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24日,由宣传部、数学与统计学院联合主办的舆情工作沙龙活动举行。本次活动分为集体学习、经验交流、案例复盘三个环节。参会人员进一步学习领会舆情应对处置相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规范。交流环节中,五位老师结合工作实际,聚焦高频、高影响的舆情风险点,分享了在舆情风险防范、快速响应、协同处置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有效做法。典型案例复盘阶段,参会人员围绕两起典型舆情事件开展结构化复盘分析,从事件发生脉络、关键处置环节到反思提升建议,进行系统梳理与互动交流。本次沙龙活动不仅为学校舆情工作队伍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更通过集中学习、经验共享,切实提升了参会人员的风险意识、研判能力与协同处置水平。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优化舆情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与交流活动,不断筑牢校园舆情防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学校各学院、相关职能部门的舆情信息员、网评员等参加活动。 (文/图:于国/王鑫莉 编辑:桑国粹 审核:王珍)
发布时间:2025-09-25本网讯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伟大抗战精神,近日,学校组织50余名教师代表赴昌邑市龙池镇马渠村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革命战争年代,马渠村是中共昌邑县委、县政府和县独立营(大队)驻地,是保卫“渤海走廊”的指挥中心。教师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抗战纪念馆、革命旧址,驻足凝视,认真聆听“马渠村红色堡垒”的感人故事,通过观览珍贵历史图片和实物,深刻感受革命先辈不畏牺牲的精神,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内涵。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红色教育之旅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要将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动力,以史为鉴、培根铸魂,将抗战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文/图:李雅婷/陈妍群 编辑:李玉强 审核:赵鹏俊)
发布时间:2025-09-24本网讯 近日,潍坊市市直学校新入职教师培训在我校举行。本次培训为期三天,旨在帮助新教师明确生涯发展规划,快速适应岗位要求,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夯实职业发展基础,尽快完成职业角色转换,来自潍坊一中、潍坊北辰中学等10所市直学校的200名新入职教师参加培训。开班仪式上,潍坊学院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治平致欢迎辞,勉励新教师树立正确价值观,做好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在教育岗位上稳步成长;副院长曲振国系统介绍了培训课程设置。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剑锋作动员讲话,希望参训教师珍惜机会,不断提升科研力、领导力、学习力,锤炼教学本领,担当育人使命。培训共设置师德师风、教学常规、数智素养和育人能力四大模块。课程讲师大部分由我校教授、专家担任,同时还特邀齐鲁名师、齐鲁名班主任、复旦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专家等学者前来授课。课程形式丰富,结合专题报告、案例研讨、模拟教学与工作坊等多种方式,确保学习效果的前沿性与实践性。培训结尾,新教师全体起立庄严宣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随后,围绕职业规划、学科教学等内容交流心得体会。教育发展研究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密切与全市教育系统的协同合作,加强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融合研究,推动教师成长体系化、专业化、常态化发展,努力打造区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高地,为潍坊乃至全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文/图:徐秀华 编辑:高贵忠 审核:郭治平)
发布时间:2025-09-24本网讯 9月19日至21日,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决赛在长春理工大学举行。计算机工程学院孙静老师荣获全国三等奖。据悉,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是衡量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赛事。本届比赛吸引了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全国197所高校696名教师参赛。赛事涵盖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信息与通信系统等多个电子信息类专业核心课程方向,竞赛规模与影响力创历年新高。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孙静老师个人教学水平的肯定,也是学院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果的集中展示,充分体现了学院在推动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学院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创新,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投入教学的热情,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贡献力量。 (文/图:陈思媛 编辑:高贵忠 审核:刘瑜)
发布时间:2025-09-23本网讯 9月18日,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思政大课大学篇“大国担当”播出。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师生观看学习。学校思政课教师、学生代表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报告厅进行集中观看。《大国担当》课程展现了中国在二战中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有力地说明了中国的胜利,不仅是民族的胜利,更是世界的胜利;中国的担当,不仅是自救,更是为了拯救人类文明于水火。教师代表王慧、学生代表徐兴宇分别围绕思政课教师岗位职责和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作了交流发言。观看活动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建朋以《传沂蒙精神 谱复兴华章——新时代革命精神的传承与践行》为题,从沂蒙精神的诞生及内涵、时代呼唤、传承践行等三个层面为大家带来一场生动的抗战主题党课和思政公开示范课。部分思政课教师结合思政课程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了随堂学习;各学院团委也分别组织团学青年进行观看。(文/图:付长睿/张雨涵 王秋萍 编辑:庄梦琦 审核:赵军)
