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潍坊学院报编辑部再次当选为副理事长单位 三件作品获一等奖 本站讯 7月12日至13日,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总结2010年至2014年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完成第九届理事会换届工作;举办庆祝研究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表彰2013年度山东省高校校报好新闻;进行办报工作经验交流;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等。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会员代表、理事、常务理事,研究会老领导以及受表彰人员代表百余人参加了会议。齐鲁网教育频道同步直播会议盛况。 省委高校工委宣教处处长刘欣堂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对如何办报、怎样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性意见,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选举产生了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8名。潍坊学院报编辑部主任韩永忠再次当选本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今年时逢山东省高等学校校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大会对评选出的“杰出贡献奖”、“创新发展领军人物奖”和“从事高校校报工作30年特别奉献奖”获得者予以表彰。潍坊学院报编辑部韩永忠同志荣获“创新发展领军人物奖”。 大会揭晓了2013年山东高校校报新闻奖评选结果。本报选送的消息(作者马楠)、通讯(作者金永辉)和版面(作者王云张丹琳)3件作品分获一等奖,另有1件消息作品(作者王倩茹邱璎涵)获二等奖。 会议期间,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方延明教授作了《新闻精品意识与新闻人素养》的学术报告。与会人员还进行了办报经验交流。 会上举行了山东高校新闻网上线开通仪式。 (编辑:新闻中心 作者:马楠 王云)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发布时间:2014-07-15本站讯 7月7日,学校召开中层班子和处科级干部学年度考核工作小组会,安排布置本次考核工作的相关事项。校党委副书记牛钟顺主持会议并讲话。各考核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组织部负责同志首先对本次考核工作分组和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 牛钟顺在总结时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充分认识这次考核工作的重要性。他说,这次考核是我校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以及我校被确定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以来的第一次,所以具有特别的意义。对全校中层班子和干部队伍的考核工作,是我校干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中层班子和处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中层班子和处、科级干部,褒奖优秀,鞭策落后,可以有效地推动学校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完成。第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公道正派的原则。考核工作是干部工作中扩大群众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检验干部是否得到群众公认的有效途径。各考核小组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公道正派,增强组织纪律性。广泛听取、认真记录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汇报考核情况应客观陈述民主测评和组织谈话情况,不应作出自己的主观推断。对考核过程中反应的成绩或不足,既不扩大,也不缩小,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全面,为党委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第三,切实增强做好考核工作的责任感。各考核小组成员要切实提高认识,按照校党委部署和各自分工,处理好考核工作与部门工作的关系,做出合理安排,集中精力完成好考核任务,同时尽量不耽误本职工作。积极主动地与被考核单位进行对接,尽量减少对各单位正常工作的影响。切实增强责任感,严守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以高度负责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务实高效科学准确的工作作风,本着对党委负责、对被考核单位和干部负责的态度,圆满完成考核工作任务。 (编辑:新闻中心 作者:马楠)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发布时间:2014-07-09本站讯 7月4日,《齐鲁晚报》C10版刊登了记者张浩采写的题为《在校大学生冯扬帆在微博信息中找寻商机的报道》,全文如下。 在潍坊学院,冯扬帆的经历被同学们津津乐道:一个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走上了一条网络运营道路,并且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创业不易,对于一个家在外地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创业更是辛苦。如今,1992年出生的他已是一个拥有17名员工的公司老板,在公司稳定运行的同时,在他脑袋里已经有一个更大的商业版图。 爱“折腾”的大学生 开过武馆办过网站 3日上午,冯扬帆在电脑前翻看着应聘者发来的个人信息,公司有新的规划,需要持续补充新的业务员。对于筛选的条件,他说最主要的是要有经验同时又稳定。公司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也曾经招过一些兼职的在校大学生,但人员流动快对公司发展不利,再往后招人的时候,他就会往这方面侧重。如今,这已经是一个18人的稳定团队。 冯扬帆所创办的睿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潍坊市创业孵化中心的20楼。109平米的办公场所是他和伙伴们办公的地方。办公室内原本被划成方格块块的办公桌换成了一张大的办公桌,大家围在一起办公,他说这样能让办公室有种家的感觉。 冯扬帆笑称自己是个从小就是个爱“折腾”的人,创业,也是他“折腾”的一部分。2011年,冯扬帆从河南老家来到潍坊学院读大学,他报考的是体育教育专业。刚上大一他就不甘寂寞,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里创办了一家武馆,虽然只持续了两个月时间,这也算他人生第一次创业。 “那个时候单纯觉得好玩。”到2012年,冯扬帆瞅准了网络发展的势头,就做起了校园消费一卡通,并建立了一个网站,虽然没有盈利多少,但这次尝试为他以后的创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13年夏天,他的机会来了。 能抓住机会的创业人 创业中心第一批入驻者 2013年夏天,潍坊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创业场所,冯扬帆提交了申请,从1700多家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入驻企业。 