孩子都在认真听课,她就很满足。她是学生口中称赞的学识渊博、可亲可敬的好老师,在她的课堂上,不仅传播知识,更是育人为先,她会将我国科技进步的伟大成就、制度优势结合课程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共鸣和自豪感,还将自己求学多年的经历分享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她曾说:“授课过程中,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我还特别喜欢与他们分享交流,每一次上完课,我都感觉特别享受。”付出换来累累硕果,张娜娜的课堂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好评,教学效果连年优秀,她也多次荣获学校“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教师等荣誉。课堂教学外,张娜娜在指导学生方面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还将化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中,作为指导教师团队中的一员,她带领学生认真研究大赛章程,精心设计每个训练环节,数月熬夜指导学生实验,参赛团队经过层层选拔,成为山东省内唯一晋级决赛的高校队伍,最终荣获全国决赛一等奖,她本人也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砥砺前行 科研路上坚持不懈不空不松,从严以终。从教多年,张娜娜始终没有放弃自我提升,在科研道路上她不断创新,追求超越,成功入选学校“杰青”人才支持计划。迄今为止,她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科院开放课题2项及市、厅级科研项目多项,相关科研成果获多项市级二、三等奖。她还注重产学研结合,以科研成果应用型发展为引领,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研发,主持多项横向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张娜娜利用个人在国外所学的拉曼技术的优势,使得学校与山东省科学院材料所合作的项目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该奖项作为学校重要成果,为学校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她表示,为了这个项目,她克服种种困难,打破了固有条件的束缚,另辟蹊径,利用现有技术,结合博士期间的成果顺利将研究推动下去。在面对评委会的质疑时,她用成果证明了学校在科研方面的实力,最终赢得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肯定。她是同事心目中认可的勇挑重担、踏实勤勉的实干者,在科研工作中,张娜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遇事勇于承担,是化学专业公认的技术骨干,始终以集体利益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加班加点,冲锋陷阵,牺牲个人利益,为学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面对已有的科研成果,张娜娜并没有对自己放松要求,她诚恳地说道:“在需要我的时候,我是一定会顶上去的!”用心经营 温馨美满的巾帼标兵张娜娜说,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而在女性工作者的世界里,只有“更不易”。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她既是教师也是女儿、妻子、母亲。多重的身份不可避免的会有冲突,但她会平衡处理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于工作,她以认真、坚持的态度勤勉耕耘;于家庭,她又以包容和尊重来珍爱呵护。在同丈夫的相处中,他们彼此相互体谅,共同构建温馨的家庭氛围,张娜娜说:“我和我爱人是潍院走出去的同学,学生时代感情就很好,毕业后,我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展,虽然异地八年,但是感情始终不变,我总戏称我们是经历了八年抗战。”在对儿女的教育中,她以身作则,十分注重对孩子们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从孩子出生至今,近十年时间一直与公婆生活在一起,三代同堂,长幼有序,和谐友爱,还被评为学校“五好家庭”。张娜娜表示,在教育孩子的方面,爱人和公婆都大力支持她,孩子们在和谐美满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她还言传身教,培养孩子们独立、勤奋、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们在学校里表现也非常优秀,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对于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张娜娜坦言这是对她十余年工作的一个肯定。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科研工作者,她坚信要想取得成绩,需要付出加倍的汗水和努力。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努力,而是因为努力了才会有希望。张娜娜在前进的路途中心怀感恩、懂得知足,不羡慕别人,也不去计较得失,她说:“不沉迷于幻想,不茫然于未来,走好今天的路,过好当下的生活,在最美的时光里,以新的自己迎接新的春天。”工作永无止境,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张娜娜仍将上下求索,继续用初心和激情谱写新时代的精彩华章。
发布时间:2023-03-23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