发布时间:2025-09-22本网讯 近日,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课程思政案例专项赛获奖名单揭晓,外国语学院四位教师在比赛中荣获佳绩。其中,孙艳丽老师、唐璐璐老师荣获主赛道二等奖,李冬燕老师荣获主赛道三等奖,王莹雪老师荣获理解当代中国赛道二等奖。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创办于2013年,是一项面向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的大型公益性教学竞赛活动。今年大赛以“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讲述中国,沟通世界”为主题,设“主赛道”和“理解当代中国”两个赛道,旨在深入推进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性、创新性与实效性。本次获奖彰显了外国语学院教师在深耕外语教学改革、投身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优秀风采和扎实实力。学院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系统总结优秀经验与创新方法,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推动外语教学从“语言传授”向“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双向赋能转变,为学校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提供更强支撑。(文:安然 编辑:高贵忠 审核:戴敏)
发布时间:2025-09-22本网讯 9月18日,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联合学校党委组织部共同开展“铭记历史 勇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师生党员集体观看抗战题材电影《731》,激发师生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学校党委组织部、物电学院师生党员代表共80余人参与活动。电影《731》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罪恶行径为背景,通过真实史料与艺术化叙事,揭露了这支秘密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以“防疫研究”为名,对平民进行活体实验、实施细菌战的罪行。影片以平民视角展现战争残酷,刻画了中国人民在绝境中顽强抗争的不屈精神和捍卫和平的决心。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通过重温历史,全体师生党员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纷纷表示,要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切实把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和平的守护转化为勤奋学习、昂扬工作的实际行动,为学校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文/图:刘程爱 编辑:高贵忠 编审:于尔河)
发布时间:2025-09-21本网讯 9月18日,法学院组织师生代表观看电影《731》,以直观的影像形式让师生深刻了解历史真相,增强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影片《731》以抗战胜利前夕为背景,通过亲历者视角,真实再现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以“给水防疫”为名进行细菌战研究、实施人体实验的历史罪行,深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的暴行。观影过程中,师生们神情凝重,深受震撼,大家眼含热泪,影院内数次陷入短暂的寂静,唯有细微的叹息与克制的哽咽声,诉说着内心难以平复的悲痛与愤怒。大家表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唯有真实、全面地了解历史,才能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才能准确把握“发展才能自强”的时代真理。学院党委书记刘德才希望学院师生将悲愤之情转化为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勉励学生要珍惜韶华、刻苦学习,锤炼过硬专业本领,在时代征程中砥砺前行。(文/图:柳成明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秀慧)
发布时间:2025-09-20本网讯 9月18日,现代农学院党委与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机关党支部赴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联合开展“铭记历史守初心,廉洁育人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武玉杰,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兼现代农学院党委书记赵加强出席活动。活动中,首先为在“九一八”事变及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同胞和先烈默哀,表达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随后,全体党员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武玉杰为2022级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讲授了一堂题为《从乐道的坚守到新农人的使命》的思政课。他勉励同学们要珍惜时光、勤学笃行,将强国之志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同时他结合乐道院的历史和当前工作实际对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让党员在缅怀与宣誓中筑牢初心、强化担当,也借思政课推动历史教育与育人使命深度融合。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史为鉴,把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教学与学习的动力,切实履行廉洁育人职责,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文/图:袁晓涵 李可杨/ 徐安娜 编辑:高贵忠 审核:张骞)
