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11日,学校学生工作处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 “初识鸢都,红色传承” 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由“走进潍坊”主题宣讲和红色观影主题教育两部分组成。在主题宣讲环节,潍坊市委党校教师陈蒙深入讲解了潍坊的历史文化、发展成就与地域特色。通过历史典故、典型案例及详实数据,全方位展现了潍坊的历史传承、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城市精神及人才政策,让新生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红色观影主题教育环节,学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辅导员于龙,以“潍坊抗战记忆”为题发表演讲。他结合虞河畔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昌邑后青村 “抗日沟” 等本土案例,阐述百团大战战略意义,为后续观影铺垫。随后,师生一同观看红色影片《百团大战》。影片中,正太铁路破袭、娘子关隧道爆破等激烈场景,以及八路军将士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使大家重温抗战历史,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的艰辛与不易。此次活动作为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过主题宣讲与红色观影相结合的形式,增强了新生对潍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接下来,学生工作处将持续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系列活动,从生活适应、学业规划、思想引领等多方面给予精准指导,助力新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在厚植家国情怀中开启大学生活新征程。(文:于慧 编辑:桑国粹 审核:葛红丽)
发布时间:2025-09-14本网讯 学校档案馆上线智慧档案服务一体化管理平台——“高等院校智慧档案系统”和“档案远程预约查询利用系统”,融入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切实提升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档案服务一体化管理平台以学校档案资源为基础,以服务学校、校友和单位用户为导向,以高校档案精准服务为目标,加强档案数据库建设,充分协调整合各种学校资源,实现微信端与电脑端远程预约档案查询利用,真正做到让档案数据“多跑路”,为广大师生校友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档案馆将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聚焦服务学校中心工作,落实好档案工作的政治性、专业性和服务性要求,推动更高水平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为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档案力量。(文:刘春红 编辑:桑国粹 审核:赵文亮)
发布时间:2025-09-12本网讯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9日,音乐与舞蹈学院在闻韶楼报告厅举办“和平之声 永不遗忘”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由潍坊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关工委,潍坊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和潍坊北方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潍坊钢琴学会承办。音乐会以钢琴演奏为主要形式,来自潍坊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潍坊钢琴学会及我校音乐与舞蹈学院的演奏者们,用独奏、四手联弹、双钢琴演奏八手连弹、钢琴与古筝合奏等多种形式,演绎了多首激情澎湃、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音乐会在《在希望的田野上》欢快的旋律中开场,《红旗颂》《我和我的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党啊亲爱的妈妈》《松花江上》《游击队歌》……一首首熟悉的旋律,从演奏者的指尖飘出,或优美婉转、或雄壮激昂的曲调在报告厅内回荡,观众们沉浸在音乐所传递的深厚情感中。演奏者们用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将这些经典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许多观众随着旋律轻声哼唱,场面温馨而感人。本场音乐会得到了学校关工委的大力支持。演出最后,由学校离退休教职工组成的老教授艺术团带来了《在太行山上》《祖国不会忘记》两首合唱,为音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场音乐会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听众在音乐中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学校离退休工作处、音乐与舞蹈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师生代表200余人聆听了音乐会。(文/图:郭然 编辑:桑国粹 审核:刘江虹)
