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3月,全国两会如期而至,学校师生对两会的胜利召开高度关注、反响热烈。广大师生纷纷表示,对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奋,对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期待,将会继续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奋斗,对未来充满信心。山东省政协委员、党委书记李东: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全国两会直播的观看,特别是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一一六八”部署要求,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聚焦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等年度重点工作,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潍院力量。党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正处级)郭建伟:十年奋进跃龙门,再度出发响春雷。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雄壮号角。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将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全国人民的实际行动,擂响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的铿锵战鼓。从现在起,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凝心聚力谋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主张、国家的期盼、民族的希望化作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谱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恢宏篇章,意气风发、众志成城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进军。科研处处长赵文亮:全国两会顺利召开,代表们建言献策,共绘我国发展新蓝图。我满怀期待地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国各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深感自豪,也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更加坚定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强大信念,也激发了我投身建设优势特色突出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内生动力。作为一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推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向纵深发展,推进学校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2021年“鸢都学者”、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曹连振:2023年全国两会如期而至,让我心潮澎湃、精神振奋。李克强总理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和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的发展任务,国家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重要一年,作为一名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我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科技的重要论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量子科技创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添砖加瓦!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唐魁: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全党上下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更强合力。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今年政府工作把促进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今年应届毕业生将高达1158万人,规模持续扩大,创历史新高,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我们更要积极行动、细化指导、精准帮扶,加大访企拓岗力度,打通供需梗阻,做好线下和云端的校园招聘,助力毕业生找到心仪工作。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政法学院2020级行政管理专业赵卓:已圆千载小康梦,再绘百年锦绣图。全国两会如期而至,观看开幕会后,我感慨万千。这个时代,是中国青年堪当大任的时代,站在时代浪尖的我们,更应踔厉奋发越高岗,青春热血铸辉煌。作为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我将继续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真正了解同学们的所期、所想、所盼,让“用心服务 在你身边”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将其作为自己的信条,传递到每一位学生骨干心中,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去服务每一位同学。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学生骨干不是“学生官”,是“青年友”,只有在“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中去体现自身的责任与担当,把学生会打造成同学们想得到、找得到、靠得住的温馨家园。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李芮:全国两会如约而至,在今天上午的开幕会上,当听到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到“2023年发展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时,我一瞬间想到了2022年底爸妈说过的一句话,“咱家做了10多年的生意,客户需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排满了预期。”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再想到他们说这段话时脸上洋溢的幸福,我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国家政策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一项工作建议都非常贴合当下的发展。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身为一名青年学子,我愿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文:郭然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3-05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抢抓春季开学后促就业关键期,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2月28日,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二次调度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孙海波、副司长吴爱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党委副书记徐梅在行政楼一楼报告厅收看会议。本场会议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就业处处长唐小平主持。部分省厅和高校代表作交流发言,分享了各地各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措施。孙海波从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当前的就业形势和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等方面对春季学期促就业工作提出要求。吴爱华详细分析了近期就业工作形势和就业进展,从“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万企进校园招聘活动”“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联通共享”“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宏志助航计划”等五大方面对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做出具体部署。我校将按照此次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的通知》要求,抢抓春季开学后促就业工作关键期,加快推动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2023届毕业班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专员等共计70余人参加会议。