发布时间:2025-09-19本网讯 近日,2025中日韩产业合作发展论坛在潍坊开幕。三国政商学研各界人士齐聚,共同探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跨境电商跨国融合等议题。外国语学院29名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论坛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们以专业赋能服务,基础保障岗高效完成嘉宾签到、信息核对与材料发放,现场引导岗熟悉场地、主动问询需求,专业服务岗发挥外语优势,双语讲解特色展台,辅助礼仪岗规范服务,展现专业形象。本次志愿服务不仅保障了论坛的有序推进,还向中外嘉宾展现了我校学子的责任担当与专业素养。后期,外国语学院将继续以“专业赋能实践”为导向,优化志愿者培养体系;同时,积极对接更多国际交流平台,助力学子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中成长成才。(文/图:惠军 编辑:高贵忠 审核:戴敏)
发布时间:2025-09-16本网讯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2024—2025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我校蒋明翰、韩越、赵昶瑞等18名志愿者表现优异,获“2024—2025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称号。这不仅是对我校西部计划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肯定,更彰显了潍院学子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的青春风采。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西部计划”等实践项目育人成效,通过政策引领明晰方向、实践养成锤炼本领、榜样宣讲凝聚力量,为潍院青年深入一线、成长成才筑牢坚实根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西部计划”项目内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鼓励更多团员青年以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为榜样,高扬理想旗帜、发扬志愿精神、把牢青春航向,大力唱响“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强音。(文:李亚婷 编辑:桑国粹 审核:江浩浩)
发布时间:2025-09-15本网讯 为锤炼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能力,9月12日,计算机工程学院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比赛邀请历届省赛获奖教师及学院学术带头人组成评审团,十余位青年教师同台竞技。 比赛现场打分排名,过程紧张精彩。青年教师们依托生动案例,融入前沿行业动态,展现出严谨教学态度、深厚知识储备,以及对教学目标和课堂节奏的良好把控。评委团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等多维度综合考评。赛后,评委与青年教师深入互动,肯定亮点的同时,针对教学细节、师生互动等提出改进建议。 此次比赛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为导向,将青年教师培养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抓手,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与交流平台,激励大家深耕教学、精进业务,为培养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筑牢师资根基。 (文/图:陈思媛 编辑:高贵忠 审核:刘瑜)
发布时间:2025-09-15本网讯 为精准掌握2023级考研意向学生新学期学习动态,深度了解学子备考诉求与难点,持续为考研学风建设注入动力,近日,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德才、党委副书记王秀慧带队,与2023级全体领航导师组成走访小组,深入学生宿舍开展“面对面”关怀座谈活动,将考研专业指导与人文关怀精准送达学子身边。走访过程中,法学院导师与学生围坐交流,现场氛围温馨且务实。各领航导师结合所带宿舍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一人一策”式精准指导。同时,导师们还主动关注学生的宿舍生活细节,如作息协调、学习环境营造等,现场与学生共同商议改进方案,为备考创造良好环境。领航导师制度是法学院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聚焦考研学风提质、助力学生考研上岸的创新举措。该制度通过“师生双向互选”模式,实现“一名导师对接一个宿舍”的精准帮扶机制,导师不仅为考研学生提供专业课重难点答疑、复习规划优化等针对性支持,还针对备考期间的心理压力调适、时间管理难题等提供个性化帮助,全方位护航考研学子备考之路,自实施以来已成为连接师生、赋能考研学子的重要桥梁。(文/图:刘雪乾 编辑:庄梦琦 审核:王秀慧)
发布时间:2025-09-15本网讯 9月11日,学校学生工作处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 “初识鸢都,红色传承” 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由“走进潍坊”主题宣讲和红色观影主题教育两部分组成。在主题宣讲环节,潍坊市委党校教师陈蒙深入讲解了潍坊的历史文化、发展成就与地域特色。通过历史典故、典型案例及详实数据,全方位展现了潍坊的历史传承、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城市精神及人才政策,让新生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红色观影主题教育环节,学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辅导员于龙,以“潍坊抗战记忆”为题发表演讲。他结合虞河畔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昌邑后青村 “抗日沟” 等本土案例,阐述百团大战战略意义,为后续观影铺垫。随后,师生一同观看红色影片《百团大战》。影片中,正太铁路破袭、娘子关隧道爆破等激烈场景,以及八路军将士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使大家重温抗战历史,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的艰辛与不易。此次活动作为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过主题宣讲与红色观影相结合的形式,增强了新生对潍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接下来,学生工作处将持续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系列活动,从生活适应、学业规划、思想引领等多方面给予精准指导,助力新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在厚植家国情怀中开启大学生活新征程。(文:于慧 编辑:桑国粹 审核:葛红丽)
发布时间:2025-09-14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