发布时间:2025-09-12本网讯 9月9日下午,计算机工程学院召开“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主题教师节座谈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优秀教师代表及新进教师齐聚一堂,共话教育初心,共商发展大计。座谈会由党委书记任秀洁主持。会上,任秀洁代表学院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对新进教师加入学院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她从专业建设、人才与师资队伍培育、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学生工作及党建工作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学院发展概况,希望通过此次座谈凝聚共识、明确方向,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汇聚合力。交流环节中,优秀教师代表结合自身经历,从课程教学创新、科研项目攻坚、教学竞赛备赛及课堂效果提升等方面分享经验,既有老教师深耕讲台的成长心路,也有对青年教师职业规划的恳切建议。新进教师们踊跃发言,畅谈入职以来的感悟与期待,表示将传承教育家精神,尽快融入团队,为学院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此次座谈会,不仅传递了节日的温暖,更强化了教师队伍的使命担当。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工作中,为学院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文/图:陈思媛 编辑:高贵忠 审核:朱万山)
发布时间:2025-09-11本网讯 9月7日,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以“同心同向 共育未来”为主题,举行2025级新生家长见面会。学院党委书记范克文,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芳芳,副院长卢飞参加会议。会上,范克文代表学院对新生及家长表示欢迎与祝贺,他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底蕴和文化传统,强调“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承诺将为学生成长提供优质保障,期待与家长携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卢飞介绍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旅游管理三大专业的优势特色、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就学业引导、资源支持及未来发展路径进行解读,进一步夯实家校互信基础。在校生代表、学院第四届学生会主席董伟萌结合自身经历,从课程学习、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方面,分享了在学院的成长感悟。新生代表王芝源以“以青春之名 赴潍院之约”为题,从“文字、时间、远方”三个维度表达了对专业的理解与未来的憧憬,表态将深耕专业、锤炼本领。此次见面会搭建了高效的家校沟通桥梁,学院将持续坚守育人初心,与家长同心同行,助力新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新生辅导员、各系部主任及新生家长代表参加会议。(文/图:周心竹/张馨月 郑作译 编辑:桑国粹 审核:张芳芳)
发布时间:2025-09-09本网讯 9月8日,机械与自动化学院以专业为单位,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暨师生见面会,旨在帮助2025级新同学快速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深化专业认知,树立专业自信。学院党委书记张建伟等陆续到各教室与新生见面,亲切问候新生并表示热烈欢迎。学院各专业教研室老师从专业特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职业规划等方面与新生进行交流互动,从多方面展示各学科建设成效,在专业认知交流中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专业的认知,激发同学们对专业的认同感。本次专业认知教育暨师生见面会活动的开展,让新生对所学专业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为新生们制定学业计划、锁定职业路径提供了有力支持。学院将以此为契机,从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专业认知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方面持续为新生提供成长支持,培养学生能力,关怀学生成长,推动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文/图:刘玉健 编辑:高贵忠 审核:温效朔)
发布时间:2025-09-09本网讯 9月8日,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召开以“传承·创新·共育”为主题的教师节座谈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老教师代表、中年优秀骨干教师代表与新进青年教师参加。学院党委书记张付功向学院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他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一代代教育工作者薪火相传,坚守育人岗位,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培育了无数栋梁之才,感谢广大教师为学院的建设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座谈会上,三位老教师周书同、马曰武和王玉富分享了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勉励青年教师要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将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深厚的教育情怀代代相传。青年骨干教师肖媛媛分享了在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中的比赛经验。新进博士青年教师张华、孙波,分享了初到学校的切身感受,充分表达了对今后积极参与学院事业发展和个人快速成长成才的信心和决心。此次座谈会,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使学院老中青三代教师感受到了教师的职业感、荣誉感和自豪感,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智慧的汇聚与力量的凝聚,为学院未来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图:张华/张龙 编辑:高贵忠 审核:高连宏)