(文图:谢丽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3-03本网讯 3月2日,学校召开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会议,分析当前形势,总结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并对2023年重点工作作出部署。校长冯滨鲁主持会议并讲话。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北海国际学院相关人员、国际交流合作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国际交流合作处负责人对国际交流合作面临的新挑战、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及2023年重点工作等进行了汇报安排。北海国际学院负责人对我校国际学生基本情况、教育教学管理情况和2023年重点工作等进行了汇报。冯滨鲁对下一步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做好国际交流工作;二是积极行动,要以更主动的作为,按需考虑,开拓思路,统筹推进;三是求得实效,要以更高的标准,精准谋划,做细做实;四是确保安全,要以更严的要求,确保合作交流全程安全。(文/图:王滨芳/张蒙蒙 编辑:张丹琳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3-03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学生工作要求,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夯实思政育人工作基础,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保驾护航,3月1日,我校辅导员“模块化·导师制”培训第一次汇报会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徐梅出席并讲话。会上,来自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资助育人等9个模块11个小组的汇报人围绕上学期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小组培训成效及研究成果(特色亮点)、小组研究困境、下一步小组培训方向及研究重点等方面进行了集中展示和汇报。徐梅在总结讲话时对各模块化培训小组的展示汇报给予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增强思政队伍能力建设、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提出四点意见:一是进一步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夯实思政队伍的理论基础;二是积极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实践成果,推进学生工作质量迈上新台阶;三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增强思政工作队伍素质能力;四是健全服务保障体制机制,提升服务学生能力水平。徐梅强调,加强学校思政队伍建设,提升育人软实力任重道远,作为辅导员要进一步鼓足干劲、凝聚力量、苦干实干,为全面建成优势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学工力量。据悉,辅导员“模块化·导师制”培训是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等9个模块,构建以“交互式组队”“模块化培训”“团队化研讨”“解题式实战”等为主要模式的辅导员培训体系。下一步,我校将继续坚持辅导员双周培训制度,创新开展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工作案例评选、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等特色活动,着力提升辅导员理论研究能力、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打造“研究型、服务型、实干型、创新型”学工团队,不断推动我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学生工作处相关人员及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和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文/图:刘媛媛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3-03本网讯 3月2日,潍坊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贾平带队来我校调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研究和劳模工匠培养工作,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马茜华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参观了我校工科楼实验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工程实训中心、校产教融合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并同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交流。马茜华向调研组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调研组对我校在劳模工匠精神培育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我校发挥科研高地和育人基地优势,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资源,为推进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劳模工匠培养工作作出更大贡献。市总工会办公室、生产保护部、潍坊职工服务中心与我校工会、教务处、科研处、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发展处(服务地方办公室)、创新创业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活动。(文/图:刘洪/王慧婷 编辑:王慧婷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3-02本网讯 近日,山东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下发《关于公布第四批山东省社区教育实验、示范基地的通知》,公布了第四批入选基地,我校成功入选“山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基地”。在本次遴选中,山东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对各地报送的实验、示范基地材料进行了综合评议,共遴选出社区教育示范基地7个、社区教育实验基地9个。我校继续教育学院以服务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因地制宜开展社区教育标准化建设、资源建设和共享模式探索,积投主动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已先后在临朐、安丘、奎文、坊子、昌乐、滨海、潍城、诸城设立培训基地、站点10个,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教师分别到12个县市区面向基层群众进行了针对性的专业辅导、知识普及、技能推广、系列采风、创编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他们的原创作品《淌水崖》获第五届风筝都文化优秀作品奖、获全省广场舞优秀作品展演奖和组织奖等;“零距离”公益行获省、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作品《舞恋龙城》在市文联主办的“鸢都舞者”比赛中获得优秀原创作品奖;2022年开展纵、横向课题、项目5个。在2022年度山东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资源遴选中我校9门课程入选;继续教育学院王昕老师受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邀请,录制的《踢踏舞》课程已被该单位推送至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目前播放量已突破十万。又讯 近日,山东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举办的“歌舞伴年华,欢庆二十大”全省社区老年人歌舞大赛决赛评选结果揭晓。潍坊学院、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共同推选的由我校继续教育学院王昕老师原创的舞蹈类作品《又是一年樱桃红》荣获决赛二等奖,由我校继续教育学院魏浩宇老师指导推送的歌曲类作品《愿亲人早日养好伤》荣获决赛三等奖。本次大赛全省共有20个节目进入决赛环节。(文/图:王昕 魏浩宇 编辑:张丹琳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3-022月13日,学校召开2023年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绘就了“一一六八”学校发展“路线图”,即坚持“一个根本指引”,坚定“一个发展目标”,实施“六个质量提升行动”,实现“八个创新突破”,聚力抓提升、求突破、促发展。会后,全校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对照目标找差距,突出重点抓落实。本网开设“质量提升大家谈”栏目,邀请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及教师代表,围绕“质量提升”这一年度工作的主题,谈2023年工作“干什么,怎么干”,进一步明确目标计划和落实好工作任务的各项举措,推动学校工作高质量发展。今天推出的是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赵加强谈学科建设工作——强化高水平学科培育 深入推进学科筑峰工程。