说到创业中心,冯扬帆说对于自己这样从外地来潍坊上学,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大学生来说,能有这样一个创业的地方真的是非常好。除了享受入驻前两年半免房租之外,他觉得更重要的是一种氛围和公信度。“在这里都是企业,交流都是商机。”冯扬帆说,在入驻这里之前,他曾到小区里租房创业过,接触的人少不算,介绍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不信任,如今只要提公司在创业中心,本身就有一种公信度。之后,他又拿下了新浪微博粉丝通项目,成为该项目的潍坊代理。 这是网络运营中一个新兴的职业。冯扬帆举了个简单的例子:你发了一条微博,里面有“吃什么”三个字,他们就能通过微博搜到你,这些被认定为有美食消费欲望的消费者会汇总到美食店家手中,至于如何吸引这些消费者,则就要看店家自身了。“把‘鱼’在哪儿告诉客户,‘鱼竿’也有了,就看他们怎么钓了。”冯扬帆说这是一种“粉丝营销”,给店家培养固定的粉丝群。目前跟他们合作的客户中吃喝玩乐各方面都有,以美食店最多。 冯扬帆说现在公司处于积累客户的阶段,已经有60多个稳定合作的客户,还有不断新客户在加入。然而刚开始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第一个月他们没有任何收入。冯扬帆自己出去跑业务,没有车,要么坐公交,要么步行,以至于他一个外地人能潍坊大街上什么位置有什么餐馆,什么地方有个什么公司都能说上来。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业务慢慢有了起色,青云山滑雪场、爱奇艺、人人网、腾讯网和保利大剧院等几个大客户都谈了下来。 谈自己的创业经历 得到很多,也失去很多 在睿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内部有一面大大的许愿墙,上面挂满了红包。这是冯扬帆激励员工的一个小措施。谈成一个客户,就从墙上选一个红包,里面有10元到100元不等的奖金,有些类似抽奖,2号一天,就摘下了七八个红包。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冯扬帆越来越感觉到团队的重要性,他也在打造自己的“营盘”,重点培养业务骨干,只要骨干健全,这个公司就能持续走下去。 有近20个人跟着自己吃饭,冯扬帆肩上的责任很重,队员多是年轻人,他也不在乎他们叫他“冯总”还是直接喊名字,但他会刻意少说话,营造老板的“威严”。 回头看自己的创业路,虽然才短短几年,已经让他感慨颇深,“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当他的同学们还在学校里讨论着玩什么游戏看什么电影的时候,他却在想那个客户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推广。他不抽烟,少喝酒,也不懂玩游戏,电脑里唯一的游戏软件是QQ游戏,并且基本不登陆。 冯扬帆的父母只知道儿子在外面创业,但不知道他具体做什么,“说了他们也不懂”,冯扬帆说累急了的时候真的想过放弃,想回家,回到熟悉的地方,但那也只是一瞬间而已。 2日19:56分,冯扬帆的QQ空间里发了一条状态,夜幕下的潍坊城让他有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但他说“如果不想放弃,那请拼命坚持,直到拼尽全力,知道自己不会遗憾”。 现在,冯扬帆已经开始了对新公司的规划,在他脑袋里有个更大的商业版图。“做成上千员工的大公司,是每个创业者都憧憬的事吧。” 冯扬帆想对同龄人说:“创业是条需要坚持的路” 又是一年毕业时,虽然还是个大三学生,但从创业方面来说,冯扬帆已经是个“前辈”了。对于那些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冯扬帆说既然选择了创业就要坚定的坚持下去,做下去才有成绩。 在创业之初,冯扬帆觉得只要有了点子,剩余的就是资金最重要了,但这一路走过来才发现,一个成熟的运营团队,有时候比资金更重要。在公司刚起步的时候,几乎所有事情都是冯扬帆来处理,业务人员的频繁变动让新公司的发展更不顺畅,现在公司进入开发客户的时期,团队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 对于想创业的大学生,冯扬帆建议说,要想创业,思路很重要,一定要定下目标;做事要果断,不要优柔寡断,想好就去做,既然选择去做,那就坚持到底。创业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你在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撑一撑,或许就能发现另外的天地。 链接: 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40704/ArticelK10002FM.htm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发布时间:2014-07-09本站讯 在我校科研大会活动周期间,7月3日,山东省教育厅网站发布新闻《潍坊学院科研大会系列活动周拉开序幕》;7月7日,发布新闻《潍坊学院科研工作大会共商应用性科技创新》。人民网、大众网、凤凰网、中国山东网、潍坊传媒网等媒体也集中报道我校第四次科研工作大会及其相关活动。 相关链接: http://www.sdedu.gov.cn/jyt/jycz/bkyx/bkptxw/webinfo/2014/07/1403598449864745.htm http://www.sdedu.gov.cn/cms/cms/infopub/infopre.jsp?pubtype=D&pubpath=jyt&infoid=1403598451800542&templetid=1386822181249913&channelcode=A09150102&userId=10002 http://wf.people.com.cn/n/2014/0707/c70174-21595762.html http://sd.ifeng.com/education/jiaoyuzixun/detail_2014_07/03/2533491_0.shtml http://www.wfcmw.cn/html/xinwenliandong/378329.shtml http://weifang.sdchina.com/show/3018905.html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发布时间:2014-07-09本站讯 7月3日,新华网山东频道刊载了我校 “第一书记”在帮包村庆“七一”的报道,全文如下。 近日,在党的第93个生日到来之际,潍坊学院第三批“第一书记”工作组在聊城莘县俎店乡帮包村组织开展“庆七一、送温暖、谋发展”活动,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座谈会,并走访慰问了部分老党员。 活动中,潍坊学院第三批“第一书记”到老党员家走访慰问了老党员的身体生活状况,了解他们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并感谢他们为党的事业所作的贡献,为刘营、宁安洲、李楼三个帮包村的党员送去了节日的慰问和祝福。 座谈会上,全体党员围绕农村党的建设和脱贫致富建言献策,纷纷表示下一步一如继往地支持村“两委”和“第一书记”工作,并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做出更大贡献。 链接: http://www.sd.xinhuanet.com/ztjn/2014zt/dysj/2014zt/dysj/2014-07/03/c_1111433264.htm (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发布时间:2014-07-09本站讯 7月4日,我校举行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报告会,邀请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马陆亭主任,以《高教改革进程中的大学章程建设》为题作了一场精彩生动的报告。报告会由党委书记辛丕宏主持,学校领导牛钟顺,冯滨鲁、王清明、丁子信、马茜华、朱猷武出席活动。全体处级干部、正高级职称人员、市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二级学院两办主任、管理、教辅部门正科级干部参加了报告会。 