发布时间:2025-09-09本网讯 9月9日,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召开教师节座谈会,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赵卫红出席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近两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老教师及高层次人才代表、各系部教师代表和新入职教师参加座谈。座谈会上,近两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姜在勇教授、袁之敏副教授、王玉博士、赵星岭副教授、王乃玉博士依次发言。他们紧密结合自身科研实践,系统汇报了当前科研工作推进情况,深入分享在教育教学、国基申报、科学研究、团队协作中的成长收获与经验感悟,对学校给予科研工作者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老教师及高层次人才代表郭焕美教授、耿启金教授、江津河教授、王海泉副教授围绕教育教学创新、科技创新突破,结合数十年工作实践,从人才培养、课程思政建设、科研创新突破、服务企业发展等多个维度分享实践经验,为青年教师成长传经送宝,生动传递深耕教学科研领域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新入职辅导员张惠老师汇报了入职以来岗位适应情况,畅谈学生工作探索实践与思考感悟,表达了主动向老教师、资深辅导员学习,扎根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公共化学教学部、化学系、化工系、环境工程系、制药工程系教师代表依次发言,结合各系部工作实际分享教学科研经验做法及未来工作规划,并围绕学科建设、团队发展等提出具体意见建议。徐加金表示,学院将认真研究吸纳意见建议,着力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扎实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与会教师一致表示,将坚决贯彻学校和学院决策部署,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校和学院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学院将以此次座谈会为新起点,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科研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学科发展水平,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文/图:韩靖雯/辛春玲 编辑:高贵忠 审核:徐加金)
发布时间:2025-09-09本网讯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党建“双创”项目培育成效和申报质量,9月5日,学校举办第六期党建工作沙龙活动,学校第二批党建“双创”项目培育创建单位党组织负责同志、拟申报新一轮全国全省项目负责同志和项目申报书执笔人等30余人参加。活动中,机械与自动化学院于振山围绕党建“双创”工作政策解读与背景分析等方面内容、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马雪晓围绕“标杆院系”申报要点解析等方面内容、经济管理学院刘佳围绕“样板支部”申报实务指导等方面内容、文史学院辛世昌围绕相关高校党建“双创”项目优秀案例与融合经验等方面内容分别进行分享,为正在培育创建和计划申报的单位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可借鉴的范例。分享结束后,与会人员重点围绕当前党建“双创”项目申报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展开了深入研讨,交流了本单位在项目培育、申报书撰写、特色凝练、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本期党建沙龙活动围绕党建“双创”项目申报工作,旨在搭建一个聚焦问题、交流经验、互学互鉴的互动平台。学校将通过开展党建“双创”项目建设申报评审会、组织专题培训等方式,持续加强对各申报单位的精准指导与支持,深化培育创建过程管理,力争在更高层次的党建“双创”项目申报与建设中取得新突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文/图:翟超/王翔宇 张梓颖 编辑:庄梦琦 审核:刘效磊)
发布时间:2025-09-07本网讯 9月4日,美术学院党委联合学校组织部党支部,组织师生党员前往郭味蕖美术馆参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潍城区美术作品展”,在艺术与历史的交融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与精神洗礼。本次展览通过国画、书法、油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壮阔场景,刻画了无数英雄儿女为民族解放挺身而出的感人形象。参观过程中,大家驻足于一幅幅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作品前,认真聆听讲解,仔细品味作品中的历史细节与艺术表达。从描绘英雄人物的写实画作,到传递民族气节的写意创作,一件件作品仿佛将大家带回那个众志成城的峥嵘岁月,让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为捍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与顽强抗争精神,以及艺术作品承载历史记忆、传递爱国情怀的独特力量。为进一步深化主题学习效果,参观郭味蕖美术馆后,师生党员又前往潍坊市美术馆参观“铭记历史 共绘和平-- 美术作品展”,在不同风格的艺术创作中,持续感悟历史底蕴、汲取奋进力量。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让师生党员在艺术熏陶中深化了对历史的认知;更以党建联动的形式,推动了党员教育与美育、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立足岗位、砥砺前行的动力,在学习与工作中勇担时代使命,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文/图:陈菲菲/王梦琪 编辑:庄梦琦 审核:边洪燕)
发布时间:2025-09-06本网讯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图书馆举办“书声铭史,薪火相传”专题读书会,以独特方式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活动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朗读经典文学作品和革命先辈的家书信件等形式,让文字“发声”,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历史的厚重,进一步激发大家的民族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大学生阅读协会成员参加活动。(文/图:刘秀蓉/徐加苗 编辑:李玉强 审核:周莹)