“2023年,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服务国家、省重大战略和地方需求,紧密对接国家‘双一流’战略和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部署,紧扣学校‘一一六八’工作思路,坚持‘扶优、扶强、扶新’,强化高水平学科培育建设和质量提升,深入推进学科筑峰工程,奋力实现若干学科的率先突破,带动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赵加强在接受采访时说。赵加强表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处将切实落实学校《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质量提升”这一主题,科学谋划学科建设新举措,制定强化高水平学科培育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厚实师范底蕴,筑牢工科基础,凸显农科优势,强化应用特色,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优势特色更加鲜明、学科实力更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更高的学科体系,壮大服务地方优势产业的学科群。学科建设工作将凝聚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统筹规划、系统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着力打造3个重点建设学科、4个培育建设学科、5个扶持储备学科,构建“重点建设、接续培育、储备支持”梯次分明的“雁阵式”学科梯队。将充分发挥重点建设学科的“头雁效应”,深入推进学科筑峰,使重点建设学科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工科基础更加坚实,农科优势更加突出,构筑学科高原,培育学科高峰,引领带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赵加强说,今年将对2018年遴选的校内重点学科进行期满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和发展态势,动态调整支持学科和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提高学科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学科建设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注重绩效,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的质量效益、社会贡献度和影响力。去年我校的高水平学科建设方案得到了省教育厅审核论证专家的一致肯定,今年将继续对标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标准,对学校高水平学科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要立足优势特色,集聚优质资源,凸显应用型、地方性、行业性特色,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分层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局部重点突破和全局普遍提升相结合,切实提升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赵加强表示,学校倡导和培育学术队伍的团队精神,2023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处将培育建设交叉学科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形成服务重大战略和面向区域优势产业需求的大平台、大团队,推动有组织科研,强化任务驱动型攻关,提高团队作战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辐射带动更多学科领域的科研创新。将进一步瞄准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促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领域多出高层次、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支持在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碳中和、智慧农业等学科方向取得突破,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学科的转型升级,催生若干新兴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更好服务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赵加强说,2023年,将全面对接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我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继续培育创建高层次科研平台。根据省市战略部署和区域经济发展,依托现有科研创新平台基础,校企融合凝聚学术梯队,争取省市级科研平台获得新突破,探索推进以科教产深度融合反哺学科建设的有力举措。持续强化科研平台创新驱动,实行学科、团队、平台一体化建设,紧抓“双碳”目标战略,充分发挥科教产融合创新中心作用,通过校企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形成合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磁悬浮重点实验室建设,以磁悬浮技术研发带动电子信息、机械、自动化、材料等学科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创新力强的实验室体系。“2023年,是学校实现学科突破极其关键的一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处将按照学校党委行政的安排部署,切实找准位置,主动担当作为,推动学科、平台、团队建设实现更大创新突破,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赵加强说。(文:肖玉芳 编辑:张丹琳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3-02本网讯 3月1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交流讨论。学校党委书记李东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冯滨鲁,党委副书记徐梅,党委委员马茜华、王旭升、王建新、王成端、李英德、李连成参加学习。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三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上,徐梅、王旭升作了重点交流发言。李东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明确要求。他提出,要持续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不断丰富学习载体、创新学习手段,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要实施好学校《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位;要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李东指出,要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党的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要根据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系统谋划好、深入开展好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积极构建一体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扎实开展好校内巡察。要压紧管党治党责任链条,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李东强调,要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坚持底线思维,完善校园风险防控体系,提高风险化解能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牢校园安全稳定底线。要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新阶段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落实好“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建立师生健康台账,加强健康驿站建设,提高学校应对疫情和应急管理能力,持续保障师生健康。要坚持以师生为本的理念,聚焦师生急难愁盼问题,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李东要求,要以提质攻坚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担负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一一六八”工作思路,不断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狠抓工作落实,主动担当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潍院力量。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文/图:陈海霞/郭然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3-01本网讯 2月28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马茜华到淄博市临淄区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淄博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翟淑滨,临淄区政府副区长张建阔,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伯学,临淄10家相关企业负责人,学校学生工作处、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及3名毕业生代表参加活动。