马陆亭系统阐述了章程建设的内涵和意义,对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大学章程制定,以及如何以章程建设促高教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报告旁征博引,观点鲜明,指导性强,对我校做好大学章程制定工作,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会上,辛丕宏作了讲话,他结合实际对我校章程制定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进一步明确制定大学章程的重要意义。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我校的章程必须在今年11月份上报备案,让学校主要骨干及党委理论中心组范围内人员积极参与章程制定,认识制定章程的意义至关重要。大家要进一步学习好相关的文件,明确什么是现代大学制度,搞清楚大学章程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关系,特别是要进一步统一好思想。辛丕宏说,我校章程的制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搞大讨论的大讨论,章程的制定要经过反复讨论,经过院长办公会研究和党委审定,经教代会通过,最后上报教育厅核准。二、准确把握大学章程制定的重点和难点。我校章程的制定要本着依法、民主、明确、实用的原则,首先要遵循各项法律法规,制定的过程要民主,学术民主、教学民主的制度要固定下来,要明确而不能含糊,章程的制定要符合我校特点,要实用。三、扎实做好我校章程制定工作。暑假前下发章程初稿,展开讨论。在暑期的干部培训班和开学后教代会上,要进一步学好相关文件,把相关政策规定、法律法规掌握好,认真地研究好、讨论好、修改好我校大学章程。要集思广益,把我校章程真正制定成依法、民主、明确、实用的潍坊学院的“小宪法”。最后,辛丕宏强调,各单位各部门要做好中层单位、处科级干部年度考核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按方案认真抓好落实,在暑假前把考核工作善始善终做好,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辑:新闻中心 作者:马楠)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发布时间:2014-07-08本站讯 在科研大会系列活动周期间,7月4日,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聚焦蓝色跨越,建设海洋强国”报告会在学校体育馆举行。报告会由党委书记辛丕宏主持。副院长丁子信、赵光强与近5000名师生代表一起聆听了报告。 李乃胜在报告中用最新的数据、详实的资料,从历史到现在,从国际到国内,从科学到民间阐述了当今时代海洋对一个国家的战略意义。 李乃胜是海洋地质学研究专家,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多年来致力于海地探测工程和海洋地质学研究,对我国四大海区进行了系统的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调查,对太平洋边缘海盆和中国东部边缘海进行了深入探测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海洋科研论文70多篇,出版了《西北太平洋边缘海地质》、《冲绳海槽地热》、《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史研究》等16部研究专著。 辛丕宏在总结时指出,李乃胜的报告使我们对国家的海洋战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报告中我们体会到作为一名师长对大家的殷切希望。希望同学们珍惜短暂而美好的大学生活,进一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胸怀祖国,志存高远,更好地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创造人生更美好地未来。 (编辑:新闻中心 作者:张丹琳)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发布时间:2014-07-08大会总结了四年来的科研工作,对今后几年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实现三个新突破”的目标任务和“坚定一个理念,明确一个着力点,强化三大支撑”的思路举措,做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 大会号召,新的科研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确定,学术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号角已吹响,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科技规划纲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事业,奋发有为,勇攀高峰,努力推动我校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本站讯 7月3日,艳阳高照,校园秀美。学校第四次科研工作大会在闻韶楼报告厅隆重召开,师生们济济一堂,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共商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大计。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郭建磊,潍坊市副市长潘强先后在会上讲话。著名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我校特聘教授刘以训,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出席大会。党委书记辛丕宏在会上强调,要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在学校转型提升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抓好以应用性研究为重点的科技创新,着力推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营造健康向上的科研创新氛围,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努力在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区域创新能力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新跨越。院长王守伦作了题为《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努力推动我校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的报告。 党委副书记牛钟顺在会上宣读表彰决定。大会对2010至2013年度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科研管理先进个人予以了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大会由副院长丁子信主持。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科研工作大会正式开幕。 郭建磊首先发表讲话。他对第四次科研工作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感到鼓舞。他从转变高校发展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等方面谈了自己的见解,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 潘强在致辞时代表潍坊市人民政府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高度评价了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并希望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推动协同创新,实现共同发展。 