发布时间:2025-09-04本网讯 9月3日,临沂市河东区科学技术局、区委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一行8人来我校进行项目合作对接。学校党委书记来逢波,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会见客人。 座谈会上,河东区客人表示此次来访旨在搭建校企沟通桥梁,希望依托学校科研与人才优势,破解企业技术难题,推动双方在重点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双方根据河东区产业布局、科技创新需求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企业代表就技术瓶颈与专家面对面咨询,专家团队结合研究领域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初步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为后续产学研深度融合奠定基础。学校科研处、合作发展处、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学院等相关负责同志及专家教授参加活动。(文/图:毛凌云/庄梦琦 编辑:李玉强 审核:孙孝波)
发布时间:2025-09-03本网讯 近日,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发来感谢信,向我校参与 “志愿有我・让爱飞跃万水千山” 鲁喀专项志愿支教活动的师生表达感谢,高度认可我校师生在支教中的突出表现。鲁喀专项志愿支教活动由共青团山东省委与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联合打造,面向山东对口支援的新疆喀什地区四县开展公益性支教。自 2021 年启动以来,我校团委积极响应、周密部署,严格做好申报、选拔与培训工作,累计选派 3 支队伍共 30 名优秀师生赴喀什支教,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助力西部教育发展。2025 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鲁喀同心・育见未来”志愿支教团队经层层选拔成功入选。团队依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推出“理论宣讲 + 语言教学 + 文化体验”三维模式,精心设计包含非遗传承、榜样学习、经典齐诵、共绘画作等内容的“五色”课堂,丰富当地学生生活,搭建起鲁喀交流桥梁。感谢信特别指出,我校师生以热情服务与专业水准赢得当地干部群众、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为支教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此次感谢信是对我校支教工作的有力激励。我校将持续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深化鲁喀教育交流合作,为推动西部教育进步与民族团结贡献更多力量。(文:李亚婷 编辑:桑国粹 审核:江浩浩)
发布时间:2025-09-03暑假期间,传媒学院“青鸟”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青春传承齐鲁文脉”专项实践活动。团队以“数字赋能鲁文化传播新形式”为核心,汇聚多名跨专业学子,通过“专业实践—文化活化—社会传播”三位一体创新模式,将数字技术与鲁文化深度融合,交出了一份兼具文化厚度与青春活力的实践答卷。深耕文化素材,打造云端 “鲁文化体验馆”实践筹备阶段,团队成员查阅典籍文献,梳理孔孟典故、齐鲁非遗、民俗风情等素材,深入了解齐鲁文化。创作环节,团队依托AI 绘图、H5 交互、动画渲染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线上文化体验载体。动画短片《孔孟智慧秒懂卡》围绕“仁义礼智信”,遵循“轻量化、趣味化”原则,助力观众用碎片化时间快速理解鲁文化精髓、降低认知门槛以推动其广泛传播与深入人心;H5宣传页面“青鸟传韵——鲁文化数字传承与创新实践”以“沉浸式互动”为理念,让用户通过简单操作在趣味互动中深入了解鲁文化历史脉络与当代价值、增进全面深刻认识;鲁文化主题系列表情包融入鲁文化经典元素,以轻松方式让鲁文化融入大众生活并推动其在社区、学校等日常场景传播,以轻量化形式破解传统文化“厚重难懂”困境。跨专业协同,探索文化传播新路径团队积极打破传统学院与专业之间的壁垒,成功构建起一个“创意+技术+传播”的全链条协作体系,动画专业的学生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负责角色设计与场景构建,确保视觉效果的生动与逼真;数媒技术专业的学生则利用其技术优势,完成程序的编写与交互功能的开发,保障项目的技术支撑与用户体验;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策划融媒体传播方案,确保作品的广泛传播与影响力。团队通过将“专业链”与“文化链”精准匹配,成功探索并实践出一个从“文化深度挖掘”到“数字化创新创作”再到“全域广泛传播”的青年实践新模式,为文化传承与创新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思路。建教育反哺闭环,促成果长效转化团队致力于成果积累与教育回馈,构建了“校园创作—社会应用—教育反哺”的可持续生态闭环,将精心制作的动画短片、H5页面、表情包等文化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深入应用于教育场景。此外,团队自主推广的鲁文化主题表情包,有效培养学生的本土文化认同感,正从小范围使用逐步扩大至更广泛的范围。齐鲁文脉在指尖悄然延续,此次社会实践也真正将青年学子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了具体行动。学院将继续以数字技术打通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壁垒,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中来,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文:张潇 马伟超 编辑:庄梦琦 审核:邓建波)
发布时间:2025-08-31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84号-1