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16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4年专项内部审计工作情况的通报》(鲁教财函〔2024〕95号),学校荣获“2024年专项内部审计工作成效突出学校”称号。在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2024年专项内部审计成果展上,现场各高校及专家对参展高校专项审计组织流程、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以及学校有关部门参与情况、内审部门作用发挥、审计材料整理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活动共有130余所高校参与展示,评选出成效突出的15所本科高校、17所高职院校予以通报表彰。学校“学生权益保障政策落实”“学校与社会力量合作经济事项退出机制的建立与落实”两个专项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开展,对于学校规范管理、完善内控、防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高度认可。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不断优化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监督效能,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文:张文娟 编辑:庄梦琦 审核:刘维利)
发布时间:2024-12-18
本网讯 近日,学校和平学研究院院长张学祥应邀接受《走向世界》周刊专访。在专访中,张学祥介绍了学校和平学研究院创建的背景、研究方向及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学校充分发挥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的独特优势,有力推动和平学研究深入开展,持续向世界展示潍坊和平城市良好形象,为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贡献潍院智慧和力量。目前,和平学研究院成功获批省社科规划课题、出版多部专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批欧亚基金会项目资助、潍坊市“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及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专项课题立项,同时入选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充分彰显出研究院在学术领域的卓越实力与重要地位。张学祥特别提到,和平学研究院精心打造的潍县集中营多语种史料库,已成为学术研究的宝贵资源。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和平学研究院通过和平学这一跨学科、全球性议题,已经并将持续在解决全球和平与冲突问题、促进跨文化交流、分析气候移民和冲突、预防数字暴力和网络霸凌,以及培养青少年的和平意识和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接下来,和平学研究院将继续通过教育和研究,不断提升社会对和平的认知与支持,加强跨文化对话,定期举办跨文化论坛与和平工作坊,聚力打造促进不同文化和国家间交流与理解的国际化平台。《走向世界》杂志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管主办的双语种(中、英文)全彩印对外传播期刊,发行至世界103个国家和地区。杂志内容涉及经济、文化、科技、旅游、生活等领域,追求可读性和可视性,符合海外受众的审美情趣和阅读习惯,是山东省对外传播的主流媒体。(文/图:高萍/李玉强 编辑:李玉强 审核:王海梅)
发布时间:2024-12-17
本网讯 12月17日,《中国教育报》头版“躬行乡村 赋能振兴”专栏,以《潍坊学院为农户提供数字化种植服务——作物在田间 管理在“云端”》为题,对学校农业精准栽培及数字化种植技术团队长年蹲守田间,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的做法进行了报道。(文:庄梦琦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12-17
本网讯 12月13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受邀出席北京中澳教育论坛——南十字星大学合作交流会,并作为签约代表在现场发表讲话。此次论坛聚焦中澳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高校、单位的学者和代表参与。来逢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脉络、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人才科技以及近年来在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他表示,中澳教育交流合作意义深远,不仅有助于双方高校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相互借鉴与提升,更为两国师生提供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交流平台。潍坊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教育合作多元化,此次论坛为学校与澳大利亚高校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机遇。签约仪式上,来逢波代表学校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澳大利亚国际商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联合科研、课程共建共享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开启中澳教育合作新篇章。签约仪式前,主办方专门为学校安排单独会谈和交流环节,双方就拟开展合作项目的具体细节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达成多个合作意向。(文/图:陈思雨 编辑:庄梦琦 审核:陈思雨)
发布时间:2024-12-16
本网讯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评选结果揭晓,学校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申报的“硼氢化钠还原烯烃创新工艺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项目荣获三等奖。“硼氢化钠还原烯烃创新工艺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项目致力于开发一种高效、环保的硼氢化钠还原烯烃的方法,该方法不仅显著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这一创新工艺在药物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新型药物的研发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合成效率和产品质量。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审定、批准设立的全国技术市场的最高奖项,是科技界最高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补充奖项,旨在表彰奖励在技术市场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服务促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中涌现的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转化项目,每两年评选一次。(文:李考学 韩靖雯 编辑:王慧婷 审核:徐加金)
发布时间:2024-12-16
本网讯 12月15日,交通运输高等研究院学术共同体虚拟党支部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正式成立。该支部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来逢波教授团队发起,联合山东交通学院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共同推进。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史志远、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处副处长吴培斌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喀什大学等13所高校的交通运输科研团队负责同志、首席专家及各团队核心骨干人员参加会议。史志远表示,学术共同体虚拟党支部的成立,是我省高校科研团队跨学校、跨地域构建合作交流平台的率先尝试,是党建与业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将为我省高校推进有组织科研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和合作范式。他希望,以此为基础尽快推进交通运输高等研究院的落地建设,统筹我省高校交通学科既有基础,系统融入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交通运输学科优势资源,构建大平台、形成大团队,产出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吴培斌表示,当前山东省全面实施交通强省战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交通运输高等研究院学术共同体虚拟党支部的成立,是交通运输行业科技交叉创新的一次积极尝试和探索,必将对全省乃至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省交通运输厅将全力支持虚拟党支部及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推动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对接合作,推动更多的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转化应用。来逢波在总结时表示,虚拟党支部的设置是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尝试,打破传统空间限制,将分散在多个地域、多所高校的交通运输学科高水平专家学者凝聚起来,通过多平台实现跨区域的学术组织生活,有助于更好地整合各方科研资源,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形成更大科研合力,对提升交通运输学科基础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交通运输高等研究院学术共同体本着开放、共建、共享的原则,继续统筹国内外高水平科研力量,将研究院打造成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科技创新阵地。会上,各高校科研团队负责同志、首席专家围绕交通运输高等研究院的建设发展、运行机制、科研方向、组织架构、人才团队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文:庄梦琦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4-12-15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