王守伦在报告中指出,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2010年以来的科研工作,认真分析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全面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科研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推动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转型提升,加快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提供有力支撑。 王守伦从实施学科建设工程、学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实施人才工程、科研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夯实科研工作基础、科研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实施服务潍坊行动计划、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等四个方面回顾总结了学校四年来的科研工作。 王守伦指出,今后几年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在圆满完成“十二五”科研工作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实现三个新突破。即:鼓励高层次科研立项、高水平科研成果及获奖,实现国家级奖项的新突破; 加强横向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以及产学研结合和协同创新,力争实现年科研经费总额的新突破;加强高水平科研团队和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力争实现国家级特色优势学科的新突破。为此,我们要坚定“学术至上,应用为本”的科研理念,努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以“重点突破、特色发展”为着力点,实现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为科研提供人才队伍支撑;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为科研提供基础条件支撑;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激发科研创新活力,为科研提供体制机制支撑。 辛丕宏在讲话中指出,王院长的报告总结了四年来的科研工作,对今后几年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实现三个新突破”的目标任务和“坚定一个理念,明确一个着力点,强化三大支撑”的思路举措,做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各单位各部门和全校上下都要认真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 辛丕宏就如何贯彻落实大会精神,进一步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不断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作了重要讲话。 第一,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在学校转型提升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科研创新来推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研项目来支撑;办学特色和学术水平需要科研成果来体现。 第二,突出抓好以应用性研究为重点的科技创新。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主动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自主创新;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协同创新计划;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着力推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继续坚持引进与培养紧密结合;重视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 第四,进一步营造健康向上的科研创新氛围。切实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基层学术组织的作用;自觉抵制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现象。 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巩志忠,潍坊市科技局副局长李振忠,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孟祥仁,市社科联副主席张瑞业,学校领导冯滨鲁、王清明、马茜华、朱猷武、赵光强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坐。全体处级干部,正高职称人员,市级及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校级及以上重点学科负责人、方向带头人,“杰青人选”,校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以及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联合培养研究生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 学校围绕这次科研大会开展了系列活动,先后举办了高端学术报告会、科普报告会、科研管理工作报告会、企业家论坛、科研成果鉴定、横向项目签约仪式以及个人收藏捐赠仪式等活动,并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了全校上下对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编辑:新闻中心 作者:金永辉)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发布时间:2014-07-04本站讯 7月3日,王志琦先生向学校捐赠首批甲骨、竹简仪式隆重举行。王志琦先生现为学校文博研究院院长(特聘),这次他向学校捐赠的个人收藏有商代中后期的甲骨36版和战国中晚期的竹简1011枚。党委书记辛丕宏、王志琦在仪式上先后讲话。院长王守伦与王志琦进行了签约和交接。 仪式由副院长丁子信主持。科研处负责同志、文博研究院有关专家参加了仪式。 辛丕宏在讲话中对王志琦先生的慷慨捐赠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这批甲骨和竹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他要求文博研究院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深入做好研究工作。 王志琦在讲话时说,向我校捐赠是他的心愿。他表示要带好文博研究院这个团队,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殷切希望。 捐赠仪式上,文博研究院专家吴存浩教授介绍了所捐赠甲骨和竹简的初步研究成果和重要作用。 王守伦在与王志琦进行捐赠签约和交接后,向他颁发了捐赠证书。 (编辑:新闻中心 作者:金永辉)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发布时间:2014-07-04本站讯 在科研大会系列活动周期间,7月3日,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巩志忠教授为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师生作了《植物抗旱胁迫的分子机理》的报告。 