在临淄,马茜华一行先后到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淄博峻辰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凯威尔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永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朗晖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联创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在签约仪式上,翟淑滨对马茜华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淄博、临淄区的基本情况和引才政策,表达了与学校进一步推进校地合作的愿望。马茜华介绍了学校发展的基本情况,详细介绍了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她表示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设置与临淄产业结构非常契合,双方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希望校地合作以协议签署为标志,结出更多硕果。仪式上,马茜华为签订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合作协议的10家企业授牌。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负责同志代表学校与临淄区签订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合作协议,与参会的10家企业代表依次签订了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合作协议。(文/图:马永生 田志丹 编辑:王慧婷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3-01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近期省教育厅安全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确保实验室规范有序运行,2月28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成端到3号教学楼生化类实验室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指导,教务处相关人员陪同检查。王成端认真查看了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与海洋学院、种子与设施农业工程学院3个学院的实验室化学试剂、气体钢瓶存放和安全防护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向实验室师生详细了解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并与各学院负责人就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危化品安全、实验室危废收集与处置、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王成端对近年来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取得的进展表示充分肯定。他强调,实验室安全关系到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不可忽视、不容松懈。要重点从三个方面持续用力、巩固成果:一是要着重培养安全意识。要认识到人是做好实验室安全风险防范的第一要素,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准入和教育培训,督促师生养成科学规范的操作习惯。二是要进行规范管理。严格做好管制类化学品的源头管理和过程管控,既要确保管理安全、规范,也要做到服务高效、周到。三是要强化专业培训。要不断强化对师生进入实验室的专业培训,尤其是要对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管理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要“天天讲、时时讲,人人讲”,坚持“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切实增强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全员责任制,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资产安全。(文/图:张娜娜/王宏宇 编辑:庄梦琦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3-01本网讯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立项名单,我校美术学院董小慧博士主持的《新中国凉山彝族美术研究》获得立项,立项经费20万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主要资助已基本完成且尚未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旨在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弘扬优良学风,潜心治学,扎实研究,努力推出具有学术传承创新价值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学者,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示范引导作用。(文:袁田田 编辑:魏霄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3-01本网讯 2月27日,学校举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开班式,党委副书记徐梅作动员讲话,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李连成主持开班式。徐梅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是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要指示的一项重要举措。徐梅强调,要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认真研读会议材料,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做到原原本本学、坚定信仰学、把握重点学;要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要深学细悟笃行实干,切实端正学风,强化学习引领,抓好学用转化,不断增强专题学习效果。开班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楚爱丽教授作了《向着民族复兴的新征程阔步前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专题报告。本次专题学习班自2月27日开始至3月3日结束,采取集中辅导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校副处级、科级干部,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书记以及需要补训的正处级干部参加学习。(文/图:王鹏/郭然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2-28本网讯 2月21日,潍坊RCEP研究中心与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在我校举行智库建设合作意向签约仪式。学校党委副书记徐梅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潍坊RCEP研究中心主任魏建平与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主任陈德正共同签署合作意向。合作意向签署后,双方将针对充分发挥各自学科和研究资源的优势开展协同攻关、发挥“双城双中心”的优势做好面向基层的实践调研、建立双方研究人员的互访交流机制、构建灵活高效的研究团队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签约仪式结束后,陈德正一行前往潍坊RCEP研究中心进行学术交流。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负责人,RCEP研究中心专兼职研究员和学生代表聆听了学术讲座。(文/图:魏建平/郭然 编辑:郭然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2-27本网讯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22年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名单,我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黄宝歆教授主持的《固体物理》课程成功入选。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2年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名单的通知》要求,经各高校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结果公示,认定了山东省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60门,黄宝歆教授主持的《固体物理》是我校唯一入选的课程。 (文:张国廷 编辑:魏霄 编审:张增森)
发布时间:2023-02-27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