巩志忠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在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沉默机理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巩志忠教授的报告从脱落酸(ABA)的发现,ABA的合成、代谢和转运,ABA的感受和信号传递,ABA信号途径的转录调控,ABA调控气孔运动,ABA调控根的生长以及基因工程提高植物抗旱性等七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植物抗旱胁迫的分子机理。巩志忠教授还结合自己多年的求学科研经历,勉励同学们勤奋学习,珍惜求学机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李媛媛/王辰羽)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发布时间:2014-07-04本站讯 在科研大会活动周期间,7月2日,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丁子信教授作了题为《“两弹一星”工程对科研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启迪》的报告。 丁子信结合“两弹一星”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与大家分享了从中获得的“明确目标、保证重点、人才为先、管理为要”四个方面的启迪。他还结合我校科研和学科建设实际,就如何加强科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谈了自己的认识。丁子信的报告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发人深思,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 各教学院部分管科研工作负责人、重点学科带头人、方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聆听了报告。 (编辑:新闻中心 作者:金永辉)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发布时间:2014-07-03本站讯 7月2日,副院长冯滨鲁教授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全体教师和大一学生作了题为“浅谈数学的发展和数学的学习”的学术报告,会后,冯滨鲁与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领导班子、教授和部分专业教师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冯滨鲁,理学博士,美国数学会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力学流动站博士后出站,博士生导师,省评二级教授。多年来,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成果丰硕,曾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是国家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主持人,省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可积系统和微分方程的稳定性、振动性。2008年以来2次入选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7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当选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报告会上,冯滨鲁详细介绍了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应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阐述了数学的重要性、数学发展的规律性和数学的严谨性。冯滨鲁同时结合新时期数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阐述了新形势下数学教师如何教好数学、学生如何学好数学等内容。本次报告会是我校第四次科研大会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编辑:新闻中心 作者:张丹琳)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发布时间:2014-07-03本站讯 在科研大会活动周期间,7月2日,中国科学院刘以训院士来校作《‘热’影响哺乳动物精子发生为什么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离体精原干细胞/睾丸体细胞离体培养模型的建立》的报告。副院长赵光强出席报告会,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刘以训院士是著名的生殖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性腺生物学研究组组长,1974年以来先后赴英、美、瑞典等国留学,在性腺功能的调节机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潍坊学院的特聘教授,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的几位老师都曾经跟随刘以训院士学习,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刘以训院士的报告以其研究团队十几年的研究工作为基础,主要针对热对精子发生的可逆性现象及机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从精子的形成、热激对精子的可逆影响、精原干细胞-睾丸体细胞的相互作用到AR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的研究以及离体SSCs/睾丸体细胞离体培养模型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他还对整个科研团队和研究思路、理念作了介绍,并着重强调了逆向思维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耿晨航/马楠)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发布时间:2014-07-03本站讯 7月2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逯怀新教授在图书馆报告厅作了题为《量子力学与心理学》的专题报告。学生工作部负责同志主持报告会。 本次报告会是学校第四次科研工作大会的系列活动之一。报告会主要介绍了量子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阐述了量子心理学处理心理现象的基本研究方法,并对量子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逯怀新,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人、全国高校量子力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潍坊市首批“鸢都学者”特聘教授、潍坊市第六、八、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潍坊市专家协会副会长、潍坊市第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分别于1997年、2006年和2011年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做访问学者。 (编辑:新闻中心 文/图:张芳芳/王辰羽) 新闻稿件信箱:xinwzx@126.com,欢迎投稿!
发布时间:2014-07-03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